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烜焱
摘要隨著通信技術的發展與普及,人們對于高速無線通信網絡的需求日益增加。4G網絡的出現滿足了這樣的發展要求,當前新興的LTE技術標準則是通向4G的必由之路。為了保證LTE網絡的高速傳輸要求和整體性能,可以利用開放式最短路徑優先(OSPF)路由協議進行LTE的傳輸網絡組網設計。文章介紹了LTE內涵,并通過對MME域間的OSPF區域組網進行討論,以有效提高網絡性能。
關鍵詞LTE;OSPF;MME
中圖分類號:TP3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7597(2014)11-0014-02
3G技術為人們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用戶也切身感覺到了其技術水平的限制及不足之處。這些不足與缺陷促使著移動通信技術的不斷發展和進步。而LTE的出現恰如其分地滿足了高數據交互的移動互聯網要求。LTE(Long Term Evolution)是由3GPP組織制定的通用移動通信系統技術標準的長期演進。
在核心組網方面,LTE標準采用了EPS(Evolved Packet System)演進分組系統的組網架構,并由MME(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移動管理實體作為eNB(Evolved Node B)演進型基站的實體管理單元。MME可以在實際應用中組成相互對等的組網關系,并形成特定的MME域池。在MME域池中,不同的MME可以實現快速信息交互。為了保證其傳輸質量,可以采用OSPF協議進行組網設計,以達到良好的網絡交互能力。
1EPS系統架構
為了提升4G網絡的優越性,3GPP組織在研制R8標準時啟動了長期演進(LTE)與系統架構演進(SAE)項目,項目采用了全IP的LTE/SAE系統架構(SAE后更名為EPC),并標準化了架構中的無線關鍵技術、接口協議、信令流程、系統安全等。OFDM、MIMO等無線關鍵技術也被應用于LTE系統的空中接口,新技術的應用使得上/下行峰值速率分別達到了50Mbps和100Mbps。扁平化結構的LTE無線接入網絡(E-UTRAN)可使數據傳輸時延大幅降低。核心網中的分組核心網架構更可以支持EPS與UMTS系統間的互操作,并使EPS可以接入多種非3GPP無線子系統。
圖1EPS實體與接口
由圖1可以看到在一個完整的EPS模型[1]中,MME是管理核心。而在實際應用中,整個網絡則是由許多MME構成。而同等的MME可以構成一個MME域池,在域池中,網絡信息高速交換。在實際不同地域的用戶可以通過同一個MME域池的快速鑒權實現資源共享,節省了網絡開銷,提升了整個網絡資源的利用率。
圖2EPS中的幀結構
在EPS中的幀結構則含有多種包頭,其中L1、L2可以實現eNodeB與MME之間的實際數據傳輸可以通過ATM等方式實現。這也為我們使用OSPF協議進行MME組網提供了先決條件。
2OSPF路由協議
1)開放最短路徑優先。OSPF協議是一種鏈路狀態路由協議。[2]作為內部網關協議,其主要實現在同一個AS(Autonomous System)自治系統中的路由器之間交換路由信息并實現其互聯互通的功能。采用OSPF協議的路由器將保存保存整個網絡的鏈路信息,實現彼此交換,并在全網拓撲結構中獨立計算路由。著名的Dijkstra算法被用來計算最短路徑樹,其會產生一個無環路徑圖表。作為一種鏈路狀態協議,其適合組建大型網絡,帶寬利用率高,這也是對于MME域組網最為關鍵的因素。因此選用OSPF為組網方案。
2)OSPF工作過程。OSPF工作主要可以分為五個步驟:①通過發送Hello報文在路由器之間建立鄰居關系。②每臺路由器接收其鄰接路由器發送的LSA(Link-State Advertisement)鏈路狀態通告。并在接收到LSA之后再向其鄰接的其他路由器轉發這些LSA。③所有的路由器通過在一個區域內傳遞相同的LSA構建一個相同的LSDB(Link-State Database,鏈路狀態數據庫)。④在鏈路狀態數據庫完成后,每臺路由器基于本地的LSDB,執行SPF(Shortest Path First,最短路徑優先)算法。以本地路由器為根,生成一個SPF樹。⑤通過生成的SPF樹,計算每一個目的路由的最短路徑,即路由表,通過路由表可以找到各個目的路由的最優選擇路徑。
