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燕
俗話說:“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說的是老年人閱歷豐富,見多識廣,對事情的分析判斷能力強,不容易被表面現象所蒙蔽。然而,在現實生活中,老年人卻往往是詐騙分子主要的行騙對象,他們比較容易相信陌生人的“鬼話”。一旦上當,遭受的往往是財產和精神的雙重打擊。筆者根據近期一些地區針對老年人行騙的手法進行了綜合分析,總結出以下幾種情況,提醒廣大老年朋友注意防范。
好心匯款遇騙局
[典型案例] 被害人吳某是一名退休教師,與妻子長期分隔兩地。2014年2月5日,吳某接到一男子電話,自稱是吳某妻子的侄子,目前正在南京出差,過兩天來惠民。2月6日,該男子又與被害人聯系,稱自己在南京嫖娼時被公安機關查獲,讓吳某幫忙交2萬元保釋金,并請求吳某不要告知家人。吳某未加思索,信以為真,在匯出2萬元后再次接到該男子電話,讓其再匯款5萬元用于交納公安機關罰款。此后,該男子再次給吳某打電話,表示總額要達到10萬元才能保釋,讓其繼續匯款。此時,吳某發覺上當受騙,遂報案。
[案件特點] 這類詐騙方法一般都是異地電話聯系被害人,告知被害人其家人或自己發生意外情況,讓其匯款至指定賬戶。老年人缺乏一定的法律常識,更容易上當受騙。電話詐騙一般都是團伙或是犯罪集團作案,組織嚴密,分工具體,有人負責打電話,有人負責取款,給偵破和追贓帶來很大困難。
[防范支招] 騙子所掌握的電話號碼,大多從網上或被害人親人手機中獲取,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保護個人隱私。老年朋友接到此類電話,首先不要慌張,要多方進行 確認,不要輕信對方提供的電話號碼。
安排工作解憂愁
[典型案例]山東省惠民縣皂戶李鎮的牛某因賭博欠下債務,得知其讀小學時的老師史某正在為女兒找不到工作而發愁,遂預謀以幫助安排工作為由詐騙史某的錢財。2014年1月3日,其跟蹤施某后故意過去搭訕,并謊稱自己的哥哥在某銀行工作。史某便主動提出自己的女兒大學畢業尚未找好工作,托牛某幫忙找人將女兒安排進銀行工作。此后,牛某便多次以請客吃飯、送禮為由,從被害人史某處騙得人民幣8萬元。
[案件案件] 這類詐騙犯罪案件一般都是熟人作案,利用被害人需要解決子女就業、法律糾紛等問題的迫切心理,以打招呼說情、請客吃飯為由,騙取被害人的財物。這類案件一般較難偵破和認定,被害人即使知道自己上當受騙,但出于面子問題或自己本身行為的違法性,不愿意報案。
[防范支招] 子女就業、房屋拆遷、法律糾紛等問題應該通過正常的途徑解決,可以自己主動與相關部門溝通,進行咨詢調查,對“熱心人士”的底細也應該進行深入地了解,一旦發現自己上當受騙一定要保留好證據,第一時間報案。
做生意共同致富
[典型案例] 2013年12月20日,宗某與邢某、丁某經合謀商定詐騙方法后,由邢某將60歲的被害人支某騙至某公司門口,宗某則假裝公司主任與兩人偶遇,邢某假稱要找該公司經理的女婿購買保健品。宗某稱可以帶兩人去公司經理的住處尋找,但擔心邢某是上門要債的,遂只帶領支某前往該公司經理住處尋找。途中兩人又偶遇自稱“經理女婿”的丁某,丁某表示愿意以每粒50元的價格出售保健品。宗某即提議與支某合資共同購買該保健品,然后以每粒80元的價格出售給邢某。支某信以為真便回去取錢,待取來現金12000余元現金交給宗某后,宗某即借上廁所之際逃之夭夭。
[案件特點] 通過倒賣物品賺取差價或者共同分贓來激起人們的貪財心理,讓被害人以為可以輕松花小錢賺大錢,并以特定的場所為掩護,比如工廠、銀行或者火車站等,符合特定情境,讓被害人放松警惕,又以實實在在的物品展示騙取被害人的信任,最終騙得財物。
[防范支招] 防騙原則是不貪財、不輕信。如果有陌生人提議和你一起做生意倒賣物品賺錢,一定要提高警惕,不要相信天上會掉餡餅。
算卦去災保平安
[典型案例] 多次因為賭博、盜竊、詐騙被刑事處罰的張某出獄后,再次伙同山東濱州籍犯罪分子仇某、劉某、王某等人預謀實施詐騙。2013年12月1日,這伙人事先選定一老新村作為作案地點,仇某、陳某在此等候,劉某、王某到另一地點物色作案對象。發現60多歲的被害人常某后,由劉某將來人攔下,打聽附近是否有一位專治疑難雜癥的老中醫,王某則乘機出現,表示認識該老中醫,并夸贊該老中醫如何了得,于是二人邀請常某一同前往。途中劉某、王某故意與常某嘮家常,得知常某的家庭情況后將信息電話告知邱某。到達老新村后,邱某謊稱是老中醫的孫子,其爺爺已準確測算出三個人的情況,并提醒常某,“其兒子近期將會有難,要求其拿出財物給老中醫作法。”心急如焚的常某慌忙回家取來金銀首飾以及5000元現金后,仇某即要求常某去市場購買幾個蘋果作為消災的“引子”,美其名曰“平安”之意,常某又驚又喜,仇某等人則趁機攜贓逃離現場。
[案件特點] 犯罪分子充分利用老年人常有的迷信心理,讓老年人在保平安的心理壓力下自動交出財物,作案時一般為多人配合實施,將被害人引入一定的情境,然后按照事先的安排分工協作,一步步騙取被害人的信任。
[防范支招] 這類詐騙情境復雜、人員眾多,特別是本地犯罪分子和女性犯罪分子的加入使得該類犯罪的成功機率極高。因此,廣大老年朋友要相信科學,消除迷信心理,在處置財物時要多與家人、子女溝通,聽取他們的意見。
(山東惠民縣公安局251700 劉 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