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波 葉紀華


摘 要:文章敘述了如何在卷煙工業企業中對消耗導入預警機制,提高生產過程損耗控制水平,通過選取卷煙在線生產過程中的重要消耗指標,區分成不同區域,分別對待,形成專業化的信息反饋制度,并通過借鑒使用SPC的方法,科學的設置各區域的標準,并通過建立相關機構、保障制度,以達到控制消耗,降低工業生產成本的目的。
關鍵詞:卷煙;消耗;工藝損耗;預警機制;SPC
卷煙生產過程中,提高加工的穩定性,達到用較少的投入生產穩定的高質量產品的目的,一直是各個卷煙企業孜孜以求的目標,也是2003版《卷煙工藝規范》的總體原則之一[1]。當原料消耗達到或者小于企業指標之后,應當有效控制原料消耗,進一步降低過程原料總損耗率,本文借鑒采取預警機制,運用現代統計過程控制技術,對卷煙生產過程中原料消耗進行監控,并采取一定的預警措施,選取卷煙生產過程中的關鍵消耗控制點,將卷煙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工藝損耗點逐一進行監控,達到穩定和控制過程損耗的目的。文章介紹了西昌分廠在消耗控制過程中嘗試應用預警機制在消耗管理中的一些措施和方法。
1 消耗預警機制的導入
預警機制即預先發布警告的制度,具體到卷煙生產的工藝損耗控制,是指由能及時、準確地提示工藝損耗升高的前兆,并能及時提供警示的機構、制度、信息、采取動作等構成的預警系統,其作用在于提前處理卷煙生產過程中的工藝性損耗超出正常范圍,并采取及時調查處理,變事后分析為主動控制。
預警機制的建立步驟主要是預警原理的導入、關鍵控制因子的選取、適當統計技術的導入、預警標準的建立、信息處理庫的建立等。
1.1 預警原理的導入
設置的消耗控制標準,對應不同的處理動作。區域設置為綠區(正常區域)、黃區(提醒關注區域)、橙區(預警區域,反饋信息,需采取措施)、紅區(異常區域,反饋信息,必須調查情況,進行整改)示意圖如1:
1.2 關鍵控制因子的選取
本企業對卷煙加工過程中消耗統計中具有準確計量的關鍵工序的消耗數據作為關鍵控制因子,其中制絲工段工藝損耗CTQ(按牌號批次)選取了5個關鍵因子,包含原料來料重量、松散回潮前重量、葉絲干燥工序來料重量、干燥后凈葉絲量、加香前煙絲重量;制梗絲工段工藝損耗CTQ(按牌號批次)3個包含水洗梗前電子秤重量、加料來料重量、加香前梗絲,卷包工段損耗CTQ(按日期)5個,包含單箱梗簽(kg/5萬支)、單箱塵(kg/5萬支)、單箱末(kg/5萬支)、單箱廢煙(kg/5萬支),卷包產量等。
1.3 統計技術工具的導入
傳統控制管理方式中,常采用預控圖的方式進行。預控圖(PRE-Control),又叫彩虹圖,是一種基于規格界限來控制過程的簡單運算法則圖,作為小批量制程管理工具,預控圖只是假設生產過程中產品的質量特性是可測量和可調整的,它并未假設為某一分布和穩定的分布,以規格限設置控制限,警戒區設計在規格限內。在工藝損耗沒有具體的控制限的情況下,很顯然該工具不適用,但可以借鑒其控制區域的設置,對各個關鍵控制因子進行SPC,SPC是英文Statistical Process Control的縮寫,即統計過程控制。顧名思義,就是為了貫徹預防原則,應用統計方法對過程中的各個階段進行監控,從而達到改進與保證產品質量的目的[1]。控制圖是SPC技術的主要工具,是對過程質量特性值進行測定、記錄并應用其進行控制的一種應用統計方法設計的圖[2,3]。
消耗控制中,為跟蹤批次數據波動情況,可采用(Xbar-R)控制圖,并將與預警機制中的A、B、C、D區域對應,根據數據對應區間,進行相應動作,當數據進入預警區域,對各區信息反饋給相關人員。
1.4 預警標準的建立
建立的步驟為:(1)采集穩定狀態下至少25批次的物料累計量;(2)分別對累計量采用(Xbar-R)控制圖進行分析判斷,過程判穩后計算其對應的控制界限;(3)將分析用控制圖的控制界限延長,作為控制用控制圖的控制界限和消耗預警的相關標準。
1.5 信息處理庫
根據設定報警線(可調整),對超限部分進行信息反饋至相關人員。相關人員接受相關信息后,對消耗超出A區(正常區域)以外的數據進行判定。每一次調查分析的結果都作為后續工作的經驗加以留存,同樣作為是否變更標準的判斷依據。
2 實例分析與討論
文章選擇了本加工企業某牌號某月份生產的25批次卷煙的出絲率,進行統計過程控制分析。
從移動極差控制圖上可以看出,采集的25個數據相鄰兩點極差沒有超出控制上限,由此說明數據呈現穩定狀態,可以作為該流程下的代表性數據。從均值控制圖中可以看出對應的控制標準為:正常范圍在4421kg-4558kg內,提醒關注區域在4558-4626 kg和4353kg-4421kg內,預警區域在4626kg-4695 kg和4284kg-4421kg內,異常區域為大于4695kg和小于4284kg。
在操作人員、生產設備、來料配方、生產流程、工藝參數、生產環境等沒有發生較大改動的情況下,以上區間可以作為判斷該工序物料是否穩定的標準。根據檢測到的數據所屬區域進行相應的動作,采取的措施需要立即歸檔,作為下一次參考的依據。值得注意的是,超出控制上下限的特殊原因的變異需要進行區分,比如檢測數據超出4695kg和4284kg的上下控制限,應當立即開展調查,進行原因分析與對應整改措施,一旦涉及相應"人機料法環"等的改變,相應的控制標準應當發生調整。
3 結束語
借鑒SPC在質量方面的運用,對應消耗預警機制的控制區域,建立了一套過程消耗評價系統,解決了消耗控制中沒有標準的問題,提高了生產流程中主要工序點的物料重量控制水平,不失為挖潛降耗潛力的一種有效手段。下一步,本企業擬通過實現數據共享平臺建設,并配套完善各項基礎制度建設,使得各專業管理人員相互協同,及時處理卷煙生產過程中出現的消耗波動問題。
參考文獻
[1]國家煙草專賣局.卷煙工藝規范[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3.
[2]楊文士.全面質量管理基本知識(第四版)[M].北京:中國科技出版社,1997.
[3]楊懋 .統計分析技術在ISO9000中的應用[M].北京:中國計量出版社,1996.
作者簡介:姜波(1970.12-),男,本科,助工,主要從事卷煙過程損耗管理工作。
葉紀華(1979.3-),男,本科,工程師,主要從事卷煙工藝質量管理工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