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鳳芹
摘 要:農業生產活動是人們賴以生存的基礎性生產活動之一,同時也是我國第一大基礎保障性行業,要想實現農業的增產增收,保證農業灌溉條件至關重要。我國傳統的農業灌溉模式是以人工或機械灌溉設備操作為主,并主要采用地面灌溉的方式,這種灌溉方式的缺點在于不能夠對水資源進行合理有效地分配,也不能保證農田灌溉的均勻性,而且在灌溉過程中難免有一部分水資源流失到田地之外,造成了水資源的嚴重浪費。目前,我國主要通過以渠道灌溉的方式替代傳統地面灌溉方法,以提升水資源的利用率。為了提高灌溉渠道的防滲能力,在進行防滲施工時使用襯砌施工技術是一種好方法。文章就系統闡述了渠道襯砌施工技術的具體施工方法,旨在提高襯砌施工對于農田灌溉渠道防滲的效果。
關鍵詞:農田灌溉;防滲渠道;施工技術
農田灌溉一直以來都是水資源使用大戶,為了保證農業耕種獲得好收成,就必須以充足的水利灌溉條件作為保障。目前,我國正面臨著水資源浪費嚴重,水資源短缺這一嚴峻問題,而以往的農業灌溉方式又造成了大量水資源的浪費,因此,人們必須從控制農田灌溉用水入手,采用科學的節水技術和措施來提高灌溉用水的利用率。渠道灌溉是目前較為常見的灌溉方法,水資源通過四通八達的地下渠道被引入到需要進行灌溉的農田,有效的避免了水資源的流失和浪費。但渠道灌溉的不足之處在于會出現水資源的滲漏情況,要想徹底解決這一問題,就必須提高渠道襯砌施工技術水平,保證渠道具有良好的防滲性能。
1 準備階段
1.1 地基處理
在對防滲渠道進行正式施工之前,要對工程進行放樣處理,具體的操作辦法按照施工設計圖紙來進行。在放線后進行土方的挖掘作業,對于土方的作業要盡量的提前進行,這樣的話可以使地基中的水分在自然的狀態下,可以快速的風干,降低了地基中的水分含量,增加了地基的強度,減輕了在冬季的時候由于溫差的原因而導致脹裂現象。
1.2 模板工程
模板的安裝要按照圖紙測量放樣,對重要結構應多設控制點,以利檢查校核。模板要求拼裝嚴密準確,不漏漿,表面平整,不產生過大變形。現澆砼模板安裝凈距沿渠道縱向的答應偏差為±10mm,沿寬度方向的答應偏差為±30mm。
2 混凝土材料
2.1 水的質量要求
對于混凝土中的用水只要是可以飲用的水,地表地下水都是可以使用的,但是沒有經過處理的工業廢水,生活污水等不能夠使用。
2.2 水泥的質量控制
水泥材料是混凝土配置的重要原料,其在原料配比中占據相當大的比例,因此,對水泥原料質量的控制十分關鍵。目前多數施工工程都會選擇硅酸鹽水泥作為主要的混凝土配置原料,在進行水泥材料的選擇時,要注意其強度等級和基本性能是否符合防水渠道施工需要,并對水泥材料的用量進行科學的估算,避免造成材料的浪費。
2.3 骨料的質量控制
2.3.1 骨料料場選擇。骨料料場必須場地開闊,高程適宜,儲量大,滿足渠道混凝土對骨料的各項質量要求,其儲量力求滿足各設計級配的需要,并有必要的富裕量。
2.3.2 骨料的質量要求。粗骨料質量要求:不應超過鋼筋凈距的2/3、構件斷面最小邊長的1/4、素混凝土板厚的1/2。對少筋或無筋的混凝土結構,應選用較大的粗骨料粒徑。應由實驗確定采用連續級配或間斷級配,表面應潔凈。細骨料質量要求:細骨料應質地堅硬、清潔、級配良好,人工砂的細度模數宜在2.4~2.8范圍內,天然砂的細度模數宜在2.2~3.0范圍內。細骨料的含水率應保持穩定,人工砂飽和面干的含水率不宜超過6%,必要時應采取加速脫水措施。
3 混凝土配合比
