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曉明
2014年8月17日,中紀委監察部網站發布消息:河南省人大常委會原秘書長連子恒因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組織調查。
此時,距連子恒被免職已有一年半。
今年63歲的連子恒是河南禹州人,曾在三門峽市擔任主要領導長達7年,先后出任三門峽市市長、市委書記。2008年,連子恒被調任河南省人大常委會秘書長,2013年1月29日,被免去秘書長職務。
據消息人士向《中國新聞周刊》透露,連子恒被調查的問題主要集中在三門峽市國企改制中國有資產流失,以及買官賣官兩個方面。后者也正是今年7月中央第八巡視組向河南省委反饋情況時提到的主要問題:河南在干部選拔任用方面,買官賣官問題突出,跑官要官、拉票賄選問題一度也比較嚴重;干部帶病提拔問題時有發生。
雖然中紀委在情況通報中并未直接點明三門峽市,然而,自從連子恒2008年離開三門峽市赴鄭州上任后,三門峽市便接連曝出買官賣官丑聞,落馬官員中包括三門峽前副市長張君貴,三門峽市交通局原局長單向東、澠池縣委原書記仝孟蛟、市委組織部前部長李衛民等,這股風暴一直持續至今年。
今年2月,三門峽市委原常委、副市長張英煥因受賄700余萬元,被許昌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判處有期徒刑14年。
4月,三門峽市政協原副主席李平宣因嚴重違法違紀被河南省紀委宣布接受組織調查。
8月,三門峽市湖濱區原區委書記楊方成(正處級)涉嫌受賄犯罪被提起公訴。
上述落馬官員,均是連子恒主政三門峽時期的下屬。連子恒會不會是三門峽市這場反腐風暴的終點,目前不得而知。然而,當地一位擔任過市政府主要工作的干部對《中國新聞周刊》說:“三門峽市已成為全國買官賣官的反面典型。”
連子恒生于1951年,身高1米65左右,臉盤寬大,脖子粗短,出生于河南禹縣(現禹州市)花石鎮的一個普通農民家庭。
據《時代潮》雜志2002年第18期文章《為市立業 為民立命——記三門峽市市長連子恒》報道,連子恒18歲時即擔任大隊書記,那也可以算是他仕途的開始。
21歲,連子恒成為河南禹縣城關鎮辦事員,此后,他先后在禹縣縣委組織部、禹縣褚河公社、禹縣人民政府任職,40歲時,升任許昌縣(現許昌市)縣委書記。
在禹縣,人們對連子恒的印象很深,特別是1986年他當上禹縣常務副縣長后。當地人用“威風八面”來形容他。有一次他去一個煤礦調研,村支書陪同,并留在礦上吃晚飯,飯菜豐盛,又有魷魚,又有海參。但連子恒偏偏要吃一盤芥末拌黃瓜,招待方于是又去倉皇準備。
連子恒兒子的一個初中同學對《中國新聞周刊》回憶,連子恒的兒子在學校也很霸氣,縣長的兒子,“沒人敢惹”。“連子恒在官場深耕細作,善于經營關系,他把親戚家人都安排得很好。”
不過,連子恒兒時的夢想卻是入伍當兵,他在村里就干過民兵營長。他的這一夢想直到他坐上商丘市委副書記的位子才得以實現。
1995年,連子恒從許昌來到商丘,先后擔任商丘地區行署副專員、商丘市政府副市長、組織部長,最后升任市委副書記。
據《中國民兵》雜志報道:“連子恒擔任商丘市委副書記時,同時當上了陸軍預備役某師副政委兼高炮團(1999年2月在商丘組建)第一政委,還穿上了綠軍裝,扛上了有個金色的‘Y字的大校軍銜。”
當上大校的連子恒親自安排官兵安家。部隊條件艱苦,連子恒便帶領市民政、財政、電業等部門和區主要領導到該團現場辦公,當場解決了部隊的水電、通信、交通等實際困難,一次性撥給該團20萬元安家費。
報道介紹,那年,經連子恒的協調安排,商丘市財政共為該高炮團解決了150多萬元的組建費和營房配套設施費。
2001年,連子恒從商丘調任三門峽市委副書記、代市長,3年后升任三門峽市委書記。
從大隊書記到市委書記,連子恒用了32年時間,一位連子恒在三門峽的同僚感慨;“連子恒出身普通,一步一步成為廳級高官,實屬不易。”
三門峽市人大系統一位官員向《中國新聞周刊》透露,剛到三門峽市時,連子恒給外界留下的印象很不錯,“他穿著很簡樸,經常穿著一件軍大衣出入市委大院,笑起來小眼睛瞇成一條縫。”
