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真
現代管理企業大師彼得·德魯克曾經說過:“企業只有一項真正的資源,那便是人。”
現代管理企業大師彼得·德魯克曾經說過:“企業只有一項真正的資源,那便是人。”可見人力資源是一個企業的生命之源。而身邊很多企業往往都存在人力資源短缺的問題:吸引不住人才、培養不出人才、挽留不住人才。可看看這些企業的內部管理制度,不論是薪酬制度、績效制度、考勤制度還是培訓制度等都一個不缺,管理體系也一個不少。為什么還會出現這樣的狀況呢?
宋聯可的《一本書讀懂人力資源管理心理學》從員工心理學、員工需要的方向對此進行了闡述,這區別于其他圖書從公司發展戰略或雇傭方角度闡述問題的視角,為我們思考企業人力資源問題提供了新的思路。書中認為管理人力資源最重要的是“用心管理”。人力資源管理部門不僅僅是發號施令,當然也不是尋找妥協,而是通過合理的方式去發現和影響員工的心理,來推動企業、團隊和員工三者的共贏和互惠。這就要求人力資源管理者和人力資源管理部門能夠成為業務部門的合作伙伴,打動這些員工的心,摸準他們的心理需要,讓他們感受到人事管理的價值,從而更愿意進行合作。
20世紀初許多管理學家就提出了包括馬斯諾需求理論在內的管理心理學理論,關注員工心理并不是一個新的課題。但在中國管理實踐中,從員工心理需要角度思考管理的圖書還是比較少的,這樣去做的企業更是鳳毛麟角。究其原因,還是在過去的中國管理經驗中,中國的企業或者說組織,在雇傭關系上一直都比較強勢。很多企業和員工思路、想法不一致的時候,容易擺出霸權思想來:不愿意干就滾蛋!曾經有一個國內民營企業老板說過這樣一句話:“老板和員工在交往的時候,老板總是比員工多一個辦法。”他隱含的一個意思就是,實在不行,他可以辭退你。
隨著時間的推移,隨著中國經濟文化的發展、中國和國外發達經濟體的交往、優秀外資企業的進駐、國內對公民權益的日益重視,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對員工權益的保障力度日益加強,員工在企業主面前再也不是低人一等了。事實上,現在勞務合作的天平,已經逐步倒向員工方面。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企業管理者還自我感覺良好頤指氣使地管理員工是非常愚蠢的行為。有些企業老板發現優秀的人才進不來,好的員工留不住,總是感覺很困惑,感嘆現在的員工不好管。其實多從自身找找原因,也許就是沒有從員工心理需求的角度看待管理。
《一本書讀懂人力資源管理心理學》所倡導的“用心管理員工”順應了目前企業管理的方向,也給了管理者一個自我反省和自我治療的機會。治病有西醫和中醫,管理也有外部影響和從心引導兩個方向。書中的“用心管理”可以算是管理中的中醫,提到五行思想與理論也就不足為奇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萬事萬物皆有陰陽,皆有五行。三國魏劉劭所作《人物志》中說人才的“實質”歸根到底是由陰陽五行之氣生成的生理素質,這些生理素質的完善情況,決定了人才品質的差異,也形成了不同人才檔次的名號,如圣人、仁人等。人才的生理素質與人才名號之間有一個中介,這便是“九征”,即神、精、筋、骨、氣、色、儀、容、言等九種外形,即九種身體表征。
宋聯可在書中利用現代心理學理論,結合傳統中國五行思想,創造了她自己的“5D模型”——五行性格。“5D模型”根據感性——理性;內傾——外傾兩個維度將人力資源管理分為五個基本模型:火、金、木、水、土。在應用上,書中介紹通過“5D模型”來認識自己,認為只有充分認識自己,管理者才能站在客觀的角度去觀察自我,將自身放在和員工相同的位置去參加測試,才能真正了解自我的內在性格和心理特征,才能避免管理的盲點,才能正確看待被管理者。在“5D模型”的基礎上,宋聯可開發出許多新穎實用的工具,比如“崗位匹配度測試問卷”“5D性格分析”“企業能力測驗”“工作興趣測驗”“企業文化測驗”等。這為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精細化運作提供了一種新的思路。
人人都說:管理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管理不難,“用心管理”也不難,但真正做好的又有幾個?《一本書讀懂人力資源管理心理學》讓我們從內心去看待自己、對待員工、去思考人力資源管理,再一次提醒企業所有者關注員工心理感受,用心管理,著實是一門藝術活。
(作者單位: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