3)多區域OSPF模型。OSPF設計多用于分層的結構中,使用OSPF可以將大型的網絡分割成一些小的地區網絡[3]。
圖3典型自治系統模型
如圖3所示,OSPF必須要有一個地區0,作為主干網工作,每個自治區域均需要與自己的地區0相連。而那些沒有直接連接到地區0的地區可以使用虛擬鏈路進行連接。而那些在一個AS內部直接與主干網相連的路由器,被稱為地區邊界路由器(ABR)。OSPF協議一般都是在某個自治系統內部獨立運行的,但是多個自治系統也是可以互相連接的。將這些獨立運行的自治系統連接到一起的路由器被稱為自治系統邊界路由器(ASBR)[4]。
4)OSPF在EPS中的應用。LTE的無線接入網(E-UTRAN)在去掉RNC后,就剩下基站(eNodeB)了,這樣基站就承接了很多原來RNC的功能。eNodeB和核心網的接口為S1,包括S1-MME(與MME相連的接口)和S1-U(與SGW相連的接口)。S1-U主要承擔了話音和數據的業務交互,由于LTE中話音和數據都是走的分組域的IP包,那么話音和數據業務就可以歸一化交互了。這樣,在傳輸中即可主要考慮信令的傳輸[5]。
MME(移動性管理實體),負責位置更新、鑒權加密等工作,同時也承擔部分無線資源管理(切換、功控等)功能。
圖4扁平化的LTE網絡結構
扁平化的LTE網絡接入結構給OSPF的應用提供了空間。由于OSPF會聚快,并且由地區和自治系統組成,這樣對基站和MME之間的互通提供了有利條件。并且由對等MME組成的MME域池也可看成是一個OSPF地區的邏輯末端,這樣可以靈活實現MME域擴展[6]。
在圖5中可以看到一個由兩個MME組成的MME域。在這個模型中,有兩個ABR和兩個ASBR(這里僅說明簡單的MME域,現網中可能采用多個MME疊加)。于是就可以將MME域的傳輸管理轉變為多個自治系統的疊加管理。
圖5一個利用OSPF組網的MME域
3模擬OSPF組網
1)模擬OSPF多區域的組網。運用Cisco Packet Tracer可以模擬組建一個OSPF多區域網絡,其中選用Cisco 7200系列的路由器模型[7]。如圖6所示,主要地區0主要集中在140.140.0.0網段,地區1和地區2分別為150.150.0.0和150.151.0.0。
圖6模擬OSPF拓撲圖
其中主要針對邊界路由器A和B進行配置說明。邊界路由器構成了不同地區間的互聯,并可以實現跨區域的交互。這樣就能夠對Router A和Router B進行基本連通配置,如圖7所示。其中主要配置了IP地址和時鐘速率。
圖7Router A和Router B的基本連通配置
在完成邊界路由器的基本配置后,可以配置OSPF路由協議。如圖8所示,其中定義了地區0、地區1和地區2的關系。
圖8Router A和Router B的OSPF基本配置
2)虛鏈路。虛鏈路是指一條通過一個區域連接到另外一個區域的鏈路。使用虛鏈路可以實現不同區域的互聯,這種做法對MME域的快速擴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一方面,可以減少網絡的開銷;另一方面,可以增加MME域中NAS信令的廣播。這里可以不考慮地區0的骨干區域的作用,因為MME域中的MME是對等的,所以非骨干區域的互聯更有意義。
圖9Router A和Router B的虛鏈路配置
如圖9,即完成了Router A和Router B的虛鏈路配置。在完成配置后,基本就可以實現MME間的交互。最后可以在特權模式下,對兩臺路由器使用“show ip route”命令查看個路由器的路由信息。從顯示的結果中可以看到兩臺路由器都可以獲得每個目的網段的拓撲信息。
4結論
OSPF層次結構可以減少路由選擇的開銷,加速匯聚,以單一的網絡架構縮小整體網絡的不穩定性。并且網絡結構中還支持縮放,擁有不受限的跳計數和不同類型設備的集成組網。這些優點恰恰是EPS中的MME域集成所需要的。通過對OSPF路由協議和MME域的組合應用模擬,有助于提高現實組網中的網絡拓撲結構的效率,大大提高網絡管理能力。
參考文獻
[1] Qualcomm. LTE Call Processing[R].80-W2598-1 REVH,2013.
