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龍


隨著比特幣(BTC)牛市見頂,幣價逐步下滑。作為新生事物,缺乏實質經濟支持,價格波動在所難免。BTC價格尚且大跌,那些山寨幣價格更不消說。上周文章中列舉了一些虛擬貨幣在本輪熊市的最大跌幅:萊特幣(LTC)最大跌幅94.2%,點點幣(PPC)最大跌幅94.5%,質數幣(XPM)最大跌幅98.5%,美卡幣(MEC)最大跌幅99.1%;還有比奧幣(BEC)最大跌幅99.4%,獎賞幣(TAG)最大跌幅99.5%,安全幣(SRC)最大跌幅99.6%。最大跌幅超過90%的,后面似乎差距不大,我們可以剩余值來區分。假設這些虛擬貨幣都在歷史最高峰買入10000元,跌到最低時價值幾何?答案是LTC剩余580元,PPC剩余550元,XPM剩余150元,MEC剩余90元,BEC剩余60元,TAG剩余50元,SRC則只剩下40元。
其實早在今年4月份時,在一些QQ群中,我已經看到不少幣友(炒股票的叫股民,但炒虛擬貨幣的人不能叫幣民,還是叫幣友較為合適)呼天搶地,這個說炒幣虧損90%以上,那個說80萬元只剩下5萬元,又有人說虧完一個又一個,斷臂缺腿的出來,血淋淋的斬倉。幣友中不少對中國股市恨之入骨,未料虛擬貨幣市場更加殘酷。由于當前虛擬貨幣正處于原始社會,很多事情未有規矩,幣價波動方向難以捉摸。個別人更是利用信用卡透支炒幣,風險極其夸張?,F在,已經少有呼天搶地的了,因為山寨幣跌得持有者已經麻木了。@力國潘是一個致力于虛擬貨幣市場數據的統計者,6月底時,我看到他有關虛擬貨幣炒幣QQ群人數變動的情況統計,情形甚是有趣。
2013年以前每月凈入群人數較少,因為對虛擬貨幣認識的人很少。2013年4月激增,達到776人,入群人數1081人,這是因為3、4月份BTC的價格急升了9倍。4月份盡管出現7日暴跌84%的恐怖事件,但其后反彈并一直震蕩。4月份是個入群人數及凈入群人數的高峰期,對應BTC價格的高點。2013年8月凈入群人數為-20人,BTC早已于7月見底。11月份BTC價格又再飚升,入群人數2895人,凈入群人數1978人,達到高峰;12月初央行等五部委發布通知,BTC價格暴跌,雖然入群人數仍達2357人,但離群人數亦高達1859人,因此凈入群人數只得498人。凈入群人數2014年初因為BTC價格反彈而回升,但其后隨著BTC價格下跌而呈下降趨勢。2014年4月凈入群人數為-571人,表明一般人對于虛擬貨幣開始失去信心。5月份凈入群人數為-669人,6月份為-991人,幣友的信心進一步下降。我信奉相反理論、逆向思維,出現此等數據,正表明虛擬貨幣價格正在尋底,相信7、8月份凈入群人數仍然是負數,大批幣友心灰意冷而離場,此時底部隨時光臨。股市投資者都知道,從來不會出現見底時市場一致看好的,只會是見頂時市場才一致看好。
底部臨近,在技術分析中亦找到依據。以BTC計價的LTC價格走勢,過去兩年每隔約37周便出現底部。第一個底部是2012年6月,第二個底部是2013年2月,兩者相距36周;第三個底部是2013年11月,兩者相距39周;2014年8月19日的底部與上一個底部恰好相距39周。另外,圖中我們可以得出一條上升通道,8月19日的低點又是剛好觸及上升通道的下軌。因此,我相信8月19日的最低點便是底部。前面三個底部出現之后,LTC隨后的最大升幅介乎30-100倍。倘若本底部周期見底,未來的升幅又是多少倍?
虛擬貨幣看上去風險似乎很大,但比起期指、融資融券、認股權證、牛熊證等衍生工具,仍算小巫見大巫。因為這些虛擬貨幣經歷超過半年才有如此大的跌幅。我記得有個故事,有人2007年時炒A股大發其財,于是到香港金融市場“玩?!薄T谧C券行與經紀討論牛熊證,經紀慫恿其炒牛熊證,謂之杠桿大,高風險高收益。這位仁兄想著這錢賺得輕松,隨便拿200萬出來試試。估計大市會反彈,于是買入一只牛證,但當天股市午后下跌,收市時經紀對他說,200萬只剩下100萬。第二日那人再來到證券行,經紀說,你可以走了——因為股市低開,牛證被強制回收(即使有剩余價值亦是很少)。相比之下虛擬貨幣要半年才幾乎虧光,風險已不算高矣。最近中國股市有所起色,巨潮A股指數(399317)升幅超過10%,不妨考慮將股市利潤投資于虛擬貨幣市場。就算半年后虧光,亦不過是本輪行情白做而已,無傷大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