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占琦
幼時的我曾被父“毒打”,從此之后,便很討厭父親,而等我進入青春期,就有了逆反心理,整天和父親大吵大鬧,產生了深深的代溝,甚至心里對父親的憎恨都開始發芽。因為在我看來,父親是一個多管閑事,愛找我麻煩的人。
但是去年的一天發生了一件事,讓我改變了對父親的看法,也徹底改變了我的性格。
那天,天氣陰沉而悶熱,因為身上沒有錢,父母又沒在家,所以我只能匆匆從學校跑回了家。到家后,渾身是汗,為了解熱,我就急忙開空調,然后躺在沙發上看著電視,不知不覺中就進了夢鄉。直到有人摸我的頭,我才醒來。一看,竟然是父親回來了,我不知所措,當父親說我發燒時,我才發現自己是多么的燙。只見父親二話沒說就往我身上套了幾件厚點的衣服,當父親為我套上家里唯一的雨衣,背我出去時,我才發現外面已經黑了。而且那磅礴大雨砸得地面直響。
父親一句話也沒有說,就背著我沖進了雨中,不知道是不是雨太大的緣故,去醫院的路上竟然沒有碰到出租車,而我無力地眨著眼睛,突然間我看到一縷煞白,那竟然是父親的頭發,那雪白的頭發在經過雨的浸濕后,顯得越發刺眼。
我把目光轉到父親的側臉上,才仔細地發現父親皮膚的黝黑,那如刀刻的面龐上,被時間無情地刻上了幾道刺眼的皺紋。而那曾經寬大有力的臂膀,現在卻是如此的吃力。這時我才醒悟過來,父親老了,而我這個做兒子的卻從未有過孝心和感恩。甚至還和父親爭吵,自己是多么的愚昧無知呀。
雨依舊是那么的大,而我的心里卻很不是滋味,我才明白父親不是不愛我,而是不善于表達,不是想打我,而是希望我能成才,不是想吵我,而是想讓我改掉壞毛病,能做個有出息的人。這時我不再感到寒冷,而是一種從未有過的熱讓我和父親緊緊地連在了一起。
最后,我躺在病床上,看著在地上坐著氣喘吁吁的父親,我的眼角濕潤了,不知那是淚滴,還是濺落到眼角的雨水……
“改變”這個作文題目,最容易寫的文體是寫成一篇記敘文。可以運用先抑后揚的寫法,通過前后的對比,突出文章的中心。這篇作文的作者很好地做到了這一點,先抑后揚,前面寫對父親的“憎恨”,然后通過一件事,表達了父愛的偉大。文章的細節描寫細膩到位,從父親的白發入手進行描寫,加以大雨的環境襯托,中心積極而向上。
但是,這位同學犯了材料陳舊的毛病。“雨中送傘”“背著看病”這一表現父母關愛子女的材料,幾十年來有一代代的學生寫出來,即使是真情實感,也有些濫了。另外,作為一名初中生,父親或者母親背著下樓,有時還離醫院很遠,能背得動嗎?這樣的話,不僅是材料陳舊,還有不真實的感覺。所以,選用新鮮有力的材料是寫好本文的基礎。
進行作文升格,我們可以運用舊材料,但要學會從不同的角度切入,讓舊材料產生新思想。
一、把父親的行動改變一下。原文寫父親背著生病的兒子冒雨下樓看病,同樣是兒子生病,我們可以讓父親無動于衷,督促兒子自己去看病。這樣的話,寫出一個不近人情的父親,留下一個懸念。
二、把表達的中心改變一下。留下懸念,還要解開懸念。寫自己看完病之后,發現原來父親一直不放心地跟在后面,明白父親的愛原來不是包辦一切,而是在時時處處鍛煉兒子的獨立能力。
三、把細節的內容改變一下。文章的開頭只是簡略寫對父親的不滿。可以增加一個細節,那就是父親激將“我”一人去看病的情節。為下文展現溫暖的父愛做下鋪墊。
四、把文章的結尾改變一下。文章題目是“改變”,雖然我們能從文中讀出作者是圍繞這個題目進行寫作的。但是除了開頭有一個點題的句子,后面沒有照應。可以把結尾改變一下,做到點題與照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