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居辰 (河南省南陽市宛城區第一人民醫院內科,河南 南陽 473001)
·臨床與轉化醫學·
卡維地洛與美托洛爾治療缺血性心臟病療效對比分析
蔣居辰 (河南省南陽市宛城區第一人民醫院內科,河南 南陽 473001)
目的:比較卡維地洛與美托洛爾治療缺血性心臟病的臨床療效.方法:對 2012-01/2012-12在我院診治的 74例缺血性心臟病患者隨機分為卡維地洛治療組與美托洛爾治療組,每組37例,觀察用藥3月后療效.結果:卡維地洛治療組總有效率94.6%,美托洛爾治療組總有效率 81.1%,二者比較差異性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卡維地洛治療缺血性心臟病效果優于美托洛爾.
卡維地洛;美托洛爾;療效;缺血性心臟病
缺血性心臟病即冠狀動脈性心臟病,簡稱冠心病[1],系因冠狀動脈病變引起心肌缺血的心臟病.本組通過卡維地洛與美托洛爾在缺血性心臟病(ischemic heart disease,IHD)治療中的應用,觀察二者在IHD中的療效,現分析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 2012-01/2012-12在我院治療的74例缺血性心臟病患者,其中男43例,女 31例;年齡41~76(平均58)歲;病程1周 ~18年.將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即卡維地洛治療組和美托洛爾治療組,每組各37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程等基本情況差異性無統計學意義.
1.2 治療方法 在常規治療(硝酸酯制劑、抗血小板制劑、他汀類調脂藥)基礎上,卡維地洛組給予口服卡維地洛片(北京巨能制藥有限責任公司,10 mg:20片)10 mg,2次/d;美托洛爾治療組給予口服美托洛爾片(阿斯利康制藥有限公司,25 mg:20片)25 mg,2次/d.根據心率、血壓對藥物劑量進行適當調整,維持靜息時心率在55~60次/min,血壓不低于正常范圍(>90/60 mmHg).兩組均用藥3個月,期間觀察患者的脈搏、血壓、心電圖等,注意患者的藥品耐受性及療效.
1.3 觀察指標 心絞痛發作頻率、持續時間、硝酸甘油用量、心電圖改善情況、心肌耗氧指量(RPP),以“心率 ×收縮壓”表示.
1.4 療效判斷標準 顯效:心絞痛發作次數和持續時間減少80%以上,不用硝酸甘油,心電圖ST段由低平、倒置轉為直立,T波由低平、倒置轉為直立.有效:心絞痛發作次數和持續時間減少50%~80%,基本不用硝酸甘油,心電圖 ST段改善50%以上,但未能恢復正常,或 T波變淺50%以上,或T波從平坦變為直立.無效:心絞痛發作次數及持續時間無變化或加重,硝酸甘油用量無變化或加量,心電圖改善未達到以上標準.
2.1 有效率觀察結果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見表 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 (n=37)
2.2 心肌耗氧量觀察結果 卡維地洛治療組用藥后心肌耗氧量顯著減低,美托洛爾治療組則無顯著變化.兩組比較,差異性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LVEF比較(n=37,±s,kPa/min)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LVEF比較(n=37,±s,kPa/min)
aP<0.05 vs美托洛爾治療組.
組別RPP 1 479±189卡維地洛治療組治療前 1 502±231治療后 1 229±221a美托洛爾治療組治療前 1 498±226治療后
IHD是臨床中一種常見病、多發病,尤其在中老年中多發.臨床中多以心絞痛形式發病,表現為胸骨后或前胸部發作性胸痛為特點.雖然血運重建技術等新的治療方法逐漸得到普及和提高,但目前藥物治療仍是治療缺血性心臟病的首選,藥物治療也是其他治療的基礎.如無明顯禁忌,β受體阻滯劑是 IHD的一線用藥.β受體阻滯劑有效減少心絞痛發作,改善運動耐量,降低心肌梗死患者的復發和猝死率[2].臨床推薦使用無內在擬交感活性的選擇性 β1受體拮抗劑,從小劑量開始,逐級增加劑量[1].
卡維地洛與美托洛爾分別是第三代與第二代 β受體阻滯劑,是臨床常用于治療 IHD的 β受體阻滯劑.兩種藥物均能明顯改善心絞痛和心肌缺血引起的臨床癥狀和體征.美托洛爾是選擇性 β1腎上腺素受體阻滯劑,無內在擬交感活性,阻斷心臟 β1受體,使心肌收縮力下降,收縮速度以及傳導速度減慢,從而降低心肌氧耗,增加患者的運動耐量,有效治療心絞痛.卡維地洛亦無內在擬交感活性,除有 β腎上腺素受體阻滯降低心肌耗氧量外,兼有 α受體阻滯作用,還具有抗氧化作用,高劑量時還有鈣拮抗作用.其阻滯突觸前膜α1受體,具有擴張血管,降低外周血管阻力,使心臟后負荷降低.所以美托洛爾和卡維地洛通過抑制腎上腺素能受體,減慢心率,減弱心肌收縮力,降低血壓,減少心肌耗氧量,防止兒茶酚胺對心臟的損害,改善左室和血管的重構及功能等藥理作用,對IHD具有良好的療效.
在 IHD治療中,由于卡維地洛具有更強的抗心絞痛和心肌缺血效果,提示在無明顯禁忌癥時,選擇β受體阻滯劑時優先選用卡維地洛.
[1]葛紅波,徐永健.內科學[M].8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3:227.
[2]楊世杰.藥理學[M].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0:97-100.
2095-6894(2014)05-076-02
R541
A
2014-08-15;接受日期:2014-09-02
蔣居辰.本科,副主任醫師.Tel:0377-63289089 E-mail:nywcyyy@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