[2]崔北亮.CCNA認證指南(640-802)[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9.
[3]沈海媚.網絡互聯技術——路由與交換[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5.
[4]劉忠慶.CCNP實戰指南:路由[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3.
[5]中國信息產業網 http://www.cnii.com.cn .
[6]胡宏林,徐景.3GPP LTE無線鏈路關鍵技術[M].電子工業出版社,2008.
[7]黃偉.Packet Tracer軟件在網絡實驗教學中的應用[J].科技廣場,2009.
endprint
摘要隨著通信技術的發展與普及,人們對于高速無線通信網絡的需求日益增加。4G網絡的出現滿足了這樣的發展要求,當前新興的LTE技術標準則是通向4G的必由之路。為了保證LTE網絡的高速傳輸要求和整體性能,可以利用開放式最短路徑優先(OSPF)路由協議進行LTE的傳輸網絡組網設計。文章介紹了LTE內涵,并通過對MME域間的OSPF區域組網進行討論,以有效提高網絡性能。
關鍵詞LTE;OSPF;MME
中圖分類號:TP3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7597(2014)11-0014-02
3G技術為人們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用戶也切身感覺到了其技術水平的限制及不足之處。這些不足與缺陷促使著移動通信技術的不斷發展和進步。而LTE的出現恰如其分地滿足了高數據交互的移動互聯網要求。LTE(Long Term Evolution)是由3GPP組織制定的通用移動通信系統技術標準的長期演進。
在核心組網方面,LTE標準采用了EPS(Evolved Packet System)演進分組系統的組網架構,并由MME(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移動管理實體作為eNB(Evolved Node B)演進型基站的實體管理單元。MME可以在實際應用中組成相互對等的組網關系,并形成特定的MME域池。在MME域池中,不同的MME可以實現快速信息交互。為了保證其傳輸質量,可以采用OSPF協議進行組網設計,以達到良好的網絡交互能力。
1EPS系統架構
為了提升4G網絡的優越性,3GPP組織在研制R8標準時啟動了長期演進(LTE)與系統架構演進(SAE)項目,項目采用了全IP的LTE/SAE系統架構(SAE后更名為EPC),并標準化了架構中的無線關鍵技術、接口協議、信令流程、系統安全等。OFDM、MIMO等無線關鍵技術也被應用于LTE系統的空中接口,新技術的應用使得上/下行峰值速率分別達到了50Mbps和100Mbps。扁平化結構的LTE無線接入網絡(E-UTRAN)可使數據傳輸時延大幅降低。核心網中的分組核心網架構更可以支持EPS與UMTS系統間的互操作,并使EPS可以接入多種非3GPP無線子系統。
圖1EPS實體與接口
由圖1可以看到在一個完整的EPS模型[1]中,MME是管理核心。而在實際應用中,整個網絡則是由許多MME構成。而同等的MME可以構成一個MME域池,在域池中,網絡信息高速交換。在實際不同地域的用戶可以通過同一個MME域池的快速鑒權實現資源共享,節省了網絡開銷,提升了整個網絡資源的利用率。
圖2EPS中的幀結構
在EPS中的幀結構則含有多種包頭,其中L1、L2可以實現eNodeB與MME之間的實際數據傳輸可以通過ATM等方式實現。這也為我們使用OSPF協議進行MME組網提供了先決條件。
2OSPF路由協議
