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愛紅,王曉靜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州人民醫院重癥醫學科,新疆 博州833400)
·預防與轉化醫學·
ICU醫院感染目標性監測數據調查分析
胡愛紅,王曉靜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州人民醫院重癥醫學科,新疆 博州833400)
目的:通過目標性監測,了解重癥監護病房醫院感染相關數據,發現其醫院感染發生的危險因素,減少醫院感染發病率.方法:采取目標監測的方法,對2011-01/2012-12 ICU病房的患者進行導尿管相關性感染、血管導管相關性感染、呼吸機相關肺炎的監測.結果:①對于醫院感染發病率的監測采用目標監測優于全面綜合性監測;②醫院感染發病率高,侵襲性操作多,醫院感染的發生與宿主因素和醫源性因素,尤其是侵入性操作有關.結論:減少侵襲性操作,嚴格執行各項侵襲性操作的消毒隔離措施,加強護理是減少醫院感染發病的辦法之一.
重癥監護病房;醫院感染;監測數據;調查分析
重癥監護病房感染發生率高,是醫院內感染的高危科室[1],應對目標性的探查方案得到一定的重視,醫務護理人員對于醫院感染調控的思維應該改善和提高,送檢樣本具有科學性,采用抗菌類藥物需要嚴格的合理性,消毒隔離等一系列程序必須按照規定遵從.我院感染專職人員與重癥監護病房院感監控員配合對重癥監護病房實施的調查分析具有目的性,現調查分析結果如下所示.
1.1 一般資料 對 2011-01/2012-12在我院 ICU住院的患者進行目標性監測,共監測607例.其中男性395例,女性212例;漢族 253例,維吾爾族 112例,哈薩克族59例,蒙古族144,回族39例;年齡20~80(平均53.68)歲.
1.2 調查方法 采用前瞻性調查方法,由醫院感染專職人員與重癥監護病房院感監控員配合,每天對重癥監護病房的患者實施監管和檢測,仔細填寫ICU病房患者的日志,其填寫內容有:患者新入住的人數、患者目前入住的人數、使用留置導尿管的人數、使用動靜脈插管的人數以及呼吸機使用的人數,病歷的審查翻閱,病情詳細情況觀察.如果一旦有感染性病例的出現,應該馬上對院內的感染病例記錄表進行填寫,與此同時監測患者感染的病原學;并且盡快計算出采用動靜脈插管、留置導尿、呼吸機的三種患者相關醫院接觸性操作的傳染發病率;總結時,專職人員分析和匯總本季度內患者的監管和檢測情況,以及遇到的問題,并且依照“ICU病房患者日志”對“ICU病房每季度的報表”進行完善,對患者所涉及的各種感染率進行計算,反饋和分析目前體制中所存在的重點難點,并積極研究改善舉措,在每年年終提出相關總結報告.
1.3 診斷標準 根據 2001年衛生部頒布的診斷標準《醫院感染診斷標準》.
1.4 統計學處理 使用 SPSS18.0統計各指標.
2.1 各年度醫院感染發病率 2011-01/2012-12重癥監護病房共監測患者607例,累計住院2104日,發生醫院感染133例,感染率21.91%(表1).

表1 各年度醫院感染發病率
2.2 部位感染率及構成比 見表2.

表2 部位感染及構成
2.3 侵襲性操作情況 呼吸機使用率 62.44%,呼吸及相關肺部感染率 25.59%;導尿管使用率為98.52%,2.01%為導尿管插管所引發的一些尿道感染的幾率;95.16%為靜脈中心插管的利用率,0.35%為中心靜脈插管所引起的一些血液相關的感染幾率;通過監測了解了留置導尿天數與發生尿路感染人數、動靜脈插管天數與發生血液系統感染人數、建立人工氣道天數與發生下呼吸道感染人數的關系見表3.

表3 侵襲性操作
重癥監護病房住院患者多為基礎病重、免疫功能低下、大量使用抗菌藥物的患者.重型顱腦損傷患者較多,且多為昏迷、病程長、長期臥床、人工氣道、高齡、侵襲性操作多等各種繁多的并發癥患者,而這些因素均使得患者在醫院大環境下更加容易發生感染[2-3].按照時間的分布顯示,伴隨著開展目標性監管和檢測,在此過程中感染率的趨勢有所降低,種種改善都歸功于每天院感監控員都投身于病房,每隔一段時間都會向上級反饋寶貴的意見,并且相應的實施了相關的調控手段,使得醫院感染數量更進一步的減少.
3.1 兩年醫院感染發病率 兩年醫院感染發病率分別為23.08%、20.87%.與全國和周邊等級醫院比較,感染率相近.此次的目標性監管檢測,我院科室將醫護人員組織起來實施了專業知識相關的培訓學習,使得醫護人員更加深刻的認識到醫院感染問題方面的嚴重性,從而使其在 ICU的醫院感染監管調控方面占據了主導性的位置.
3.2 部位感染率 呼吸道感染占據了醫院感染部位的主要位置,與國內許多報道一致,依然是監測的重點.感染部位分布未有改變,說明目標性監測能夠反映我院感染的現狀.隨著目標性監測的開展和綜合性干預措施,能有效預防和控制醫院感染的發生.
3.3 侵襲性操作 ICU患者侵入性操作多呼吸機、導尿管、中心靜脈導管使用率分別為 62.44%,98.52%,95.16%;危重患者自身機體抵抗力差,對某種侵入性操作引起感染的程度也會增高.而對于這種特殊情況,我科實施了各種相關導管的感染防治手段和監控的指標操作規章制度,并要求醫護人員嚴格執行,以降低醫院感染率.
總而言之,為了能夠使醫院感染得到高效的監控和防治,重點監管控制的應該是ICU病房.提升從事醫院感染的醫療護理人員的嚴謹思維,送檢樣品科學性,嚴格控制抗菌類藥物的使用機制,實施隔離消毒的程序需要更進一步加強,與此同時,對感染病例的監管檢測盡可能注重效率,這對醫院感染中 ICU病房監測起著十分積極有意義的作用.監測具有目標性,并且它屬于一個持續的程序,上述的各種舉措是否能對調控ICU病房在醫院感染中起到積極有效的作用呢?這點我們會持續在以后的監管檢測工作中進一步得到驗證.
[1]陳 靖,陳玉琴.ICU醫院感染目標性監測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2,22(15):3235-3236.
[2]李曉玉,張 川,曾 薇.ICU醫院感染目標性監測[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2,22(13):2795-2796.
[3]張亞英,姜亦虹,沈 黎,等.ICU醫院感染目標性監測與干預研究[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2,22(21):4715-4717.
2095-6894(2014)05-132-02
R657.4
A
2014-07-22;接受日期:2014-08-05
胡愛紅.E-mail:HUAIHONG0914@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