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全寶

進入12月,伴隨著陣陣寒風,大慶迎來一次強降雪。大雪紛飛,寒風瑟瑟,塔吊孤零零地矗立在建筑工地上,四周空無一人。
而在大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汽車工業園區內,氣氛迥然不同。沃爾沃工廠的員工正在生產線上緊張忙碌著,大概在2-3分鐘時間里,工人們就要完成一臺轎車的組裝。
6月份,沃爾沃大慶項目第一款產品XCclassic(XC經典)開始批量生產,目前已生產1400臺,銷售1300臺,預計全年生產2150臺,實現產值8億元人民幣。
11月12日,沃爾沃汽車集團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漢肯·塞繆爾森率領全球管理層成員到訪大慶,并舉行了一場沃爾沃汽車大慶戰略發布會。他宣布,將把全球領先的SPA平臺引入大慶沃爾沃汽車制造有限公司,在此平臺上生產的第一款沃爾沃產品是一部豪華轎車。這意味著,大慶將被打造為沃爾沃汽車集團全球最先進的生產制造基地之一。
作為高端制造業項目,沃爾沃汽車是大慶接續產業的戰略龍頭項目,亦是大慶產業轉型的一個重要動作。除了沃爾沃以外,大慶在近幾年來還培育了忠旺新型鋁材、新華(大慶)國際石油資訊中心等一批戰略龍頭項目。
大慶是個因油而生的城市,近十年以來,其產油量逐漸下降。2003年,大慶原油產量從歷史最高量5000萬噸開始逐步回落,逐年降至2013年的4000萬噸。
今年一季度大慶經濟增長速度驟然下降。一季度大慶實現地區生產總值945億元,同比增長2.5%;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587億元,同比下降1.6%。
大慶的工業增加值一度占到黑龍江全省工業增加值比重的百分之八九十以上,直到目前,這一比重仍保持在50%。
隨著大慶出現多年來從未有過的增長下滑,黑龍江全省工業增速也隨之回落。去年,黑龍江的經濟增速位列全國倒數第三,而到了今年,在前三季度里,黑龍江以5.2%的增速成為了倒數第一。
今年5月,中共黑龍江省委派調研組前往大慶,對大慶油田可持續發展問題進行了專題調研,并提出了政策建議。據知情人透露,從2015年開始,大慶原油產量將以每年150萬噸的速度遞減。
而這,無疑將對明年黑龍江省工業增速帶來巨大的挑戰。
黑龍江省政府科技經濟顧問委員會主任陳永昌,在接受《中國新聞周刊》采訪時分析認為,大慶油田產量減產以及原油價格降低、省內四大煤城資源枯竭以及煤炭行業虧損嚴重等問題,是造成黑龍江經濟下滑的主要原因。
能源產業目前占黑龍江全省工業增加值的70%左右。能源產業整體的不景氣,讓這個資源型大省經濟下滑至墊底。
在黑龍江13個地級市中,有7座屬于資源型城市:“油城”大慶,“林城”大小興安嶺即大興安嶺和伊春市,“煤城”雞西、鶴崗、雙鴨山市、七臺河。
陳永昌表示,這7座資源型城市不僅面臨資源枯竭,而且產業布局結構高度同質化和單一。
1959年誕生的大慶油田,目前已步入老油田之列。1976年到2002年間,大慶原油在5000萬噸以上持續穩產了27年;2003年進入4000萬噸持續穩產。經過50多年的開發建設,大慶面臨的資源性矛盾日益突出。
根據黑龍江省委調研組《關于大慶可持續發展的調研報告》顯示,資源性矛盾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采量與儲量的矛盾;二是投資與收益的矛盾;三是生產與加工的矛盾。
大慶油田每年提交探明儲量1億噸以上,但其中可采量只有2000噸,絕大多數位于低滲透、低豐度的外圍區域。剩余儲量品質較差,鋅儲量規模不大品質不高,給有效利用開發帶來了很大難度。目前,油田儲采平衡系數只有0.6左右,而國內外油田大多數在0.8以上,接替資源不足問題十分嚴重。