1)開放最短路徑優先。OSPF協議是一種鏈路狀態路由協議。[2]作為內部網關協議,其主要實現在同一個AS(Autonomous System)自治系統中的路由器之間交換路由信息并實現其互聯互通的功能。采用OSPF協議的路由器將保存保存整個網絡的鏈路信息,實現彼此交換,并在全網拓撲結構中獨立計算路由。著名的Dijkstra算法被用來計算最短路徑樹,其會產生一個無環路徑圖表。作為一種鏈路狀態協議,其適合組建大型網絡,帶寬利用率高,這也是對于MME域組網最為關鍵的因素。因此選用OSPF為組網方案。
2)OSPF工作過程。OSPF工作主要可以分為五個步驟:①通過發送Hello報文在路由器之間建立鄰居關系。②每臺路由器接收其鄰接路由器發送的LSA(Link-State Advertisement)鏈路狀態通告。并在接收到LSA之后再向其鄰接的其他路由器轉發這些LSA。③所有的路由器通過在一個區域內傳遞相同的LSA構建一個相同的LSDB(Link-State Database,鏈路狀態數據庫)。④在鏈路狀態數據庫完成后,每臺路由器基于本地的LSDB,執行SPF(Shortest Path First,最短路徑優先)算法。以本地路由器為根,生成一個SPF樹。⑤通過生成的SPF樹,計算每一個目的路由的最短路徑,即路由表,通過路由表可以找到各個目的路由的最優選擇路徑。
3)多區域OSPF模型。OSPF設計多用于分層的結構中,使用OSPF可以將大型的網絡分割成一些小的地區網絡[3]。
圖3典型自治系統模型
如圖3所示,OSPF必須要有一個地區0,作為主干網工作,每個自治區域均需要與自己的地區0相連。而那些沒有直接連接到地區0的地區可以使用虛擬鏈路進行連接。而那些在一個AS內部直接與主干網相連的路由器,被稱為地區邊界路由器(ABR)。OSPF協議一般都是在某個自治系統內部獨立運行的,但是多個自治系統也是可以互相連接的。將這些獨立運行的自治系統連接到一起的路由器被稱為自治系統邊界路由器(ASBR)[4]。
4)OSPF在EPS中的應用。LTE的無線接入網(E-UTRAN)在去掉RNC后,就剩下基站(eNodeB)了,這樣基站就承接了很多原來RNC的功能。eNodeB和核心網的接口為S1,包括S1-MME(與MME相連的接口)和S1-U(與SGW相連的接口)。S1-U主要承擔了話音和數據的業務交互,由于LTE中話音和數據都是走的分組域的IP包,那么話音和數據業務就可以歸一化交互了。這樣,在傳輸中即可主要考慮信令的傳輸[5]。
MME(移動性管理實體),負責位置更新、鑒權加密等工作,同時也承擔部分無線資源管理(切換、功控等)功能。
圖4扁平化的LTE網絡結構
扁平化的LTE網絡接入結構給OSPF的應用提供了空間。由于OSPF會聚快,并且由地區和自治系統組成,這樣對基站和MME之間的互通提供了有利條件。并且由對等MME組成的MME域池也可看成是一個OSPF地區的邏輯末端,這樣可以靈活實現MME域擴展[6]。
在圖5中可以看到一個由兩個MME組成的MME域。在這個模型中,有兩個ABR和兩個ASBR(這里僅說明簡單的MME域,現網中可能采用多個MME疊加)。于是就可以將MME域的傳輸管理轉變為多個自治系統的疊加管理。
圖5一個利用OSPF組網的MME域
3模擬OSPF組網
1)模擬OSPF多區域的組網。運用Cisco Packet Tracer可以模擬組建一個OSPF多區域網絡,其中選用Cisco 7200系列的路由器模型[7]。如圖6所示,主要地區0主要集中在140.140.0.0網段,地區1和地區2分別為150.150.0.0和150.151.0.0。
圖6模擬OSPF拓撲圖
其中主要針對邊界路由器A和B進行配置說明。邊界路由器構成了不同地區間的互聯,并可以實現跨區域的交互。這樣就能夠對Router A和Router B進行基本連通配置,如圖7所示。其中主要配置了IP地址和時鐘速率。
圖7Router A和Router B的基本連通配置
在完成邊界路由器的基本配置后,可以配置OSPF路由協議。如圖8所示,其中定義了地區0、地區1和地區2的關系。