上任不久,連子恒即前往三門峽市盧氏縣考察當地菌業基地。當時的盧氏縣縣委書記杜保乾為了應對視察,將全鄉的菌苗集中到一處,看上去欣欣向榮。沒想到,連子恒視察結束,走到半路殺了個回馬槍,而此時,村民已經把集中起來的菌苗搬走了,菌苗基地一片狼藉。連子恒當時火冒三丈,臭罵杜保乾一頓,并批示《三門峽日報》撰文批評此事。
連子恒實地調研的事跡經常見諸報端。前述《為市立業 為民立命》的文章中稱,2001年,連子恒上任之初就走遍了三門峽的三縣兩市兩區,全面深入地調查了解市情市貌。
時任澠池縣縣長的張英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連市長開展工作扎實有力度。”
三門峽市老干部對連子恒的最初印象則是豪爽仗義、出手闊綽。
上述人大系統干部告訴《中國新聞周刊》:一些廳級老干部生病,連子恒知道后,就立即前往醫院,留下幾萬塊錢,轉身就走,深得老干部們的喜歡。此后,一些老干部常在聚會上夸贊連子恒,稱其會辦事,在三門峽官場勢單力薄的連子恒開始慢慢有了自己的圈子。
這位官員在三門峽生活數十年,他說三門峽位于三省交界處,比較貧困閉塞,百姓大都小富即安,互相走動送禮,出手也“很輕”,比較“小氣”,官場也是如此。
但他表示,2001年連子恒到來后,三門峽市的風氣漸漸發生了改變。“很多人給連子恒送禮,他都看不到眼里,一些出手大方的人便博得了他的賞識。”
知情人介紹,一兩年后,三門峽人對連子恒的印象變成了“脾氣大、霸道、土匪氣十足”。他經常對工作人員莫名其妙發火、拍桌子,當三門峽市長時,不把市委書記放在眼里。
三門峽一位人大系統官員向《中國新聞周刊》介紹,十八大后,尤其是最近一年,對連子恒“雙規”的傳言越來越厲害
一位退休的正市級領導對《中國新聞周刊》回憶,某一次三門峽市召開經濟工作會議,市委書記要求參會人員統一穿長袖白襯衫。當時正值最熱的7月下旬,秘書通知連子恒后,連子恒罵罵咧咧地說:穿什么穿,天氣這么熱,不穿!果然開會當天,只有連子恒一人穿著短袖襯衫,結果會場空調溫度很低,連子恒凍得發抖。
2004年,連子恒接任市委書記,同時他還是三門峽軍分區黨委第一書記,延續著他從軍的夢想。
那幾年,意氣風發的連子恒頻頻接受專訪,提出“三門峽速度”“讓城市風景如畫”“讓三門峽成為金三角”等響亮口號。報紙也時常出現連子恒,“下鄉調研,路遇受傷白天鵝,真情救護‘折翅天使”“信步市區看綠化”等親民形象。
但三門峽很多官員感慨,連子恒那幾年口號喊得很響,可并未給三門峽帶來多大變化,他主持在城市規劃區建鋁廠,后來成為三門峽市環境的一大污染源。“可能主要是讀書不多,也不太懂。但在過去官場,像連子恒這種喜歡鼓吹的人更容易得到賞識和重用,真正有學識、干實事的往往不得志。”一位與連子恒共事過的副廳級退休干部說。
知情者透露,升任市委書記后不久,連子恒就在辦公室安裝了一張按摩床,市醫院領導經常在白天到市委辦公室為他按摩。這件事在市委市政府內部傳播很廣,大家對此議論紛紛。大概覺得影響太壞,連子恒后來讓人把按摩床搬到醫院,在里面專門設置了一間他的專屬按摩室。
三門峽坊間關于連子恒奢靡享樂的故事還有很多,如他嗜酒好煙,只喝茅臺,喜歡軟中華,不喜歡硬中華。這種風氣不可避免地在三門峽官場蔓延開來,一些投機分子也開始投其所好,連子恒在三門峽官場有了“敢收”的名聲。
另一位退休的正市級領導也對《中國新聞周刊》表示,自連子恒開始,三門峽官場逢年過節送禮風氣日盛,職務升遷可以買賣也成為公開的秘密。“他帶壞了三門峽風氣。”
人們突然間發現,連子恒初到三門峽市的那件軍大衣早已脫下,換上了一件質地優良的呢子大衣。
2008年,連子恒離開三門峽市,赴鄭州任河南省人大常委會秘書長。
但從連子恒離開三門峽市起,便接連曝出三門峽市的官場腐敗案。
2009年5月,三門峽市盧氏縣交通局原局長揣予蘇被控受賄128.3萬元,另有217萬元不能說明合法來源,獲刑12年。三門峽市中級人民法院的判決書顯示,在揣予蘇的受賄事實中有9人是為感謝揣予蘇在對其“提拔”上“提供了幫助”而行賄,金額從1萬元至5萬元不等。
2009年11月,三門峽市交通局原副局長單向東因受賄罪獲刑13年,其中亦有3項因感謝在“職務提拔”及安排行賄者親屬工作等事項上收受的賄賂款總計數十萬元。
