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訊]10月30—31日,由美國動物科學學會(以下簡稱ASAS)、上海亙泰實業集團、上海優久生物科技聯合主辦的2014中國·豬營養國際論壇&美國動物科學學會中國區分會在上海召開。本屆論壇主題為“營養·效率·價值”。
ASAS總裁、美國肯塔基大學教授Debra Aaron,美國墨菲布朗國際部技術總監Thomas Shipp博士,丹麥養豬研究中心豬營養研究部總監Niels Kjeldsen 博士,美國APC公司技術研發與服務總監Joe Crenshaw博士,美國Nutra Flo公司資深營養師Jason Sewell博士 ,美國愛荷華州立大學教授John Patience,美國伊利諾伊大學教授Hans Stein,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德發,美國明尼蘇達大學教授Gerald Shurson,英國AB Vista·Aunir公司資深分析化學家 Chris Piotrowski博士,法國農業研究所研發工程師Jaap van Milgen博士等來自世界各地的專家和行業精英代表共計500余人參加論壇。

▲2014中國·豬營養國際論壇會場
論壇內容新穎、信息豐富,深度分析了全球規模最大的生豬生產商史密斯菲爾德的運營模式,介紹了美國新型飼料原料的開發利用和評估方法、有關飼料效率的國家研究項目進展,以及法國農業科學院對豬能量利用的系統研究與應用。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德發從不同飼料原料營養價值差異著手,介紹了我國農業部飼料工業中心開展的飼料生物效價數據庫的工作。圍繞數據庫的工程架構,他詳細闡述了建立過程中所應用的新型技術及系統的工作內容(包括樣品收集制備儲存、氨基酸消化率、凈能測定、近紅外光譜技術分析),并對其中的每項內容進行詳細講解,充分體現了我國飼料生物效價數據庫建立的系統性、連續性和標準性。論壇還針對飼料配方和飼料檢測新技術中的熱點、難點問題,以及如何提高母豬的生產力、豬肉質量以及食品安全等問題進行了討論。
論壇期間,各個專題都設有互動環節,在互動過程中,與會者積極向專家請教相關專業問題,組委會將問題整合歸類,專家們在現場及時對問題做出解答。其間,組委會還安排了媒體專訪,對熱點關注的問題繼續深入交流。大家一致認為,這次論壇中專家們的演講報告既有深度理論,又有實踐經驗,同時還帶來了全球豬業的最新資訊。與會者表示,在討論中既發現了目前我國豬業發展中的差距,又看到了國內豬業發展的機遇和挑戰。
本次論壇還采用了同聲傳譯,以確保會場信息交流的正常開展,與會者對會議同聲傳譯的專業水準也給予了高度贊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