郭文杰
摘 要 2007年,湖北省襄州區成為該省第一批能繁母豬保險試點區并延續至今,鑒于襄州區在湖北省政策性能翻母豬保險開展的區域典型性,通過實證分析來分析影響能繁母豬保險發展的因素,并提出促進能繁母豬保險產品創新、嚴控風險、完善部門間協作機制等建議。
關鍵詞 能繁母豬保險;風險管理;湖北省襄陽市襄州區
中圖分類號:F842.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
1 問卷調查的背景、設計及樣本
1.1 調查背景
湖北省襄州全區能繁母豬7萬多頭,培植50頭以上規模養殖場(戶)700多戶,生豬出欄連續7年居湖北省第一。而能繁母豬每頭保險金額為1 000元,保費為60元,其中中央財政承擔30元、省財政承擔18元、養殖戶承擔12元。較高的保費補貼使廣大農戶愿意參保。但隨著能繁母豬保險的深入開展,一些問題開始顯現,影響了養殖戶的參保積極性。
1.2 問卷內容
此次問卷設計的問題包括封閉式、半開半閉式2種。內容包括:養殖戶的類型、基本信息(如年齡、受教育水平等)、養殖戶對保險了解程度、購買因素及參保意愿等。
1.3 數據來源
本研究采用直接調查的方式來尋求數據,由于東津、峪山、古驛、龍王4鎮為襄州區四個主要的養豬大鎮,將近2.4萬頭母豬,約占整個區的35%。因此問卷也主要集中在這4個城鎮進行調查,且分為能繁母豬專業戶和散戶2種,其中專業戶問卷17份,散戶問卷35份,總計52份,無無效或遺漏問卷。
2 數據分析
2.1 養殖戶年齡和受教育水平
從受訪者年齡段來看,專業養殖戶主要在40~50歲,占比約占專業戶的70.6%,散戶年齡主要在50歲以上,占比約85.7%,年輕人從事生豬養殖的比較少。調查顯示,專業戶的受教育水平主要在中學、大專以上,其中在中學水平的約占52.9%;散戶的受教育水平主要在中學、小學及以下,約占74.3%;專業戶的受教育水平要明顯高于散戶。
2.2 養殖戶對保險的了解水平
從調查數據顯示,約有94.1%的專業養殖戶對能繁母豬保險比較了解,相反,約有91.4%的散戶不了解。整體來看,養殖戶對保險的了解情況并不理想,約占63.5%的不了解,幾乎沒有養殖戶對能繁母豬保險非常了解。
2.3 影響參保意愿的因素和對保險的態度
根據調查統計顯示:對專業養殖戶來說,因規模大,影響購買保險的因素主要集中在保險保障水平上。對散戶來說,由于規模較小,養豬占收入比較少,所以,主要關注保費水平。在對保險態度上,約有59.6%比較滿意,其中專業戶比例要比散養戶的滿意度要高。非常滿意比例很少,只有1.9%,而不滿意的比例很高,達到38.5%,主要包括賠付金額低、保險產品單一、保險員素質較低等方面。
2.4 養殖戶對能繁母豬保險的參保意愿
抽樣數據顯示,有高達約92.3%的養殖戶愿意繼續參保,專業養殖戶更是100%的愿意參險,這也反映了專業養殖戶規模大、風險高、保障需求高的特點。調查情況如表1所示。
3 影響養殖戶參保意愿因素的實證分析
3.1 實證模型構建——主成分
根據數據整理,為了更好的分析影響養殖戶參保意愿因素方面的載荷及成分,先引用主成分分析。令參保意愿綜合指標評價函數為Y,構建主成分分析模型。
3.2 模型結果
通過SPSS軟件得出各成分方差貢獻率和累計貢獻率可選擇的主成分有3個,分別令其為F1、F2、F3,并算出成分得分系數矩陣(見表2)。
通過方差檢驗得到sig=0.012<0.05,(見表3)通過顯著性檢驗說明模型結果可靠。通過模型檢驗表可以得出對參保意愿綜合評價指標中3個主成分的系數。(見表4)所以可以得出模型:
