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建光
27日晚間的兩則新聞足以令隔夜市場表現充滿期待。李克強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堅持定向調控,抓緊推進生態環保養老服務等重大工程建設,既是調結構的重要舉措,也達到穩增長的目的。同日,央行[微博]宣布,引導農村金融機構降低涉農貸款利率,支農再貸款執行優惠利率,貧困地區符合條件的農村金融機構的支農再貸款利率還可在優惠利率基礎上再降1個百分點,揭開了定向降息的序幕。
定向降息源于前期政策效果有限。面對上半年經濟下滑,決策層推出了兩次定向降準,加大棚戶區改造,加大鐵路投資,穩出口等諸多微刺激政策,在此之下,二季度國內經濟增速回升至7.5%,達到政府目標。
但是,僅靠上述政策似乎無法將中國經濟帶入上升通道,更加積極措施缺失的情況下,7、8月中國經濟數據又出現下探趨勢。7月消費、工業生產、固定資產投資均有所回落,金融信貸數據大幅低于預期。8月匯豐PMI轉而向下,煤發電量環比回落3%,鐵礦石價格繼續下降,粗鋼產量持續減少等等。種種跡象表明,國內經濟企穩態勢仍舊不穩固。
房地產困擾當前經濟走勢。房地產遇冷的負面影響逐步顯現,當前房地產銷售、新開工面積持續大幅萎縮,始于二三線城市的房價下跌潮已經擴展到北上廣深四個一線城市,7月70個大中城市新房價格有64個環比下跌。
此外,盡管相當一部分城市已經取消了限購政策,但目前效果仍不顯著。房地產新開工保持負兩位數增長,銷售額下降也近10%,土地出讓金大幅下滑,部分城市土地流標頻發。如此看來,房地產對于經濟增長的負面影響明顯顯現,政策唯有更加積極才能應對。
實體經濟仍受融資難,融資貴的困擾。盡管在前期定向降準與央行加大公開市場操作之下,短期資金成本有所下降,但與實體融資聯系緊密的中長期貸款利率仍然保持較高水平。截至8月27日,SHIBOR隔夜利率為2.86%,比7月底與比去年同期分別下降了0.34、0.145個百分點。
于此同時,國債到期收益率也出現短端下行,長端上行的情況,1個月、3個月國債到期收益率比去年同期分別下降0.24、0.09個百分點,而一年期、十年期國債收益率分別比去年同期高0.19、0.27個百分點。除此以外,資金貴也導致有效需求減少,7月新增信貸不足4000億,顯示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持有限。
定向降息只是第一步,更加積極的政策或有可期。由于此次支農再貸款僅為200億元,且僅針對農業對增長的貢獻有限,因此仿效定向降準逐步擴圍的規律,未來定向降息也有望從農業擴圍至棚戶區改造、小微企業等。同時,考慮到未來多點定向降準與定向降息,實際上也達到了全面降息降準的效果,對降低全社會的融資成本有所幫助。
當然,鑒于房地產對經濟的關鍵作用,未來政策需要著重解決住房按揭貸款“難和貴”的問題。購房限制逐步取消的效果不明顯,在接下來的樓市“金九銀十”期間,建議貨幣政策在此之前,做好對首套房貸款可得性和優惠利率的安排,并對建小戶型房地產開發貸款給予支持,以防止房地產硬著陸枉費前期穩增長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