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10日,哈爾濱,橫跨松花江南北兩岸的松花江特大橋。圖/CFP
去年經濟增速位列全國倒數第三的黑龍江,在今年前三季度以5.2%的增速徹底“敬陪末座”。這個倒數第一,令黑龍江乃至全國都陷入了反思。
曾幾何時,黑龍江省擁有耕地數量、石油產量、森林面積和糧食產量居于全國第一的地位,也曾創造過經濟總量列全國前五的輝煌。然而,隨著傳統能源日薄西山,黑龍江省的經濟也開始步履蹣跚。
黑龍江并非特例。放眼東北三省,可以發現類似的故事也在遼寧和吉林上演——自從2013年增長速度明顯下滑以后,東三省的經濟頹勢有增無減,一些深層次體制機制和結構性矛盾日益凸顯。
轉型,是東北三省共同面臨的一個艱難課題。以黑龍江為例,從2003年起,便開始了一場痛苦的轉型嘗試,然而十年過去收效甚微。據了解,黑龍江省政府2014年10月召開常務會議提出,明年大慶油田將下調產量150萬噸,這對黑龍江省工業增速將帶來更為巨大的挑戰。
這也許是轉型過程必然要經過的陣痛。面對艱難的前景,唯一出路是推進改革,不斷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