混凝土的質量關系到工程的整體施工的效果,因此,在原料制備時不僅要注重混凝土各項原料的選擇,還要在配置時嚴格按照技術要領進行操作。混凝土各種原料的摻入要適量,在施工前可以進行局部的配比實驗,以確定最優的配比比例。原料配比確定后,要報由上級領導部門批準方可使用,一般情況下,配比比例確定后將不予修改。在具體原料配比操作時,施工人員要嚴格按照配比量進行原料的添加,并按照原料的正確投放順序將其逐一加入。
4 混凝土的拌和和運輸
4.1 混凝土的拌和
混凝土原料的制備要對其各種原材料的質量加以檢驗,并對其數量和種類進行進一步核對,原材料要按照科學的順序進行投放并要充分攪拌均勻,切忌攪拌用力過猛或不足致使混凝土材料的性能難以達到保證。原料的制備還要注意對施工環境溫度的控制。
4.2 混凝土的運輸
4.2.1 預制混凝土材料需要通過運輸設備將其運達施工現場才能夠進行澆筑作業,因此,混凝土運輸也是施工方要尤其注意的一項施工環節。混凝土原料極易出現凝固現象,而且運輸時間過長還會導致原料出現分層或離析的現象,使其無法正常使用,因此,在混凝土運輸時要嚴格控制運輸時間和距離,盡量使預制場地在施工現場附近,并盡可能縮短運輸時間。
4.2.2 與此同時,在運輸途中要保證混凝土原料處于與連續攪拌振搗狀態,以防止混凝土原料由于攪拌中斷引發的分層離析現象的出現,降低其施工效果。
5 混凝土的澆筑
5.1 澆筑前的預備作業
對于灌溉渠道的防滲澆筑施工,要視具體情況提前開展澆筑準備工作。如果渠道為新建工程,那么在施工前要對施工場地進行基層的清理和平整作業,保證基層表面平整光滑。如果施工是對老舊工程加以改造,就需要先行對之前的工程進行處理,包括鏟除原有的水泥施工基層,使其裸露出其下方的砂石構造,以方便后續防水施工操作。
5.2 入倉鋪料
在澆筑混凝土前,假如渠床干燥起土應首先灑水濕潤,以避免澆筑好的砼板因水分過度流失表面出現細裂紋。混凝土襯砌渠道的施工多采用按伸縮縫分塊澆筑。施工順序應按設計要求和施工的方便操作來確定,通常是先澆渠底,后澆渠坡,最后澆壓頂,其優點在于先澆得渠底襯砌板可作為渠坡澆筑時的支承。
5.3 平倉與振搗
卸人倉內成堆混凝土料應及時平倉振搗,不得堆積,人工平倉,刮杠刮平。倉內若有粗骨料堆疊時,應均勻的分布到砂漿較多處,不能用水泥砂漿覆蓋以免造成蜂窩,在傾斜面上澆筑混凝土時,應從低處開始依次向上。
5.4 收面
收面工作要求做到表面平整光滑,無石子外漏。無蜂窩麻面。澆筑完混凝土立即用原漿進行收面,不得另外板砂漿收面,不得灑水收面。其工序是先用長木抹粗抹1遍,使表面平整,稍停,再用鐵泥抹細抹1遍,最后待大量水分蒸發后,再用鐵泥抹壓抹1遍,直至達到密實、平整、光滑。
5.5 養護
混凝土施工過程中經常出現開裂的問題,為了有效降低這種問題出現的幾率,就必須對施工后期的養護操作環節加以重視。首先,混凝土養護工作開展要及時,一般在施工完成后的十二小時內進行才能保證最理想的養護效果。混凝土養護可以通過向混凝土施工表面進行連續灑水作業來保持混凝土表面的濕度,在此環節需要注意環境溫度的變化,當環境溫度過低就必須立刻停止灑水作業,以免發生結冰現象,使混凝土發生凍裂問題。灑水作業完成后,要使用防水袋塑料膜或草甸覆蓋混凝土施工表面,一是起到隔離外部環境溫度的作用,使混凝土表面溫度變化不會太大,二是可以保持混凝土內部濕度穩定在合理范圍內,防止水分蒸發較快。目前,一種新型混凝土薄膜養生液正被越來越多的施工單位所使用,該種材料能夠將混凝土表層與外部環境徹底隔離開來,避免水化熱現象的發生。
參考文獻
[1]張艷.混凝土防滲工程中出現的技術問題及處理辦法[J].中國科技博覽,2010.
[2]范曉陽,唐莉.渠道防滲工程技術研究[J].科技資訊,2007(27):31.
[3]鄭文群.渠道防滲措施探討[J].商品與質量,2010(16):1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