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坤


2014年中國經濟增速持續下行,三季度上市公司盈利增速環比和同比均出現下降,而中國的股票市場卻是一片火熱,上證指數半年不到的時間直接從2000多點上漲50%超過3000點,牛的一塌糊涂。
宏觀經濟走勢和企業基本面似乎并不支持股市上漲,那么股票近期大幅上漲的核心邏輯在哪?
居民資產配置結構發生變化是主因,或者說股票市場出現賺錢效應之后,其他大類資產的資金向股市搬家是股市近期大漲的主因。
從目前中國居民家庭資產配置角度看,2011年社科院發布的數據居民房地產配置占59%,相對于美國居民的配置比例24%顯得相當偏激。
房地產需求的黃金期已經過去,2013年末中國城鎮人均住房面積已經達到32平米,超過了同等收入國家,也顯著超過人地關系跟我國更相似的日本、韓國。未來幾年中國的剛需階層可能加杠桿接富人階層的房產,而富人賣房后加杠桿進股市。
據央行統計,2013年末居民金融資產中,股票類資產規模約9.5萬億,信托、理財產品規模約25萬億,住戶存款余額約44.5萬億,股票類資產規模配置比例非常低。
隨著股票賺錢效應的顯現,信托和理財產品的購買者可能部分轉投股票,而存款也可能向股票市場搬家。股票市場存量的資金也在加杠桿,截止2014年12月17日,兩市融資融券余額近1萬億元,投資者借了1萬億來買入股票,而融資融券余額飛速增長主要在下半年。理論上券商兩融規模還有1萬億的提升空間。
機構投資者提升股票配置的空間也很大。目前保險資金可投資資產規模約9萬億元,據保監會資金運用部副主任邢煒介紹,截止到11月底,保險投資到股票和基金規模由10月底的9000億上升到現在的11380億,占比12.65%;2014年2月保監會將投資權益類資產比例從25%提高到30%,后續提升配置的空間仍很大。如果保險資金投資到股票和基金規模翻倍,那么將帶來11000億的增量資金。
信托資金目前投資到股票和基金的規模僅5602億,占比僅4.6%。2015年地方融資平臺清理之后,信托資金的投資渠道也將受到影響,股票基金類的產品發行將增多。信托資金也有望帶來上萬億的資金資金投入股市。
隨著QFII和RQFII繼續開放、滬港通平穩運行,2015年A股將更有希望被納入MSCI指數系統。目前MSCI指數基金規模超過3萬億美金,如果A股100%加入MSCI指數體系,增量配置資金將達2000億美元。
未來社會財富配置的方向上,股票市場是增量資金涌入的重點,資金搬家剛剛開始,因此中國股市目前的上漲僅僅是開始,遠遠沒有結束,讓我們迎接股票資產配置大時代的到來。<Z:\1325\結束符.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