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鐵柱
江蘇省根據當地經濟社會的發展,以創新開展并推廣工會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員片區服務站,作為工會服務企業安全發展、保障職工安康權益的切入點,將工會勞動保護工作的觸角延伸到鄉鎮(街道)、開發區(工業園區)、村(社區)等勞動保護工作的重點領域。
2014年6月23-24日,江蘇省總工會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員片區服務站建設現場推進會在南通海門召開。來自全省各市、縣(市)總工會,以及省有關產業和企業工會的約100名代表參加了此次會議。全國總工會勞動保護部副部長王曉濤、江蘇省總工會副主席張海濤、江蘇省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副局長喻鴻斌出席會議并講話。
工會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員片區服務站建設,是江蘇省總工會健全基層工會勞動保護組織網絡,夯實企事業工會勞動保護工作基礎的創新舉措之一,目的是在工會組織力量相對薄弱、小微企業比較集中的地區,整合優勢資源,形成集約優勢,推動小微企業工會勞動保護工作規范化、制度化建設。
組織建立
隨著江蘇省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小微企業也如雨后春筍般蓬勃生發。但是,這些小微企業的工會勞動保護力量薄弱,不能有效地開展工會勞動保護工作,間接損害了職工的職業安全和健康權益。
為此,江蘇省總工會決定在工會組織力量相對薄弱、小微企業比較集中的地區,推動創建“工會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員片區服務站”試點工作,將工會勞動保護工作的觸角有效延伸到鄉鎮(街道)、開發區(工業園區)、村(社區)等勞動保護工作重點領域。通過網格化、交叉式的雙重覆蓋,把片區內企業納入工會勞動保護組織體系,化解小微企業勞動保護力量薄弱、非單獨建會和未建會企業無法開展工會勞動保護工作等問題。
工會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員片區服務站建設,由各地市、縣(市)牽頭組織,區和鄉鎮工會具體實施。
區和鄉鎮工會可根據本地企業和行業分布的實際情況,將企業按地域或行業進行劃片,如:區級工會可按街道進行劃片,鄉鎮可按企業集中區域劃片,也可按行業進行劃片,成立若干服務站。
街道片區應在街道工會辦公場所掛牌設立片區服務站;鄉鎮企業集中片區可指定工會組織比較健全、工會勞動保護工作比較規范的企業,作為“片長單位”,掛牌設立片區服務站。
片區服務站所在街道工會勞動保護分管負責人任片長;鄉鎮企業集中片區的片長,可由片長單位工會勞動保護分管領導擔任。
片長單位將片區內各企事業單位中,經過省、市、縣、區總工會培訓考核合格、持有工會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員證書的人員組織起來,形成工會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員片區服務站組織網絡。
職責作用
工會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員片區服務站,主要職責是彌補片區內企事業單位工會組織不健全、工會勞動保護組織力量薄弱、無法正常開展工會勞動保護工作的不足,把片區內持證上崗的工會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員組織起來,形成合力,整合資源,定期開展專業學習、監督檢查、宣傳教育等活動,推動企業的安全發展,保障職工的勞動安全與健康。
開展專業學習活動
片區服務站定期組織片區內的工會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員,開展學習活動,內容包括學習國家的勞動安全衛生方針、政策;掌握勞動安全衛生法律、法規和技術標準、規范;鉆研業務知識;研究、分析和掌握片區、企事業單位的勞動安全衛生情況。
開展定期監督檢查
片區服務站依照專業特長,將片區內工會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員分成若干監督檢查組,如:石油化工組、電子機械組、商貿服務組等,定期到片區企事業單位開展監督檢查活動,查找隱患危害,提出意見建議,監督整改落實。
開展宣傳教育活動
片區服務站組織片區內工會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員,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教育活動,廣泛宣傳職工在勞動安全衛生方面享有的權利與義務,教育職工遵章守紀,提高勞動者的職業安全衛生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片區服務站還可定期組織開展片區內企事業單位工會勞動保護工作人員,開展教育培訓活動,邀請片區內具有專業特長的工會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員,進行知識講解和專業授課,提高片區工會勞動保護工作的整體水平。
提供工作服務指導
片區服務站組織工會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員主動上門,為片區內的企事業單位開展勞動安全衛生工作,提供指導和服務。指導企業工會簽訂勞動安全衛生專項集體合同,并監督落實。
探索實踐
海門市三廠青龍工業園是一個化工企業相對集中的工業園區,下轄23家企業,其中化工企業19家,職工人數3 236人。針對化工企業危險性大、危險源多,易發群死群傷的生產安全事故等特點,園區黨工委、總工會積極探索,于2013年9月成立了海門市首家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員片區服務站。片區服務站成立以來,在維護職工安全健康權益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片區服務站若要發揮職能作用,首先要人員配備到位。根據青龍工業園區總工會和園區安監局制定的《三廠青龍工業園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員片區服務站實施方案》,園區黨工委副書記、工會主席任站長,分管安全的園區副主任擔任常務副站長,園區安監局局長、總工會副主席、海門市化工行業工會主席任副站長,成員由各化工企業安全員、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員等47人組成。另外,片區服務站還成立了由16人組成的專家組。
在保證有“人”做事的基礎上,還要保證有“錢”做事。青龍工業園區總工會每年拿出工會經費的15%~20%,用于片區服務站的工作運行,園區財政也視活動情況給予配套撥款。
片區服務站牽頭,建立了一支專兼結合、多方參與的工會勞動保護監督檢查隊伍。同時,將片區內未建立工會勞動保護監督組織的小微企業,納入片區服務站的工作范疇,消除了安全生產和勞動保護的盲區,實現了工會勞動保護網絡的全覆蓋。
江蘇省總工會副主席張海濤強調,要把片區服務站建設作為構建安全生產群眾監督網的重要舉措,全面加以推進。要在實踐中因地制宜、探索推行,推動片區服務站建設做到“八個有”,即:有組織機構、有站點標志、有活動陣地、有計劃方案、有工作制度、有工作流程、有經費保障、有評審考核。要著重采取“五項措施”,即:明確推進目標、強化組織領導、合理劃分片區、選配精兵強將、完善工作機制。要建立“五項工作制度”,即:選拔聘任制度、監督檢查制度、分工負責制度、工作考核制度和會辦協商制度。使片區服務站真正能夠建起來、轉起來、活起來,發揮應有的積極作用。
張海濤要求,到2014年底,江蘇省各地市、縣(市、區)要普遍建立1~2個試點,并以點帶面,循序漸進,推動片區服務站建設全面展開。爭取2015年底,企業覆蓋面要達到30%,以后每年遞增10%,逐步建立健全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工會勞動保護監督檢查組織網絡。
編輯 鄭 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