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振興
摘 要 水稻作為農業生產中一種十分重要的農作物,其栽培技術的日益提高使得其單產量逐漸提高,世界水稻總產量逐年突破。由此,闡述了水稻的栽培現狀,并提出具有針對性的、可行性強的提高水稻產量的技術,從品種的選擇、搭配到具體的種植過程等方面,提出一些改進水稻產量的措施和技術。
關鍵詞 水稻;栽培現狀;高產栽培技術
中圖分類號:S511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
現階段,我國農業科技水平不斷發展,雜交水稻的技術的發展也走上了一個新的臺階。在雜交水稻技術發展的過程中,對于新品種的種植、選育的水平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而機械化種植和相關農藥的研究開發也步入了新的臺階。但不可忽視的是在一些山區及半山區的欠發達地區,由于受到地形等因素的限制及人均耕地太少,使得這些地區的農業機械化水平低下,缺乏一定的農業生產規模,制約了當地水稻的栽培和產量。
1 現狀
在市場經濟的環境中,農業的生產結構開始逐步調整,經濟效益成為農業發展的追求目標,隨之而來的就是那些具有良好經濟效益的農作物種植業、漁業、畜牧業及創匯性農業的不斷發展,農村地區的農業用地需求也逐漸提高。與此同時,現階段生態環境的污染水平也在不斷提高,水稻種植面積不斷減少。稻米的食用量也隨之降低,需求量降低會影響水稻種植業的發展。由于如今我國的人口持續增加、種植面積不斷減少、干旱及洪澇災害頻發、環境的逐漸惡化等等不利因素對我國水稻的生產及糧食安全造成很多不利的影響。因此,在這樣的背景下,持續提高水稻的單產量依舊是我國的一項長期任務。
雖然近些年,我國水稻種植栽培發展了一些簡便栽培技術,促進了農業機械化的一定發展,但我國水稻種植依舊以手工為主,靠人工來實現精耕細作。因此,從總體上看,我國水稻的發展水平和玉米、小麥等相比,也存在很大不足,并且整體水稻種植產業化發展水平不足,整體生產效益較低。同時,伴隨著商品經濟的的逐漸發展,勞動力成本也在逐漸上升,再加上農業生產的資料成本價格上升,造成了種植成本的提高,并且由于稻谷價格的限制,整體生產效益不升反降,農民種植的積極性不高,增收難的問題逐漸成為了困擾農民的重要問題。針對現階段水稻栽培所面臨的嚴峻形勢,如何提高栽培技術水平,提高水稻產量,降低種植成本成為了水稻種植和發展的關鍵。
水稻種植中存在的技術問題主要有:其一,水稻種植品種的搭配不合理。雙季稻區的早晚稻的品種選擇搭配需要考慮不同的海拔高度對水稻生長期的影響及品種本身的生長特性來綜合科學的進行安排。還有相同的田段要按照高產水稻品種、抗病品種及優質的水稻品種進行科學合理的搭配。其二,播種期的時間安排不科學。一些地區的早稻播種太過提前,使得稻齡過長,進而推遲了雙季晚稻的播種時間,使晚稻面臨寒流的威脅,造成晚稻不能安全順利齊穗,降低其結實率,產量受到影響。其三,育秧技術不過關。在育秧過程中出現秧苗細弱,秧苗素質不能達到壯秧的標準等現象。還有,在插秧時沒有進行合理密植,且插秧過深,使得秧齡偏長,基本苗的數量嚴重不足。此外,還存在灌溉、施肥及病蟲防治的不科學等問題。
2 高產栽培技術
2.1 對水稻品種進行科學的選擇
水稻品質從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水稻品種是否優良,是否具有良好的環境適應性,且與栽培環境特點也有著密切的關聯。水稻本身品種特性,決定了水稻生長中的抗蟲害能力、產量、味道以及質量等多方面的內容。在進行水稻品種的選擇上,必須要保證其具有良好的品質,并且其特性符合生長環境特點,具有良好的可栽培性。
2.2 播種育秧水平的提高
在決定水稻產量的原因中,播種育秧水平是其中重要的決定因素。在進行播種育秧的過程中,必須要提前做好播種計劃,并且保證播種時間的科學與合理,避免過早或者過晚播種,并且對于夏季高溫天氣進行避讓。在播種育秧之前,要對于稻種的特性、生育期等進行明確的了解,并且結合當地氣候情況,對于播種期進行計算和制定。播種育秧中,現階段三定栽培成為了一種新的科學的栽培技術。三定栽培技術是湖南農業大學鄒應斌提出的新的種植和管理技術,通過產量、地區特點來對于栽培過程進行管理,并且通過三定栽培技術的應用,有效的提高了超級稻的種植效果,提高了整體種植產量。經過大量的實踐經驗論證,這種種植方式可以提高產品10%左右。三定栽培技術應用后,可以有效的提高養分吸收的能力,并且提高后期營養水平,增加整體結實率,是一種優秀的種植管理技術,具有明顯的實踐優勢。
2.3 栽培和大田的管理
對于一些免耕栽培的田地來說,其不需要整地,但需用除草劑除草,然后灌水,并進行適當的施肥。對于免耕栽培的田地要保證化肥和農家肥添加的適量,并且根據實際土地的營養水平來進行科學的調配。一般來說,農家肥的使用量在1 t/667 m2左右,三元復合肥10 kg,鋅肥1 kg。在移栽的過程中,要保證栽種的合理密度,并且避免基本苗過多,導致封行提前,導致成穗率降低,產量受到影響。對于栽種密度的選擇上,要根據實際栽種品種的特性和具體需求進行選擇。手插秧的過程中,要保證均勻、穩定、豎直,并且避免過深。在水分管理上,要保證水層的合理高度,并且保證后期秧田的干濕狀態。只有保證水分的合理,才可以保證秧苗孕穗的順利進行。另外,在進行施肥除草和蟲害防治的過程中,還要保證定期進行施肥,保證每畝施肥符合相關的標準,并且添加適量除草劑進行除草。一般來說,在孕穗期要添加尿素和氯化鉀,保證出粒率,并且提高整體秧苗自身抵御病害的能力。
3 結語
綜上,目前我國水稻種植面積由于種種因素而不斷降低,要想真正保障糧食安全,就必須不斷研究水稻栽培技術,且保證整體水稻的產量,保證農民收入穩定增加。開展水稻高產栽培技術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研究人員要積極研究現階段水稻栽培工作中的不足,并且不斷探索,積極深入研究水稻栽培技術的發展方向。
(責任編輯:趙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