2010年3月,三門峽市房產管理局原局長黃國華,因其在三門峽市房產局和司法局擔任局長期間收受賄賂近百萬元,被判有期徒刑7年。判決書顯示,黃國華在其擔任司法局長和房產局長期間,曾收受9人賄賂。為行賄者本人或其親人安排工作或解決升遷,金額從3000元到2萬元不等。
幾乎同時,三門峽市澠池縣原縣委書記仝孟蛟因貪污受賄,被判處無期徒刑。判決書認定仝孟蛟的受賄事實中有8起受賄后幫助行賄人安排提拔等事實,金額從人民幣5萬至30萬元不等。
2010年年底,三門峽市原副市長張君貴因受賄罪和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罪,一審被判處有期徒刑15年。判決書認定張君貴有7起受賄后幫助他人升遷的事實,金額從3萬元到數十萬元不等。其中,僅2004年9月至2006年底,三門峽市交通局原副局長單向東為個人職務升遷以及感謝張君貴對其工作上的支持,就分5次共送給張君貴147萬元人民幣。
這場風暴一直持續到今年。2014年2月,三門峽市委原常委、副市長張英煥因受賄700余萬元,獲刑14年。河南省許昌市中院審理查明,張英煥在擔任河南三門峽市湖濱區區委副書記、副區長,義馬市委書記及三門峽市副市長期間,共收取賄賂72筆,為行賄人在晉升職務、崗位調整、承包工程、辦理用地手續、安排子女就業等諸多方面謀取利益。
2014年4月,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發布消息:單向東的繼任者、三門峽市交通局原局長、三門峽市政協副主席李平宣因涉嫌嚴重違法違紀,接受組織調查。
知情人士向《中國新聞周刊》透露,李平宣與連子恒關系密切在三門峽早已不是秘密,兩人經常一起出入酒局。李平宣被提拔重用與連子恒有關,而連子恒的落馬,與李平宣恐怕也不無關系。
據《三門峽日報》報道,在李平宣履歷中,有個奇怪的空當期:2002年10月至2003年9月,河南省陜縣縣委換屆后其處于待分配狀態。
知情人向《中國新聞周刊》透露,李平宣在陜縣縣委換屆中被免職后,連子恒本想安排李平宣擔任三門峽市中級人民法院院長,為此,只有大專文化水平的李平宣還做了些準備工作,2001年9月至2003年7月,他在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法學碩士研究生班函授學習。但連子恒的這個任命提議報到河南省相關部門進行審批時,沒有通過。就這樣,李平宣賦閑一年。
但在2003年年底,李平宣即被提拔為三門峽市商業總公司總經理,一年后,又提升為三門峽市商務局局長、黨委書記。
有媒體報道,李平宣在接受調查時,供出了連子恒,這一說法雖未獲得官方證實,但三門峽市很多官員表示可能性很大,李平宣在升遷過程中兩人或存在利益輸送。
“商務局長、交通局長,這些都是油水多的好位置,連子恒手中的好牌都打給他喜歡的人,而這些人也給連子恒輸送了不少好處。”另一位知情人士對《中國新聞周刊》分析說,“這些人買官以后,為了撈回買官的錢,便變本加厲地賣官,從而形成惡性循環。”
他舉例說,8月中旬剛剛被提起公訴的三門峽市湖濱區原區委書記楊方成是個正處級官員,他能賣的官是科級。不過他透露,楊方成涉及買官賣官的級別不高,金額不多,大頭是與房地產開發有關。
一位李平宣的老領導向《中國新聞周刊》透露,李平宣在任三門峽市交通局長時,多次大規模提拔副處級、科級干部。“李平宣和連子恒相繼落馬,現在三門峽官場,很多人被問話,一些涉案官員晚上都睡不著覺了。”上述老干部對《中國新聞周刊》說。
這位人士告訴《中國新聞周刊》,連子恒并沒有像其他以賣官獲刑的官員那樣,在三門峽市進行大規模的干部調整,他的策略是“小步快跑,幾個幾個調整,大部門只針對關鍵崗位”。
2013年1月,連子恒主政三門峽市期間的組織部長李衛民被河南周口中院以貪污、受賄罪判處死刑,緩期兩年執行,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并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在案扣押的贓款贓物予以追繳。