圖8Router A和Router B的OSPF基本配置
2)虛鏈路。虛鏈路是指一條通過一個區域連接到另外一個區域的鏈路。使用虛鏈路可以實現不同區域的互聯,這種做法對MME域的快速擴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一方面,可以減少網絡的開銷;另一方面,可以增加MME域中NAS信令的廣播。這里可以不考慮地區0的骨干區域的作用,因為MME域中的MME是對等的,所以非骨干區域的互聯更有意義。
圖9Router A和Router B的虛鏈路配置
如圖9,即完成了Router A和Router B的虛鏈路配置。在完成配置后,基本就可以實現MME間的交互。最后可以在特權模式下,對兩臺路由器使用“show ip route”命令查看個路由器的路由信息。從顯示的結果中可以看到兩臺路由器都可以獲得每個目的網段的拓撲信息。
4結論
OSPF層次結構可以減少路由選擇的開銷,加速匯聚,以單一的網絡架構縮小整體網絡的不穩定性。并且網絡結構中還支持縮放,擁有不受限的跳計數和不同類型設備的集成組網。這些優點恰恰是EPS中的MME域集成所需要的。通過對OSPF路由協議和MME域的組合應用模擬,有助于提高現實組網中的網絡拓撲結構的效率,大大提高網絡管理能力。
參考文獻
[1] Qualcomm. LTE Call Processing[R].80-W2598-1 REVH,2013.
[2]崔北亮.CCNA認證指南(640-802)[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9.
[3]沈海媚.網絡互聯技術——路由與交換[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5.
[4]劉忠慶.CCNP實戰指南:路由[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3.
[5]中國信息產業網 http://www.cnii.com.cn .
[6]胡宏林,徐景.3GPP LTE無線鏈路關鍵技術[M].電子工業出版社,2008.
[7]黃偉.Packet Tracer軟件在網絡實驗教學中的應用[J].科技廣場,2009.
endprint
摘要隨著通信技術的發展與普及,人們對于高速無線通信網絡的需求日益增加。4G網絡的出現滿足了這樣的發展要求,當前新興的LTE技術標準則是通向4G的必由之路。為了保證LTE網絡的高速傳輸要求和整體性能,可以利用開放式最短路徑優先(OSPF)路由協議進行LTE的傳輸網絡組網設計。文章介紹了LTE內涵,并通過對MME域間的OSPF區域組網進行討論,以有效提高網絡性能。
關鍵詞LTE;OSPF;MME
中圖分類號:TP3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7597(2014)11-0014-02
3G技術為人們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用戶也切身感覺到了其技術水平的限制及不足之處。這些不足與缺陷促使著移動通信技術的不斷發展和進步。而LTE的出現恰如其分地滿足了高數據交互的移動互聯網要求。LTE(Long Term Evolution)是由3GPP組織制定的通用移動通信系統技術標準的長期演進。
在核心組網方面,LTE標準采用了EPS(Evolved Packet System)演進分組系統的組網架構,并由MME(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移動管理實體作為eNB(Evolved Node B)演進型基站的實體管理單元。MME可以在實際應用中組成相互對等的組網關系,并形成特定的MME域池。在MME域池中,不同的MME可以實現快速信息交互。為了保證其傳輸質量,可以采用OSPF協議進行組網設計,以達到良好的網絡交互能力。
