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魏東結(jié)婚時,在他們老家鎮(zhèn)上工作的公公正好退休。公公婆婆以前住的是公房,退休后按原則應(yīng)該把公房退給原單位。公婆和我們商議,他們與其另外買套房,不如跟我們一起買套大房子一起住更合算。我知道婆婆是不放心魏東。魏東姐弟二人,他比姐姐小10歲,是公婆的心肝寶貝。他畢業(yè)后一個人留在城里,婆婆便百般不放心,以前照顧公公無法脫身,如今公公退休了,她肯定要操心兒子了。
房子是我和魏東選的,三居室,一樓,接近郊區(qū),小區(qū)外面連著大片農(nóng)田,最大的好處是一樓住戶可以自建一個小院兒。公婆很高興,說可以在院子里養(yǎng)花、種菜。新房一裝修好,他們就迫不及待地從鄉(xiāng)下搬來了。
跟公婆同住還不到3個月,我就胖了5公斤。婆婆樸實勤勞,自從嫁給公公后,一直做家庭主婦,公公工作忙,常常很多天不回家,婆婆一個人既要照顧老人,又要養(yǎng)育兩個孩子,天長日久,就“修煉”成了一位理家能手。
婆婆每天很早便起來做飯,做的飯菜花樣百出。早餐的主食品種比較豐富,有饅頭、花卷、大包子、小籠包,幾乎每天不重樣;粥也是一天一變,小米粥、南瓜粥、白粥、地瓜粥、八寶粥……每天早上我一睜眼便能聞到飯菜的香味,睡眼惺忪也會胃口大開。婆婆做小菜也特別拿手,雞蛋皮切丁兒拌香菜、海帶胡蘿卜絲淋麻油,都能讓人多吃一個饅頭。婆婆做的正菜,那就更棒了,尤其是紅燒肉,肥而不膩,讓人吃不夠。
除了吃得好,我還成了養(yǎng)尊處優(yōu)的少奶奶,吃完飯想收拾一下碗筷,就會被婆婆立馬阻止:“放著,放著,趕緊歇著去,一會兒還上班呢!”下班回家,地板擦過了,干凈得能當鏡子;我們換下來的衣服,也洗好了晾在陽臺上。吃過飯想去廚房刷碗,婆婆又發(fā)話了:“放著,放著,累了一天了,趕緊去看會兒電視吧!”
周末我想幫公公給小院里的菜和花澆澆水,公公不讓:“別弄臟了鞋,趕緊回屋歇著去吧!”
我對婆婆說:“媽,這樣下去,我都胖得不能出門了。”婆婆卻淡淡一笑,說:“胖點健康,你以前太瘦。”魏東說:“媳婦,我媽養(yǎng)了你這么多天,你也該為我家做貢獻了。”考慮到二老在家閑著,肯定盼著抱孫子,我和魏東便決定把生育計劃提前。
懷孕很順利。自打我懷孕后,婆婆對我的照顧更加盡心,公公也主動幫婆婆做這做那,連魏東都插不上手。孩子出生后,我和魏東才真正體會到,家里有老人就是好——孩子哭了,我們束手無策,喊一聲“媽”,婆婆跑過來一看說:“尿了,換尿布。”或者說:“餓了,喂奶。”要么就是:“病了,趕緊去看醫(yī)生。”每一次判斷都神準。后來,婆婆嫌我不會照顧孩子,干脆把我兒子抱到他們屋里去了。婆婆規(guī)定我每天晚上給兒子喂一次奶,可每次我都酣睡不醒,婆婆不忍心叫我,便給孩子改喂了奶粉。我休完產(chǎn)假上班后,婆婆說:“雖然母乳喂養(yǎng)好,可你奶水本來不多,就別再來回折騰了,我喂奶粉吧!”
我生完孩子又胖了,同事們充滿羨慕嫉妒恨地對我說:“我們有了孩子后,每天早晨眼圈都是黑的,夜里被孩子鬧得睡不好。你倒越發(fā)水靈了,真是有福氣!”我奚落她們:“當初說小媳婦不好當,勸我千萬別把公婆弄來的可都是你們。”她們一聽都無語了。
婆婆不但勤快,還特別通情達理。孩子牙牙學語了,婆婆每天抱著孫子站在小區(qū)門口等我下班,看到我便教孫子學說話:“媽媽!媽媽回來了。”兒子最先會說的就是“媽媽”,我很激動。魏東調(diào)侃我:“不用操心出力,兒子還是先叫你‘媽媽’。”婆婆卻嗔怪魏東:“小華懷胎10個月,咋叫不用操心出力了,孩子先叫媽媽是應(yīng)該的。我看不用操心出力的是你!女人生孩子多痛苦,你們男人哪里知道!”魏東啞口無言。
和婆婆相處久了,難免會有小摩擦。比如婆婆節(jié)儉得有點過分,家里的廢紙箱及瓶瓶罐罐的,她都舍不得扔,堆在那兒占地方。我說她:“能賣幾個錢啊?”她說:“一塊錢也是錢。”我體諒婆婆,理解她以前精打細算慣了,便不再干涉。有時候我晚上參加聚會,婆婆會不高興,說我:“都當媽的人了,心還這么野!”我不生氣,嬉皮笑臉地任由她嘮叨,但每次我聚會回來,婆婆總會在客廳等著我,問我吃飽沒有,要不要再吃點,順便和我嘮叨幾句兒子睡前的情況。
轉(zhuǎn)眼兒子該上幼兒園了,公公婆婆早就盤算好了分工,一個接送孫子,一個做飯。將來孩子上學,我和魏東還是不用操心。看著身邊的同齡人手忙腳亂侍候孩子,我覺得自己真是幸福。
我知道,我的幸福源于有一位好婆婆。我已經(jīng)打定主意,等將來公公婆婆年紀大了,做不動了,我會精心照顧他們,讓他們安享晚年。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和父母同住,年輕人肯定輕松不少,假如相互之間再能互相體諒,和睦相處,那好處就更不用說了。只可惜,不少年輕人只知道“小媳婦”不好當,卻看不到當小媳婦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