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瑞瑯
摘 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和科技的進步,我國的智能電網事業也得到快速發展。智能化變電站的運行維護技術,作為智能電網的重要組成部分受到了企業和政府的高度重視。因此研究適應智能化變電站現場的運行維護技術對建設全面的智能化電網具有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智能變電站;運行維護;技術分析
引言
未來電網發展的必然方向就是智能電網,我國對于智能電網的建設已進入了一個全新新時期。智能變電站作為電網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智能化的建設實現將對建設整個電網智能化起到關鍵作用。而保證智能化變電站智能化目標實現的關鍵因素就是其運行維護技術的運用,因此,通過對智能化變電站運行維護技術的探討進而提高其運行水平和社會效益對整個國家電網來說具有積極意義。
1 智能化變電站運行維護技術的含義
智能化變電站,主要是對變電站的智能化一次設備(電子式互感器、智能化開關等)和網絡化二次設備分層(過程層、間隔層、站控層)的構建,實現二十四小時自動監控,減少值班人員的運行模式。通過網絡化、信息數字化、共享標準化等方法,以先進、集成、可靠的智能化設備為主要平臺完成實時監測設備狀態、評估檢修周期、自動控制電網、在線分析決策、智能調節調度等功能。使得電站運行變得更加安全、穩定。最終實現其經濟效益的目的。
2 智能變電站設備運行維護技術要求
隨著微機、電力電子技術新技術的應用,使得變電站設備運行和管理具有自主管理的能力。變電站能夠自動的向管理人員報告設備運行狀態,自動的發現問題并提出檢修和試驗等方面的請求。因此,智能化新技術的應用對于設備和系統的運行維護提出了較高的要求,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2.1 對運行維護的管理的要求
由于智能變電站對于微機、電力電子技術新技術的應用,相應的對于專業技術要求會更高,同時對運行維護模式和人員配置也提出新的要求。智能變電智能設備運行和維護要求檢測手段、運維技術、檢測標準、檢測目標、作業流程和方法等需明確且具備有一定的操作性。
2.2 保證設備和系統的穩定性
建設智能化變電站的核心任務就是保證設備和系統的穩定性。運維人員要時常要對設備和系統進行定期檢查和維修,避免出現死機、傳輸數據有誤等問題。另外,智能變電站的檢查和維修依賴對于數據信息的可靠性和準確性的依賴性很強,因此,要嚴格按照操作標準和安全管理規范來對設備和系統進行操作,從而確保設備和系統的穩定性。
2.3 對運維人員技能的要求
目前大部分自動化專業運行維護人員的知識面不夠全面、基礎知識也不是很牢固。尤其是在網絡通信和單片機技術等方面還十分欠缺,常規的站、綜自站應對通訊問題、設備問題都存在薄弱環節。在更依賴于通信、高速處理器的智能變電站存在的問題更加嚴重。二次系統相互融合,多種應用相互關聯,對運行維護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4 對設備廠家提出要求
目前我國智能電網的建設還處于初級階段,設備廠家的很多技術在實際應用時還存在很多的不足,如:缺乏對設備的缺陷和故障的處理手段、作業流程不規范具體、系統配置不完整、缺乏對程序版本管理控制等等。
3 智能化變電站運行維護技術要點分析
3.1 一次設備運維
智能變電站其主要特點就是設備操作智能化,設備可實現無縫連接,自動化水平有所提高。特別是在設備上采用了微機、電力電子技術等新型傳感器技術使得設備能夠自動根據電壓波形圖調整電壓,把握跳合閘時間,從而確保電壓穩定正常。對于一次設備運行和維護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3.1.1 電子式電壓互感器
當電壓不平衡時,如果一相為零,如果另兩相電壓不升高,則為一相采集異常,如果另兩相電壓升高或升高為線電壓,則為一相接地故障。如果合并單元采集器出現問題,則造成問題的可能原因是光纖回路和采集器發生故障。遇到數據采集異常時采取防止保護及自動裝置誤動的技術措施從而確保計量不出現異常和遺漏。
3.1.2 電子式電流互感器
電子式電流互感器本體發熱,裝置內部有放電聲或者異常聲音,采集燈顯示異常信號。出現以上情況時應向相關部門匯報,并聯系生產廠家進行更換處理。在進行更換時應注意如果互感器出現問題只需替換電子互感器不需要替換合并單元。為了避免影響電子式互感器壽命,在停電檢修時,應先關閉合并單元電源。送電前應先將電源合上,避免激光電源長期工作。
3.1.3 智能斷路器
對于智能斷路器主要包括氣體的檢漏和SF6含水量檢測。對于氣體的檢漏要使用專用的檢漏儀,防治焊縫、密封面和管路接頭處密封不嚴或有裂縫情況的出現。在設備運行時,如果設備內部發生閃絡等現象,會導致SF6分解出多種產物;加上由于大氣中的水份滲透到絕緣中。這些情況會造成設備內部形成較高的含水量。在較高的氣壓下,過量的水分會導致氣絕緣氣體的絕緣性下降從而影響斷路器的正常工作。要定期對斷路器進行巡檢包括檢查接線頭有無松動,瓷套有無破損等情況從而避免閃絡的現象發生。
3.2 二次設備的維護
對于智能變電站來說以往傳統變電站對二次設備檢查模式已不能滿足現代電力發展的要求,因此需要對與智能化變電站二次設備的維護提出更高的要求。
3.2.1 監控系統
監控各裝置數據集配置正確。結合實際的操作功能檢查要重點檢查全站SCD配置文件。
3.2.2 網絡交換機及網絡分析儀
要確保交換機的配置、型號、額定參數應與設計相符合。網絡分析儀在維護中應重點關注對網絡報文的解析能力,要求其能簡單明了的顯示網絡報文所代表的含義,應用顏色來區分和標記異常報文。
3.2.3 保護裝置
主要觀察設備本身是否運行正常、是否有告警信息、從裝置背后觀察GOOSE和MU通訊光口閃爍是否正常、光纖熔接有無斷點。同時要注意在現場工作前,按要求投入“裝置檢修狀態”壓板;在保護工作結束驗收時,應確保護狀態是為許可前狀態,裝置無故障或告警信號,保護定值及定值區切換正確,GOOSE鏈路正常等。
3.3 運行監視和故障分析
在智能變電站中,一次設備和二次設備之間的開關位置信號、控制信號等信息的傳輸是通過光纖網絡來進行的。具過程體來說,就是過程層與間隔層之間、間隔層和變電站層之間都是通過光纖網絡進行連接的。設備通過網絡信息自動化操作,可以方便快捷的進行自我操作,一旦出現問題,能及時發現。同時,智能變電站把信息通過網絡進行傳輸,通過具有故障錄波功能的設備,可以完成對通過的信息進行記錄和監控,同時也可以直接把信息傳送到后臺系統中。此外,通過微機、電力電子技術等新型傳感器技術,能夠完成信息的采集并獨立進行檢測,為設備檢修提供一定的數據依據。
4 結束語
智能化變電站作為全民建設智能電網的關鍵環節,對智能電網的發電、變電、輸電等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要提高運行維護人員專業素質,提高運行維護技術含量,規范運維技術流程。確保智能變電站設備和系統的穩定性,促進智能電網的健康穩定的發展,促進社會電網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