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斯曼·阿布都外力 圖爾艾力·艾散
(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且末縣人民醫院 且末 841900)
改良胃空腸Roux-en-Y吻合術臨床探討
吾斯曼·阿布都外力 圖爾艾力·艾散
(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且末縣人民醫院 且末 841900)
目的:分析研究改良胃空腸Roux-en-Y吻合術的臨床應用效果及其價值。方法:選取2012年3月~2013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60例胃腸疾病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40例和對照組20例,觀察組患者手術方式選擇改良胃空腸Roux-en-Y吻合術,對照組手術方式為標準胃空腸Roux-en-Y吻合術,比較兩組患者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及術后并發癥情況。結果:觀察組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并發癥發病率均優于對照組(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相比于以往標準的Roux-en-Y吻合術,改良后的胃空腸Roux-en-Y吻合術臨床效果更加顯著,具有手術時間短、創傷小、并發癥發病率低的優點,值得臨床推廣和應用。
胃腸手術;改良胃空腸Roux-en-Y吻合術;臨床效果
治療消化道腫瘤疾病,以往臨床常用的手術治療方式為畢Ⅱ式吻合術[1],但是大量臨床資料顯示這種手術方式手術時間長,且術后并發癥較多,為此,有學者提出采用胃空腸Roux-en-Y吻合術進行治療,觀察治療效果較為滿意,但是術后還是會出現Roux潴留綜合征的情況。針對這一問題,有學者采用傳統畢Ⅱ式手術結合標準Roux-en-Y吻合術,即改良胃空腸Roux-en-Y吻合術。本文通過對40例患者采用改良胃空腸Roux-en-Y吻合術,治療效果顯著。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選取2012年3月~2013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60例胃腸疾病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40例和對照組20例。觀察組男22例,女18例;年齡 36~74歲,平均年齡(54.56±13.45)歲;其中胃癌患者21例,胃潰瘍患者6例,球部潰瘍患者11例,幽門梗阻2例。對照組男12例,女8例;年齡 37~74 歲,平均年齡(53.48±14.65)歲;其中胃癌患者11例,胃潰瘍患者3例,球部潰瘍患者4例,幽門梗阻2例。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疾病類型等方面沒有明顯的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1.2.1 觀察組 采用改良胃空腸Roux-en-Y吻合術:切除腫瘤后,對患者進行淋巴結的清掃,并將殘胃與近端空腸進行吻合術;在吻合口輸入襻5 cm左右處與輸出襻40 cm處進行空腸吻合術,吻合長度大約為2 cm;距離胃空腸的吻合口處大約2 cm進行荷包縫扎,阻斷輸入襻空腸。如患者的腫塊切除不成功,則可以進行近端空腸與胃體大彎吻合術,其余方法如上;如患者為胃潰瘍,需先進行遠端胃大部切除,然后再進行改良胃空腸Roux-en-Y吻合術,方法如上。
1.2.2 對照組 采用常規胃空腸Roux-en-Y吻合術:首先進行遠端胃大部切除,然后對十二指腸殘端采取縫合處理,在十二指腸懸韌帶上方12~15 cm處對空腸進行切斷,遠端的空腸與殘余胃部分行吻合術,在殘余胃部下方50~60 cm處進行空腸近端吻合術。
1.3 觀察指標 觀察記錄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及術后并發癥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所有統計數據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17.0進行處理分析,計數資料采用百分比表示,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P<0.05為具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并發癥發生率均優于對照組患者(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及術后并發癥情況 (±S)

表1 兩組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及術后并發癥情況 (±S)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組別 n 手術時間(min) 術中出血量(mL) 術后并發癥[例(%)]觀察組對照組40 20 254.26±47.74*312.12±68.45 279.54±75.76*352.85±91.78 4(10.0)*8(40.0)
隨著臨床醫學的飛速發展,醫學工作者們的追求已經不僅僅是治愈患者,而是以在徹底治愈的同時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為工作目標。與此同時,患者也越來越多地了解和掌握相關的醫學知識,使患者提高了對治療效果的要求和期望,這與醫學工作者的工作目標不謀而合。以往傳統的畢Ⅱ式手術治療胃腸腫瘤,由于術中吻合口較多,使得手術時間較長,術中出血量較大,且患者在術后產生并發癥的情況較為普遍[2]。胃空腸Roux-en-Y吻合術是瑞士外科學家Cesar Roux[3]在1983年提出并應用的。胃空腸Roux-en-Y吻合術的臨床應用,有效降低了患者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但是此手術的缺點是臨床操作比較復雜,對醫師的要求較高,而且患者在術后易出現吻合口瘺及Roux潴留綜合征等情況。針對這一問題,臨床上對常規胃空腸Roux-en-Y術式進行了有效的改良,傳統的畢Ⅱ式手術結合常規胃空腸Roux-en-Y術式,既可以保留符合生理需要的術后方式,又可以有效減少術后并發癥的發生。大量的臨床研究表明,改良胃空腸Roux-en-Y術式術中吻合方法操作簡單,可減少手術時間,而且術中創傷很小,符合患者的生理需要,手術中出血量也大幅度減少。本研究結果也證明了這一觀點:觀察組在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等方面,均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改良胃空腸Roux-en-Y吻合術相比于標準的Roux-en-Y吻合術,改良后的臨床效果更加顯著,具有手術時間短、創傷小、并發癥發生率低等優點,值得臨床推廣和應用。
[1]陳開運,向國安,王漢寧,等.胃大部分切除術后Roux-en-Y吻合及畢Ⅱ式吻合對2型糖尿病血糖的影響 [J].南方醫科大學學報,2010,30(6):997-998
[2]李琦,劉延生,牛延麗.改良Roux-Y消化道重建362例[J].第四軍醫大學學報,2009,30(16):1 483
[3]高峰,梅樂園,曹波,等.胃、空腸Roux-en-Y吻合在胰十二指腸切除術中的應用:附56例分析 [J].中國普通外科雜志,2009,18(9):997-998
R735
B
10.13638/j.issn.1671-4040.2014.01.032
2013-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