1EPS系統架構
為了提升4G網絡的優越性,3GPP組織在研制R8標準時啟動了長期演進(LTE)與系統架構演進(SAE)項目,項目采用了全IP的LTE/SAE系統架構(SAE后更名為EPC),并標準化了架構中的無線關鍵技術、接口協議、信令流程、系統安全等。OFDM、MIMO等無線關鍵技術也被應用于LTE系統的空中接口,新技術的應用使得上/下行峰值速率分別達到了50Mbps和100Mbps。扁平化結構的LTE無線接入網絡(E-UTRAN)可使數據傳輸時延大幅降低。核心網中的分組核心網架構更可以支持EPS與UMTS系統間的互操作,并使EPS可以接入多種非3GPP無線子系統。
圖1EPS實體與接口
由圖1可以看到在一個完整的EPS模型[1]中,MME是管理核心。而在實際應用中,整個網絡則是由許多MME構成。而同等的MME可以構成一個MME域池,在域池中,網絡信息高速交換。在實際不同地域的用戶可以通過同一個MME域池的快速鑒權實現資源共享,節省了網絡開銷,提升了整個網絡資源的利用率。
圖2EPS中的幀結構
在EPS中的幀結構則含有多種包頭,其中L1、L2可以實現eNodeB與MME之間的實際數據傳輸可以通過ATM等方式實現。這也為我們使用OSPF協議進行MME組網提供了先決條件。
2OSPF路由協議
1)開放最短路徑優先。OSPF協議是一種鏈路狀態路由協議。[2]作為內部網關協議,其主要實現在同一個AS(Autonomous System)自治系統中的路由器之間交換路由信息并實現其互聯互通的功能。采用OSPF協議的路由器將保存保存整個網絡的鏈路信息,實現彼此交換,并在全網拓撲結構中獨立計算路由。著名的Dijkstra算法被用來計算最短路徑樹,其會產生一個無環路徑圖表。作為一種鏈路狀態協議,其適合組建大型網絡,帶寬利用率高,這也是對于MME域組網最為關鍵的因素。因此選用OSPF為組網方案。
2)OSPF工作過程。OSPF工作主要可以分為五個步驟:①通過發送Hello報文在路由器之間建立鄰居關系。②每臺路由器接收其鄰接路由器發送的LSA(Link-State Advertisement)鏈路狀態通告。并在接收到LSA之后再向其鄰接的其他路由器轉發這些LSA。③所有的路由器通過在一個區域內傳遞相同的LSA構建一個相同的LSDB(Link-State Database,鏈路狀態數據庫)。④在鏈路狀態數據庫完成后,每臺路由器基于本地的LSDB,執行SPF(Shortest Path First,最短路徑優先)算法。以本地路由器為根,生成一個SPF樹。⑤通過生成的SPF樹,計算每一個目的路由的最短路徑,即路由表,通過路由表可以找到各個目的路由的最優選擇路徑。
3)多區域OSPF模型。OSPF設計多用于分層的結構中,使用OSPF可以將大型的網絡分割成一些小的地區網絡[3]。
圖3典型自治系統模型
如圖3所示,OSPF必須要有一個地區0,作為主干網工作,每個自治區域均需要與自己的地區0相連。而那些沒有直接連接到地區0的地區可以使用虛擬鏈路進行連接。而那些在一個AS內部直接與主干網相連的路由器,被稱為地區邊界路由器(ABR)。OSPF協議一般都是在某個自治系統內部獨立運行的,但是多個自治系統也是可以互相連接的。將這些獨立運行的自治系統連接到一起的路由器被稱為自治系統邊界路由器(ASBR)[4]。
4)OSPF在EPS中的應用。LTE的無線接入網(E-UTRAN)在去掉RNC后,就剩下基站(eNodeB)了,這樣基站就承接了很多原來RNC的功能。eNodeB和核心網的接口為S1,包括S1-MME(與MME相連的接口)和S1-U(與SGW相連的接口)。S1-U主要承擔了話音和數據的業務交互,由于LTE中話音和數據都是走的分組域的IP包,那么話音和數據業務就可以歸一化交互了。這樣,在傳輸中即可主要考慮信令的傳輸[5]。
