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 越
為官就是要不易
文/楊 越

縱觀世相,做官的目的和感受,或單純或兼有,大致四種情況:一是把當官當樂趣,滿足權力欲,以指揮別人、讓別人服從為樂,所謂“寧為雞首、不為牛后”者;二是把當官當成就,作為人生目標、奮斗業績,光宗耀祖、光耀門庭,前呼后擁、享受榮尊,所謂“當官才是有進步、有出息”者;三是把當官當財富,可以搞特權、撈外快、有實惠,所謂“千里做官為了吃穿”者;四是把當官當事業,在其位、謀其政、干點事,青史留名,所謂“人民公仆”者。
抱前三種態度的人,雖然出發點有問題,也容易滑向腐敗墮落的泥淖,目標實現不了或無利可圖,也可當個“混事官”“逍遙官”,只要僥幸不觸及黨紀國法紅線,他們一定覺得當官是件很容易、很有趣的事情。熱衷于拉關系、找門路、搭“天線”跑官要官的基本上就是這幾種人。而第四種人就不同了,要當個有建樹、口碑佳的好官,絕不是一件輕松、容易的事,你得忍受、承載一系列的磨礪和考驗。
首先,你要特別地負責任。為了毫不松懈、一個接一個地把上級安排的任務落實好、把群眾期盼的事情解決好,你的頭頂就常常籠罩一種壓力,即使下班了,或在節假日里,也要考慮這些事情,大腦始終沒有閑著的時候。如果隨隨便便、馬馬虎虎,要么會誤時誤事、甚至出事,要么你負責的工作只能平平庸庸、了無特色。因此你得真正有一種夙夜在公、殫精竭慮的奉獻精神,有一種等不及、坐不住、落不實就放不下的工作熱情,只有用辛苦指數,才能換來事業的成功指數、群眾的幸福指數。
其次,你得頂住來自社會風氣的壓力。想做好官的人,對于個人修養、從政道德,都會有一種理想狀態,即道德高尚、為政清廉,而且會不懈追求、矢志不移。但在某些政治生態并不怎么好的環境中,一些當官的人自覺或被迫要阿諛奉迎、八面玲瓏。你如果想“出淤泥而不染”,在很多情況下會被認為“另類”“不識時務”。如果不會變通而太過堅持原則,有時還會遭遇不虞之禍。因此,做好官,就要為了理想信念、價值追求而耐得住寂寞、忍得住孤獨、經得起宦海沉浮,做到“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再次,你得準備“惹人”。領導的主要職責就是管理,要滿足每個人的要求是不可能的。當個別人提出不正當要求時,或損害整體利益時,或違反紀律、制度時,你就得秉持正義,挺身而出,敢抓敢管,依照法紀規定處理。這樣,你就難免會得罪人,他們有的可能忌恨你一輩子,伺機對你進行報復。因此,當好官就要不怕邪、豁得出去,不能有私心雜念。
當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于擔當、清正廉潔的好官,歷來不易。現在人們說“為官不易”,其實是針對那些有私心、搞“四風”的干部而言的。由于近年來反“四風”保持高壓態勢,將限制權力的制度“籠子”越扎越緊,以前那些習慣于搞特權、講享受、謀私利的人,就覺得做官越來越不“自由”、越來越不隨心了。因此,就是要像人民群眾期盼的那樣再接再厲,像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那樣乘勝前進,更深、更細、更實地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持之以恒糾正“四風”,讓一些人覺得越來越“為官不易”。在這個問題上,官員的舒適度越低,群眾的滿意度才會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