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經濟將保持穩健復蘇
在經濟運行冷熱不均、區域動蕩的整體全球宏觀環境下,2014年美國經濟數據顯現出了積極向上的態勢,并有望在未來五到十年“獨領風騷”,可以從幾大方面總結其根由,首先從次貸危機的影響來看,雖然08年次貸危機源于美國,但美國經濟自身受到沖擊并不大,相反受沖擊最大的卻是歐洲和新興市場。其次,自金融危機以來,美國通過一系列宏觀調控,包括四輪量化寬松以及扭轉操作,美國私營部門去杠桿化的進程已經接近尾聲,這就構成了未來全球資產選擇中的一大主題——美股和美元強勢基本面的主導。整體來看,通過政府一系列干預,實體經濟和虛擬經濟均在顯著恢復,市場信心也在逐步增強,投資時鐘來看,美國經濟已走出了衰退期并向復蘇期過渡。
QE的退出和升息的時點并非預先設定的,兩個時點是基于在當前時點上對未來經濟的判斷,如果經濟增長出現變動,QE退出和加息的時點將會隨之變動。未來加息也將是一個緩慢漸進的過程,美聯儲或將根據經濟數據而進行政策的微調,因此未來三年間我們認為美國經濟將極大概率走向復蘇周期。
美股未來仍將強勁
美國GDP仍占世界GDP的1/4強,對外貿易總額世界第一,美國擁有全球最發達的金融市場,在美國經濟形勢穩定的條件下,美國的經濟資源配置循環是穩定的,美國的資本市場成為吸納游資的場所。后QE時代的資本回流、完美的基本面以及美國以外的美經濟體不穩定政治經濟局勢的綜合影響下將開啟一個美元的時代,這意味著大部分貨幣對美元都將走弱。基本面良好以及低通脹環境對股票市場極為有利,并且推動美股的動能中僅有低利率會在未來消失,高配美股將是未來確定性較強的配置。
納指100指數從2009年起至今6年漲幅高達243.75%,體現了該指數強大的生命力及爆發力。美股上漲過程是不斷消化利空、恢復信心、長期穩健向上的過程,本身反映的是經濟衰退后由調控刺激帶來的信心恢復以及估值修復,而未來美股漲跌幅最核心的決定因素是美國經濟數據以及全球資本流向,取決于美國實體經濟復蘇是否得到驗證。
從資金層面來看,目前伴隨著盧布下跌、石油危機以及新興市場的疲弱走勢,全球熱錢回流美國趨勢較為確定,資本逐利,在資本市場情緒逐漸對加息預期乃至加息周期影響消化后,伴隨著實體經濟復蘇逐步驗證,美國股市仍會是資金配置的重要領域。預計未來幾年納指指數還會有較大的上漲空間。
另外近期A股表現十分搶眼,納指100短期震蕩為主,但是長遠來看,以納斯達克指數為代表的美股配置價值更高。A股目前走勢反映的是市場信心的恢復以及估值修復,也是杠桿資金推動的必然結果,但降息之后資金流入了虛擬經濟,而實體經濟卻未必能獲得資金。就輿情來看,監管層對當前股市過快上漲已有所警惕,虛擬經濟的一味上漲或難以持續,未能有效降低實體經濟資金成本甚至有抬高之勢,因此雖然我們仍看好A股的走勢,但未來A股走勢將取決于中國實體經濟運行情況。相對而言,美股的確定性會更高,更具備中期配置價值。
資產全球化配置已成趨勢
事實上,隨著全球經濟逐漸轉暖,合理配置全球資產已受到越來越多投資者關注。從國內的情況來看,伴隨著國內中高階層的高凈值人群的崛起,“走出去”的資產配置比重也在呈現逐年提升的趨勢,正逐步向海外進行投資或者分散資產配置,雖然短期來看,A股具備足夠的吸引力,但以美股為代表的成熟資本市場的特點是漲跌相對平穩,波動及回撤較小,更適合追求風險分散的配置型投資者。
中國的QDII基金誕生于2007年9月,至今已經走過了7年的歷程。但QDII在基金市場中的占比卻處于較低的水平,這與QDII出海時大幅虧損有關,以至于投資者談QDII色變。而近幾年相比A股,美股各大股指同期的表現非常奪人眼球,納指基金的投資者獲得了長期穩定的高回報。完整的投資者教育與體驗不是片面的,需要投資者更加客觀理性的對待。
國泰納指100(160213)是國內首只跟蹤海外指數的QDII產品,成立于2010年4月,其標的美國的納斯達克100指數匯聚了目前全世界具有核心競爭力、擁有革命性技術的公司,而納斯達克100指數的走勢明顯強于納斯達克指數,這也使得國泰納指100長期業績保持領先的優勢,Wind數據顯示,截至今年12月16日,國泰納指100成立以來的收益率高達86.45%,在所有QDII基金中排名前列。
2013年國泰基金推出了國泰納指100 ETF(513100),作為國內首只跨國、跨時區ETF,該基金可在二級市場交易,國內投資者也可通過配置該基金直接投資美股,目前該基金的收益同樣遙遙領先,獲得較為廣泛的關注。
我們建議那些有著良好資產配置意識和前瞻性投資判斷的投資者,可結合自身實際投資需求,在美國市場長期向好的趨勢下,重點關注以國泰納指100基金為代表的長期業績優異,指數投資管理能力出色的美股指數基金。<\\Hp1020\圖片\13年固定彩圖\結束符.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