其中,系數越大因素越相關,第1主成分F1中的保費水平系數最大,第2主成分F2中的服務質量系數最大,第3主成分F3中的保險責任范圍及保障水平系數最大。所以,影響養殖戶參保意愿的因素主要是保費水平、服務質量、保險責任范圍及保障水平。
4 實證結論與政策建議
4.1 實證結論
據數據描述和實證分析,可以看出影響保險態度和參保意愿因素有很大的相似性,都是保險供給方面的因素,因此,可以其歸為保險產品設計與服務質量兩方面。
4.1.1 保費及保障水平
保費與保險保障水平有密切關系,由于養殖戶對每頭母豬的自付保費為12元,其對保費變化敏感度小,所以,主要分析與之相關的保障水平。為了更好地分析保障水平對養殖戶保險態度和參保意愿的影響,現假設(1)單個保險標損失的概率服從0-1分布;(2)保險標的發生損失時為全損。因為標的發生損失后短時間內會腐敗,養殖戶在選擇向保險公司索賠時,就放棄了及時處理保險標的可能性,所以養殖戶沒有殘值;(3)排除一個地區發生發面積疫病風險(大面積損失)的可能性。令損失發生的概率為,養殖戶預期索賠所得保險金為,養殖戶發生的索賠費用為,自己及時出售保險標的的預期收益為,養殖戶發生的交易費用為。當發生時,如果,則養殖戶會選擇向保險公司索賠;如果,則養殖戶則會選擇及時出售保險標的。近年來,由于保險公司的賠付金額從最初的1 000元降為現在的700左右,使得養殖戶認為及時出售受損保險標的的預期收益比預期索賠所得保險金要高,在殘值的處理上保險公司和參保戶要進行協商。
4.1.2 保險保障責任范圍不能滿足發展需要
襄州區自舉辦能繁母豬保險以來,對投保的能繁母豬豬齡要求是8月齡以上(含)4周歲以下(不含),但是現在的母豬養殖一般都在4 a以上,甚至有高達到8 a的。同時,保險公司也將后備母豬排除在參保范圍。
4.1.3 基層保險公司內部管理存在缺陷
(1)理賠程序錯位。在保險鑒定環節容易出現騙賠的風險。(2)部分理賠人員的素質較差,捏造和重復編造信息損害了其他投保人利益。(3)保險公司缺少畜牧專業技術人才。
4.1.4 保險公司與相關職能部門協調缺位
畜牧部門的配合對保險公司經營能繁母豬保險的作用可以體現在“投保——防災防損——理賠”三個環節。但是在實踐中,保險公司和財政畜牧部門的協作存在問題。
4.2 政策建議
4.2.1 加強對理賠人員管理
針對部分理賠人員的素質問題,保險公司要建立相應的激勵和懲罰機制。
4.2.2 建立農險人才隊伍,提升提升服務質量和時效
第一,加大與專業院校的合作,引進畜牧專業的人才。第二,密切聯系當地畜牧部門,為保險公司的核保和理賠人員進行定期培訓。第三,保險公司要積累工作經驗,將實踐中一些疫病的診斷特種和變化情況進行總結,在此基礎上對核保和勘察技術進行創新改進。
4.2.3 完善保險公司與各職能部門之間的協作機制
保險公司要利用畜牧獸醫等部門的資源優勢,特別是在區域范圍較廣的鄉鎮掌握養殖戶的養殖信息,建立對畜牧獸醫的激勵機制,即通過對協作保險公司加強風險管控的畜牧獸醫給予一定的費用補貼及獎勵,充分調動畜牧獸醫的工作積極性。
5 結語
通過從保險產品設計以及服務質量兩個方面具體分析能繁母豬保險發展的問題,針對性地提出加強對理賠人員管理、建立農險人才隊伍等建議。本研究也存在著一些不足,如缺少不同保費水平和保險金額條件下,養殖戶參保意愿變化的分析。針對上述不足,還將繼續跟蹤調查。
(責任編輯:劉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