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宇
“Taco”先生每天的生活都很充實。從早到晚,在白色的廂式貨車里和兒子一起售賣自制的墨西哥玉米卷。每到中午或晚上飯點的時候,食客總會在餐車外排起長隊,而他們則在車里揮汗如雨,即便在寒冷的冬天依然如此。
別看他們的車小,他們家的玉米卷名氣可不小,在美國“大眾點評網”Yelp上的評分高居同類榜首,連一些附近的白領都時常慕名而來,為了美食不顧形象地大快朵頤。
這輛由白色廂式貨車改造的餐車距離筆者的住處只有幾步之遙,我也曾在閑暇時與他們攀談。這對父子都是墨西哥人,英語并不十分流利。當我問起他們的姓名時,自稱“Taco”先生。“Taco”正是墨西哥玉米卷的意思。
他們有時會把車從道路的一側挪到另一側,按照他們的說法,是為了符合流動性攤位的要求,每三小時要轉換一下地點。城市管理者對他們的另一項硬性規定就是必須保持攤位周邊環境的干凈整潔,因此晚上經常可以看到他們收攤前洗刷的身影。餐車內部還有抽油煙機、通風系統以及防火設備等,并不會給周遭的居民帶來太多干擾。
“Taco”先生告訴我,他賣玉米卷已經40年了,轉戰過很多城市,經營目前這個攤位已有7年,這個餐車承載著父子兩人生活的希望。
這樣的路邊攤在美國各大城市并不鮮見,即便是在各大部委和國際機構林立的華盛頓和寸土寸金的紐約曼哈頓。熱狗、墨西哥卷、面包、冷飲,旅游紀念品,每個小攤都各有特色。在炎炎夏日給游客一絲清涼,在嚴寒冬日為上班族奉上一縷溫暖。
這些職業攤主一般會選擇在市中心商業區和游客集中的地方擺攤,攤位多由面包車改裝而成,停在路邊支起一個窗戶就是一個流動商店,而每一個流動商店都是一個正規注冊的經營實體。
以華盛頓特區為例,要想獲得路邊餐車的經營資格,必須向消費者和監管事務部門提出申請,完成總共7步的申請手續,其中包括向稅務部門注冊和獲得衛生檢疫許可,所有雜費加起來400多美元,獲得執照后還需每兩年更新一次。無論營業額多少,每年銷售稅都是1500美元。
路邊攤的經營并不是那么美好。多年來,作為“雜牌軍”的他們和超市、飯店等“正規軍”之間的生意之爭一直存在,和監管者之間的沖突也時有發生,還時常因為占道經營和銷售假貨而遭人投訴。因為城區區域有限而從業者眾多,管理起來也頗有難度,不少規則的推出都費盡周折。但總體來說,監管者都以人性化的引導和規范為主,在制定規則的同時兼顧攤主的合理利益。
根據華盛頓特區出臺的新規,為了更好地平衡路邊攤主的利益,從2013年11月1日起,路邊餐車實行繁華路段每月搖號輪流上崗的規定。攤主們不用再為搶占有利位置而起早貪黑了。此外,監管機構還在城區劃定出8個流動攤位區域,以求更好地實行集中管理。
除了路邊餐車,美國很多城市還有定期或不定期的街頭集市或者跳蚤市場,參與的小販一般只需獲得臨時許可,向組織者繳納一定的攤位費,便可以展開經營。比如位于第七街和北卡羅來納大道之間的東部市場就是華盛頓最古老的公共市場,已有100多年歷史。而紐約曼哈頓中城第六大道周末的露天集市也十分熱鬧,鋼筋水泥的叢林里,一股濃濃的生活氣息撲面而來。這些或大或小的集市和小攤,給人們帶來便利的同時,也成為城市的另一張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