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立寶
摘 要:分析酸站閃蒸F2冷凝水利用情況及項目實施背景,介紹通過技術改造閃蒸冷凝水對結晶離心機母液進行提溫和焙燒換熱器進風提溫。介紹提溫改造的工藝流程及運行過程中出現問題的處理。
關鍵詞:閃蒸冷凝水;提溫;換熱器;工藝流程;處理措施
1 技術改造的背景
1.1 F2冷凝水由來
在我公司粘膠纖維生產中,酸站閃蒸為十一效20噸閃蒸,多級蒸發器V1-V8中產生的二次蒸汽,通過逐級加大的管徑進入各預加熱器A1-A8后,冷凝為二次蒸汽冷凝水,以及預熱器A0利用焙燒二次蒸汽加熱酸浴后冷凝的二次蒸汽冷凝水,通過疏水器和管路落入車間一層F2熱水罐內,此時罐內冷凝水溫度約為60℃。我們稱F2熱水罐內60℃的冷凝水為閃蒸F2冷凝水。
我公司酸站共有8套20噸閃蒸,正常生產運行每小時產生閃蒸F2冷凝水約為100噸,部分冷凝水供給紡練使用,剩余的冷凝水排放到地溝,造成一定程度的浪費。同時由于排出的冷凝水較高對公司下游廢水處理造成一定的負擔。
1.2 結晶系統及焙燒干燥系統的現狀
酸站車間結晶系統為酸冷結晶,結晶離心機母液溫度約為17.5℃,每小時有40m3左右17.5℃酸浴進入循環系統,酸站車間通過脫氣系統進行提溫,每小時消耗蒸汽4T。
酸站車間焙燒干燥換熱器采風為室內自然采風,在冬季干燥換熱器進風溫度0~5℃左右。蒸汽消耗比夏季高。
1.3 F2冷凝水利用技術改造
綜合上述原因,酸站車間提出對閃蒸F2冷凝水再利用技術改造項目。增加兩臺換熱器分別對結晶離心機母液進行提溫和換焙燒干燥換熱器進風進行換熱提溫。
2 改造效果
2.1 結晶離心機母液提溫
結晶離心機母液通過F2冷凝水提溫效果明顯,測試離心機母液在換熱器進出口溫度,檢測出母液溫度平均提高23.4℃。車間正常生產進酸流量為20m3/h。經過查表酸浴比重在1.394時,比熱為2.74KJ/(kg·℃),每小時離心機母液吸收的熱量為1787554KJ,經過查表130℃蒸汽汽化焓為2178KJ/kg,則通過計算每小時節約蒸汽為0.82T,按照蒸汽110元/噸,年生產8000小時計算,年節約蒸汽消耗為72.16萬元。
2.2 干燥換熱器進風提溫
增加換熱器后,供水流量平均7.74m3/h時,換熱器供汽流量降低平均0.11T/h,風機進口溫度上漲平均20.72℃。
通過以上數據可知,增加換熱器后節約蒸汽0.11/h,每年按8000小時計算,每年節約蒸汽880噸,年節約資金880*110=9.68萬元。
3 問題處理
3.1 酸浴提溫換熱器漏液及溫度下降
我車間閃蒸F2冷凝水再利用技術改造項目實施后,在生產過程中結晶母液提溫換熱器W2250出現換熱器片之間漏液現象,主要表現為酸浴滲漏和酸浴泄漏。漏液出現的主要部位為板片與板片之間的密封處、板片二道密封泄漏槽部位以及端部板片與壓緊板內側。車間拆開換熱器W2250后,發現泄漏部位密封墊脫離密封槽,密封墊主密封面有臟物,密封墊損壞或密封墊老化系造成泄漏的主要原因。
在生產過程中還發現在換熱器使用一段時間后出現換熱器出口溫度降低的現象。車間分析為換熱器內部結垢為主要原因。
為解決這些問題,車間制定以下措施:車間安排巡檢,發現泄漏及時處理。車間報密封墊備件,在密封墊老化或者損壞的情況下更換。制定檢查周期,每個月檢查換熱器密封墊及清理雜質。
3.2 干燥風量減小
在生產過程中,增加換熱器W2251后,元明粉質量有所下降,含水較以前增加,出現結塊現象。車間查找原因為換熱器出口至風機進口管路細、長,管道損失較大。車間沒有計算,只是根據換熱器出口配置管線,導致風道管選擇小。車間結合技術中心人員計算,把風管由DN300改為DN400。改造完成以后,成功解決元明粉含水增加和結塊的問題
3.3 干燥清理反吹
解決元明粉質量問題后,車間日常管理發現焙燒系統衛生較以往有所下降,結合現場工人為系統反吹造成。由于車間焙燒干燥系統清理比較頻繁,每班(8小時)至少清理一次,有時清理2~3次,為了清理完成后迅速開車,進風風機不關閉,增加換熱器W2251前車間用苫布封堵進風口解決反吹問題。增加進風提溫換熱W2251后,由于W2251進口無法臨時封堵,造成干燥清理時反吹。
車間找到問題根源后,決定在換熱器W2251與風機進口管路上增加閘板閥,當生產正常運行時,閘板閥處于開啟狀態,當清理時閘板閥處于關閉狀態。通過閘板閥的運用解決了干燥清理反吹的問題。
4 結束語
閃蒸冷凝水綜合利用項目的順利實施,成功地降低了酸站的蒸汽消耗,每年降低蒸汽消耗7440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