隨著油田逐步萎縮以及石油產量下降,GDP、財政收入、利稅總體下滑,而與之相關配套產業也受到影響。“從石油裝備到石化產業,甚至一些與石油關聯度不高的產業也受到整體經濟下滑的影響。”陳永昌說。
黑龍江的四大煤城雞西、鶴崗、雙鴨山、七臺河的情況更是不容樂觀。根據統計,今年1至5月份,四煤城增速下降31.0%,其中雞西、鶴崗、雙鴨山、七臺河分別下降28.5%、51.3%、32.7%、10%。
以黑龍江省屬最大國有企業,同時也是東北地區規模最大煤炭企業——黑龍江龍煤礦業控股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下稱“龍煤集團”)為例,該集團2013年整體虧損23.4億元,今年前三季度凈虧損達到45.78億元。
“煤炭資源逐漸枯竭,而接續、替代產業發展緩慢,是這4個煤城共同的特征。”陳永昌說。
進入2012年,中國經濟開始進行換擋,GDP增速調整到8%以下。至此,中國經濟步入了三期疊加時期,即增長速度換擋期、結構調整陣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
三期疊加,最終讓黑龍江經濟的資源性矛盾凸顯。能源工業一直占黑龍江規模以上工業比重的一半以上,曾經一度增速均超過6.3%,但隨著重化工業進入尾聲、產能過剩凸顯,2013年黑龍江經濟增速降到0.1%。2014年上半年,增加值更是成為了負數。
陳永昌認為,目前黑龍江經濟結構性矛盾仍然突出。具體表現在資源型產業仍是經濟發展的主體,新的支柱產業尚未形成。
“盡管近年來接續替代產業發展速度加快,但總規模仍然不大,拉動經濟增長能力有限。另外,生態環境建設任務很重。大慶“三化”(沙化、堿化、退化)面積仍占較高比例;大小興安嶺蓄水固土抗風沙能力很弱;四個煤城煤矸石(煤伴生廢石)還有1億多噸。”陳永昌說。
從黑龍江省前三季度經濟運行的總體情況看,一產、三產與去年同期相比,保持了較為平穩增長態勢,但工業經濟受影響比較嚴重,經濟低速運行是主要問題。在資源型地區、能源性產業和中直企業,這個問題尤為突出。
在計劃經濟時期,企業包辦一切,從個人生產、生活服務到教育、醫療所有的事項都由企業包攬。

黑龍江七臺河老礦區。攝影/Fritz Hoffmann?
在市場經濟不斷完善的情況下,黑龍江省將國企、央企“剝離辦社會”作為一項改革重任,開始將煤礦、鐵路、石油等系統中的社會功能如中小學向地方移交。
將企業從社會業務剝離出來,減少企業負擔,其初衷是讓企業將財力用于發展技術改造和創新。但是,黑龍江在剝離企業辦社會的過程中,遇到最大的問題就是地方財政嚴重不足。也正是因為地方以及省級政府沒有足夠的財力支持,因此,企業辦社會一直延續,計劃經濟體制性問題也就無法根除。
數據顯示,2007年一季度,黑龍江非公有制經濟占全省經濟總量的比重為37.9%。而在同一年,浙江省的非公經濟比重已經超過70%。
在哈爾濱工程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教授王雅林看來,黑龍江民營經濟始終不夠發達,缺少發展民營經濟的土壤,經濟發展過多依靠國企的原字號產品,始終在原字號、輸出性、奉獻型的低端產業鏈條上徘徊。
黑龍江“原字號”傳統產業亟待轉型、“老字號”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都面臨體制以及機制上的轉變,這些轉變卻缺乏財力的支持。
“解決這種體制機制性矛盾,需要轉換計劃思維,培育市場經濟,徹底擺脫過去原煤、原木、原油、原糧計劃經濟時代為核心的發展理念,對原字號產品要進行轉型升級。”王雅林說。
黑龍江省委調研組報告顯示,央企大慶油田與地方政府大慶市以及省級政府存在財稅管理體制不順的問題。
1996年,確定了黑龍江省對大慶市實行“視同地市級財政管理體制”,但這個體制不是完全獨立的財政體制。大慶市不僅稅源結構單一,而且稅收構成也不合理。中央稅種少,額度大,消費稅的100%、增值稅的75%上交中央。共享稅種少,額度大,石油企業實現的資源稅、礦產資源補償費等沒有與大慶分享。