MME(移動性管理實體),負責位置更新、鑒權加密等工作,同時也承擔部分無線資源管理(切換、功控等)功能。
圖4扁平化的LTE網絡結構
扁平化的LTE網絡接入結構給OSPF的應用提供了空間。由于OSPF會聚快,并且由地區和自治系統組成,這樣對基站和MME之間的互通提供了有利條件。并且由對等MME組成的MME域池也可看成是一個OSPF地區的邏輯末端,這樣可以靈活實現MME域擴展[6]。
在圖5中可以看到一個由兩個MME組成的MME域。在這個模型中,有兩個ABR和兩個ASBR(這里僅說明簡單的MME域,現網中可能采用多個MME疊加)。于是就可以將MME域的傳輸管理轉變為多個自治系統的疊加管理。
圖5一個利用OSPF組網的MME域
3模擬OSPF組網
1)模擬OSPF多區域的組網。運用Cisco Packet Tracer可以模擬組建一個OSPF多區域網絡,其中選用Cisco 7200系列的路由器模型[7]。如圖6所示,主要地區0主要集中在140.140.0.0網段,地區1和地區2分別為150.150.0.0和150.151.0.0。
圖6模擬OSPF拓撲圖
其中主要針對邊界路由器A和B進行配置說明。邊界路由器構成了不同地區間的互聯,并可以實現跨區域的交互。這樣就能夠對Router A和Router B進行基本連通配置,如圖7所示。其中主要配置了IP地址和時鐘速率。
圖7Router A和Router B的基本連通配置
在完成邊界路由器的基本配置后,可以配置OSPF路由協議。如圖8所示,其中定義了地區0、地區1和地區2的關系。
圖8Router A和Router B的OSPF基本配置
2)虛鏈路。虛鏈路是指一條通過一個區域連接到另外一個區域的鏈路。使用虛鏈路可以實現不同區域的互聯,這種做法對MME域的快速擴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一方面,可以減少網絡的開銷;另一方面,可以增加MME域中NAS信令的廣播。這里可以不考慮地區0的骨干區域的作用,因為MME域中的MME是對等的,所以非骨干區域的互聯更有意義。
圖9Router A和Router B的虛鏈路配置
如圖9,即完成了Router A和Router B的虛鏈路配置。在完成配置后,基本就可以實現MME間的交互。最后可以在特權模式下,對兩臺路由器使用“show ip route”命令查看個路由器的路由信息。從顯示的結果中可以看到兩臺路由器都可以獲得每個目的網段的拓撲信息。
4結論
OSPF層次結構可以減少路由選擇的開銷,加速匯聚,以單一的網絡架構縮小整體網絡的不穩定性。并且網絡結構中還支持縮放,擁有不受限的跳計數和不同類型設備的集成組網。這些優點恰恰是EPS中的MME域集成所需要的。通過對OSPF路由協議和MME域的組合應用模擬,有助于提高現實組網中的網絡拓撲結構的效率,大大提高網絡管理能力。
參考文獻
[1] Qualcomm. LTE Call Processing[R].80-W2598-1 REVH,2013.
[2]崔北亮.CCNA認證指南(640-802)[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9.
[3]沈海媚.網絡互聯技術——路由與交換[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5.
[4]劉忠慶.CCNP實戰指南:路由[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3.
[5]中國信息產業網 http://www.cnii.com.cn .
[6]胡宏林,徐景.3GPP LTE無線鏈路關鍵技術[M].電子工業出版社,2008.
[7]黃偉.Packet Tracer軟件在網絡實驗教學中的應用[J].科技廣場,2009.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