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穎
2014年6月29日,《特種設備安全法》頒布一周年。各級質檢部門結合《特種設備安全法》的貫徹,組織開展特種設備職能轉變研究,重點探索特種設備行政許可、檢驗工作、缺陷召回、電梯監管等改革創新,使特種設備安全水平進一步提升。
2013年6月29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特種設備安全法》,并以國家主席令第4號公布,自2014年1月1日起開始施行。這標志著我國特種設備安全工作向科學化、法制化方向又邁進了一大步,初步形成了以法律法規為依據、安全規范為主干、技術標準為支撐的特種設備法律體系,特種設備安全工作進入了一個重要的歷史時期。
2014年6月29日,《特種設備安全法》頒布一周年。為總結交流宣貫落實情況,推動該法進一步廣泛深入地貫徹落實,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組織召開了“紀念《特種設備安全法》頒布一周年座談會”。
《特種設備安全法》貫徹執行情況
《特種設備安全法》頒布一周年以來,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國務院相關部門和各地政府、質監部門及有關企業開展了特色鮮明、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逐步形成了學習《特種設備安全法》的一輪高潮。
截至會議當天,各地已累計舉辦5 000場次專題宣傳、教育、培訓活動,直接受眾近50萬人;并通過廣播、電視、網絡等媒體,對全社會進行廣泛宣傳。一年來,各級質檢部門結合《特種設備安全法》的貫徹,組織開展特種設備職能轉變研究,重點探索特種設備行政許可、檢驗、缺陷召回、電梯監管等工作的改革創新,使特種設備安全水平進一步提升。2013年,全國共發生特種設備事故227起,死亡289人,萬臺設備死亡率0.46,比上一年度下降11%,較好地實現了國務院安委會下達的萬臺設備死亡率不超過0.51的控制目標。2014年1-5月,全國共發生各類特種設備事故或相關事故73起,死亡69人,受傷59人。與2013年同期相比,事故總起數減少6起,下降7.59%;死亡人數減少8人,下降10.39%;受傷人數減少10人,下降14.49%。事故起數與死傷人數均大幅度減少,安全狀況達到近年來最好水平。
當前存在問題
《特種設備安全法》頒布實施以來,對落實企業主體責任、提升特種設備安全監管水平、有效預防和減少特種設備事故,發揮了重要作用。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特種設備安全監察局局長宋繼紅在會上強調,在《特種設備安全法》實施過程中,也發現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既有《特種設備安全法》本身的問題,又有配套規范標準滯后的問題。具體表現在以下3個方面。
在法律執行過程中存在一定困難。如《特種設備安全法》中關于事故調查處理的分級,與現行的《安全生產法》不一致、不銜接,給事故報告和處理帶來困難。在壓力管道監管方面,《特種設備安全法》與《石油天然氣管道保護法》《安全生產法》《城鎮燃氣管理條例》在確立各部門監管職能上存在交叉,導致多部門監管,給企業造成負擔。在電梯監管方面,沒有明確物業等電梯使用管理單位的首負責任,在發生事故時無法構建清晰的責任鏈條。
相關配套規章和標準的制定相對滯后。《特種設備安全法》中,新增了關于經營環節監管、召回制度等內容,雖然對這些新的制度已經著手制定相關的規范標準,但目前仍未出臺,影響了特種設備安全監管工作的有效開展。
部分現行內容與職能轉變要求存在不適應。《特種設備安全法》雖然給改革留下了空間,但在當前大幅減少行政許可的大形勢下,需要重新審視,加以完善。根據《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要求,《特種設備安全監管職能轉變頂層設計方案》提出了行政許可改革、檢驗改革、發揮社會組織作用等改革措施,但由于《特種設備安全法》是在十八屆三中全會召開前出臺,現行內容與黨中央、國務院提出的職能轉變新要求存在不一致的地方,需要作出調整。
下一步工作計劃
針對當前存在的問題,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特種設備安全監察局將重點開展3項工作。
首先是繼續抓好宣傳引導。利用電視、網絡、廣播、報刊等媒體,運用訪談、講座、播放宣傳片、發放宣傳冊等多種形式,多層次、多角度地宣傳《特種設備安全法》。繼續開展特種設備安全“六一”宣傳和電梯安全“宣傳周”等活動,深入開展“進企業、進社區、進校園”宣傳活動。對特種設備質量負責人和安全管理負責人,組織開展《特種設備安全法》培訓。
其次是繼續完善配套法規。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將抓緊與各部委完成《特種設備目錄》會簽工作,報國務院批準后盡快發布實施;制定特種設備缺陷產品召回、壓力管道監管、經營監管等規章、規范性文件,清理、修訂與《特種設備安全法》不相適應的規章、安全技術規范,不斷完善與法律法規相配套的制度。
第三是加快政府職能轉變。將貫徹《特種設備安全法》為契機,創新監管思路,轉變監管方式,深化行政許可改革,穩步推進檢驗工作改革,充分發揮社會組織作用,研究《特種設備安全法》頒布實施以來發現的各種問題,與全國人大、國務院法制辦等部門加強協調,做好相關修訂完善工作。
編輯 韓 穎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