也就是說,大慶油田的企業所得稅絕大部分上交中央財政。像大慶油田這樣的央企,在黑龍江占到國有資產的八成以上。
以大慶地區實現的財政收入為例,2013年,大慶地區實現全口徑財政收入1175.9億元,其中上繳中央797.2億元,占67.8%;劃撥省級財政170.5億元,占14.5%;上交市級208.2億元,不足18%。
另外一個突出問題是央企活力不足。中石油實行高度的計劃經濟體制,油田公司和石化、煉化企業滿足于完成生產任務,實際是中石油的生產車間,企業沒有獨闖市場的自主權。而且存續企業大多是自我服務型,并沒有真正走向市場,總體處于虧損狀態,根本無法完成接續發展任務。
調研組還發現,近年來,大慶市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20-30%,而中直企業投資增速卻在逐年遞減,造成“小馬拉大車”的問題。
這種財稅管理體制,直接影響到地方的經濟社會發展。央企并沒有增加地方的財政收入,而社會包袱卻留在了地方。
大慶市是先有礦區后有城區,先有油田后有政府,油田、石化、煉化三家大企業承擔了相當一部分的教育、醫療、文化、公交等社會職能,涉及職工48.42萬人,2013年補貼支出123.68億元。三家企業現有有償解除勞動合同、離退休、退養家屬、待業子女各類群眾20.41萬人,成為影響地方穩定的重大因素。
此外,地方國企歷史遺留問題越來越突出。據媒體報道,雙鴨山分公司自2013年中旬開始拖欠下屬各煤礦工資,停發各項生產、安全獎勵;工資不足的情況下按百分比開工資,井下一線生產工人平均工資不足2000元,地面人員平均工資不足1000元。
截至今年4月底,龍煤集團旗下雞西、鶴崗、雙鴨山、七臺河4個煤炭公司已欠付工資8.2億元。
黑龍江國有企業包袱沉重的另一表現,是職工養老問題。根據《中國養老金發展報告2013》關于全國企業各省城鎮職工的制度贍養率數據顯示,2012年黑龍江企業制度贍養率高達77.98%,為全國最高,而廣東僅為11.04%。
該報告還分析,目前黑龍江離退休人員比重高達40%(全國僅為24%)。而且,除了當年森工、農墾、煤炭、石油等資源大開發中老國企職工比重全國最高外,還有大量的為解決計劃用工不足和保障開發人員生活問題所招用的集體工、五七工、家屬工,這是黑龍江省養老負擔過重的根本原因。
王雅林認為,解決黑龍江國有企業留下的歷史包袱問題,就涉及到財政體制改革,財權、事權要匹配。“本應該政府負責社會發展業務,但是地方財政沒有錢,所以要解決這些歷史問題不是黑龍江本身能夠解決的,要靠中央財政支持,畢竟黑龍江為全國做了很大貢獻。”
針對能源工業出現負增長等因素造成的經濟增速回落,今年6月,黑龍江出臺了65條措施,計劃投資3000億元來“穩增長”。
據知情人透露,65條屬于特殊時期出臺的特殊政策,3000億投資主要依靠招商引資解決,“政府不可能拿出這么多真金白銀”。
65條措施出臺后不久,被稱為全國最年輕的省長陸昊即奔赴全省各地,走訪調研國有企業。
陸昊分析認為,企業生存發展遇到困難,客觀原因是全國煤炭市場變化、價格大幅下降、需求不足帶來的挑戰。主觀原因是人力資源配置扭曲,歷史積累的富余人員多;社會負擔重,改革推進不及時;礦業生產接續能力不足,煤炭深加工沒有實現集團成立時的工作目標;內部經營管理體制與市場化改革、與激烈的市場競爭還有很大差距。
為了加快高新技術成果產業化,11月21日,陸昊在哈爾濱主持召開全省高校、科研院所高新技術成果產業化座談會。
此外,陸昊還扮演起招商引資的主角,與央企以及民企負責人座談。
陳青認為,要進一步取得更好的成效,必須上下聯動,形成更為強勁的提升動力。“要多種措施并舉,進一步發揮城鎮化的主動力作用,深化國企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以釋放發展活力,強化創新引領和要素投入的雙輪驅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