據法院調查,李衛民涉案金額達人民幣800多萬,其中索賄143余萬元,為他人在職務升遷、人事調整、工作安排等方面謀取利益。
按照官員任免規定,市直部門正處級官員調整、任命,縣長和縣委書記的調整、任命,都必須先由市委組織部給出初步意見,方能進入隨后的程序。不過,一位三門峽副廳級退休官員告訴《中國新聞周刊》,李衛民與連子恒在賣官上有點“比賽”的意味:“連子恒賣一個,他也要賣一個。”
但也有例外,三門峽市義馬市原副市長、三門峽供銷社副主任聶衛東的升遷,即是二人合作的結果。
與聶衛東熟識人士向《中國新聞周刊》介紹,聶衛東原本是村里有名的小混混,經常和人打架,有人說他小學三年級即輟學,也有人說只有初中畢業。但可以證實的是,18歲那年,他成為三門峽市大營鎮溫塘村村支書的司機。
三年后,聶衛東又到三門峽啤酒廠開車,是一名臨時工,得到領導賞識后,他轉為正式員工,分管采購。1999年,聶衛東成為三門峽啤酒廠廠長,幾年后成為河南神力集團總經理,兼任啤酒廠廠長。神力集團位于聶衛東的家鄉大營鎮溫塘村,曾是一家村辦企業,后來成為國企,并發展成省重點企業。
通過公開資料查詢,2002年4月1日,刊登在《三門峽日報》上的《第七屆“三門峽市十大杰出青年”候選人事跡簡介》文章中,有聶衛東的名字,介紹是:大專學歷,中共黨員,系河南神力集團副總經理兼三門峽化纖廠廠長,三門峽啤酒廠書記、廠長。1999年承包三門峽啤酒廠后,他先后建成10萬噸啤酒生產線和5000噸酸奶項目,受到陜縣縣委、縣政府的隆重表彰,還榮獲三門峽市優秀青年企業家和河南省優秀鄉鎮企業家榮譽稱號。最終,聶衛東當選“三門峽市十大杰出青年”。
2006年,聶衛東又升任三門峽市義馬市副市長。這次升遷在三門峽官場議論紛紛。《中國新聞周刊》也并未找到對次升遷的公開報道。一位在三門峽從政多年并跟隨過連子恒的老干部對《中國新聞周刊》說:“他(聶衛東)根本沒有當副市長的能力,沒有文化也沒有能力;最后是連子恒直接拍板,聶衛東順利上任。”
這位老干部透露,聶衛東不止一次在飯局上高調炫耀自己是花錢買了副市長的位子,連子恒和李衛民都幫他運作。不過,關于具體金額流傳著很多種版本。
聶衛東履新義馬后,分管教育、安全生產等工作,未有多少政績。2008年連子恒赴鄭州上任,2009年李衛民調任安陽市委副書記,之后聶衛東馬上被調整到三門峽市供銷社,擔任副主任,被邊緣化。
在連子恒被宣布接受調查前數月,聶衛東突然“失聯”。一位接近案情的人士告訴《中國新聞周刊》,聶衛東目前在逃,三門峽市有關部門已對聶衛東發布了通緝令,罪名是“涉毒和其他違法行為”。
除了買官賣官,說起連子恒,三門峽人的另一個怨言是國企改制中遺留問題。知情者透露,此次連子恒出事,國有資產流失也是其中一。
上述正處級干部介紹,2003年,三門峽市作出深化國有企業產權制度改革的決定,由時任市長連子恒擔任改制小組組長。“三門峽市內棉紡廠、鋁廠、油脂廠、化工廠等多家在很短時間都完成了改制,甚至有些是在員工不知情的情況下進行的,不過改制后的工廠很多很快宣布破產,破產后這些工廠以地皮的形式出售給了地產商。”
直到現在,一些下崗職工仍在上訪,每天三門峽市委門口都聚集著不少訪民,有警察在維持秩序。
他們對連子恒的印象是講起話“臟話連篇,很土,像初中沒有畢業。”一位年近八旬的老人告訴《中國新聞周刊》,他曾到過連子恒辦公室,連子恒很不耐煩地對他說:“你的事該找誰找誰去,別來找我!”
2009年后,由于三門峽接連有官員因受賄、買官賣官被判刑,連子恒被雙規的傳言已有過幾次,不過他一直安坐在省人大常委會秘書長的位子上,安然無恙。當地人因此稱他為“不倒翁”。
但三門峽一位人大系統官員向《中國新聞周刊》介紹,十八大后,尤其是最近一年,對連子恒“雙規”的傳言越來越厲害,連子恒本人也感受到了危機。這一年,他曾至少兩次深夜返回三門峽,住在明珠賓館,給人退錢。這一說法得到了當地多位獨立信源的證實。鄭州官場人士也表示,此前連子恒一向喜歡接受媒體采訪,但到了省人大常委會秘書長位子上,就很少露面,行事低調,與他在三門峽時成鮮明對比,“他是希望能平穩著陸”。
但目前看來,這個愿望恐怕無法實現了。在離開三門峽市6年后,連子恒被雙規的傳言終于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