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善玲
(黑龍江省大慶地區防洪工程管理處,黑龍江 大慶 163311)
基于數據庫管理大慶防洪工程的思路
丁善玲
(黑龍江省大慶地區防洪工程管理處,黑龍江 大慶 163311)
大慶防洪工程作為保護大慶地區防洪安全的保護神,在保證工程安全的前提下,逐步建立成工程管理數字程控指揮系統。文章為大慶防洪工程提前進入數字管理,規劃出一套利用工程數據庫來管理的方法,希望能夠為從事該領域的其他工作者提供借鑒和參考。
數字防洪;查詢;權限 ;更新;管理
大慶地區防洪工程位于松嫩平原中部,北起雙陽河,南抵松花江,東至明水、青岡縣城以東的分水嶺,西至林甸東大堤和大慶“八三”管線,包括齊齊哈爾、大慶、綏化市等3個地市共有大慶、安達、青岡、明水、林甸、依安、肇州、肇源等8個市縣的一部或大部分地區。
安肇新河是本地區排泄洪水的唯一通道,河道總長108.1km,有6個滯洪區,即:王花泡、北二十里泡、中內泡、七才泡、老江身、庫里泡滯洪區[1]。橋涵閘等各類建筑物75座。工程的主要任務是以防洪為主,控制雙陽河洪水、攔截明青坡水、調蓄、疏導上游洪水及平原區排水,將大慶地區一百年以下標準的洪水安全泄入松花江,確保大慶油田、石化工業及大慶地區的防洪安全。
通過近些年的科技發展,水管單位逐漸由自動化管理向數字化管理邁進則是一個必然趨勢,綜觀國內其他較大型水利管理單位,都已經建成了數字化程控管理系統,利用電腦、數據傳送、終端處理等設備通過運用云計算達到數字管理,全過程避免人為干預帶來的誤差。
建立數字管理的首要任務則是建立基礎數據庫系統(MIS),基礎數據庫系統可以提供工程運行狀態、工情、水情、雨情等時時點對查詢以及命令傳送的自動化多方位信息,服務于現代化工程管理,提高管理單位工作效率的計算機網絡系統[2]。具體大慶防洪工程基礎數據庫應用流程見圖1。

圖1 大慶防洪工程基礎數據庫應用流程圖
為進一步實現工程管理規范化,使之達到指揮、監控、遙測、管理相結合的先進水管單位的管理水平。計劃建立一套能包含水情、工情、雨情以及各種工程參數在內的工程管理基礎數據庫。如果該數據庫一旦建立起來,可以通過數據庫隨時來查詢單位的雨情和水情即時信息,以及所管轄的工程狀況;還有在滯洪區所設立的遠程監控設備如果和數據庫聯網,就可以把閘門啟閉設備用遠程數據傳送過來,那么完全可以通過管理處的指揮中心來直接下達閘門的啟閉高度命令,這中間不經過人為操作,可以避免誤差產生,也避免了閘門啟閉人員私自啟閉閘門的可能性。
數據庫查詢內容包括:滯洪區部分、河道工程、水工建筑物、明青遙測、管理站、正常維修、調度安排、水情、雨情、數據和圖片等內容[3]。
數據庫監控內容包括:滯洪區360°全貌、閘門運行狀態、啟閉機房空間全覽、管理站時時傳送畫面、重要河道監控等。
操作平臺及權限采用軟件安裝計算機形式,由管理員定期維護、更新數據資料,用戶只有瀏覽、查詢等權限。
對于水管單位的日益壯大,現代信息迅猛發展,如何更有效利用現有資源對接是放在眼前的一道道難題,文中更好得勾勒出現代化工程管理的先進方法,相信這樣的模式一定能得到更好的推廣應用。
[1]閆成璞,包曉秋,等.論大慶地區防洪工程管理[J].黑龍江水利科技,1995,21(03):12-15.
[2]張成才,常靜,張穎.基于MapGIS-IMS的防洪工程管理系統研究[J].人民黃河,2010,32(02):25,41.
[3]黎龍鳳,于勉.對城市防洪工程的管理思考[J].水利建設與管理,2010(05):37-39.
1007-7596(2014)01-0240-01
2013-08-02
丁善玲(1975-),女,黑龍江大慶人,工程師。
TV877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