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悟
對泰勒·斯威夫特來說,最恰當的形容詞就是“紅”。她演唱會最常用的是把大紅色吉他,每天不離手的是一根大紅色唇膏,甚至上張專輯就直接起了個名字叫做《紅》。而放眼如今的歐美樂壇,她也完全配得上“紅得發紫”這個詞,連最近登上全美音樂獎的筷子兄弟也不忘在表演間隙給她送兩顆小蘋果以求博得關注。這種“紅”,連《時代》周刊都刮目相看——最新一期《時代》封面標題,就叫做《泰勒·斯威夫特的威力》。
2003年,14歲的斯威夫特還住在賓夕法尼亞州,一天,她跟自己搞金融的父母說:“我的音樂才華讓我不能住這里了。”于是他們舉家搬到了位于田納西州的鄉村音樂圣地納什維爾。
父母的這個決定不是盲目的,他們已經觀察斯威夫特5年了。9歲時,斯威夫特開始對音樂感興趣,不停地參加當地各種演出以及卡拉OK比賽,還經常跑去百老匯學習聲樂和表演。11歲時,斯威夫特獲得了當地一個唱歌比賽的獎,這是她人生中第一個音樂獎項。12歲,一位電腦修理工向斯威夫特展示了吉他的和弦,這讓她一下著了迷,開始沒日沒夜地練習,經常彈到手指流血。
接觸到加拿大鄉村天后仙妮亞·唐恩的音樂后,斯威夫特愛上了鄉村音樂,之后便開始向往納什維爾的生活。20世紀20年代,鄉村音樂在納什維爾誕生,之后便在這里蓬勃興起,在鄉村音樂出現的最初幾年里,人們一度把它稱為“納什維爾”。目前,這里集中了全美400多家唱片公司,是僅次于紐約的美國第二大音樂出版地。
這樣的資源,自然是當時在音樂上野心勃勃的斯威夫特夢寐以求的。當全家搬到納什維爾后,她開始了在音樂天地中真正的闖蕩——小小年紀的她,已經開始自己創作,并寫了84首歌。
斯威夫特簽下了一家獨立唱片制作公司,公司本來計劃在她18歲時推出她的首張專輯,但她說自己已經準備好了。于是,2006年,同名專輯《泰勒·斯威夫特》問世,她一手包辦了所有的詞曲創作。斯威夫特有著詩人的潛質,她在歌詞中娓娓道來自己的成長故事,一個鄰家女孩的喜怒哀樂。有人這樣評價:“她的歌里有我生活中熟悉的場景,有我記憶里不輕易與人分享的瞬間,也有我卑微無助的彷徨和吶喊。”
之后,斯威夫特席卷美國樂壇。她共獲得7個格萊美獎、15個全美音樂獎、12個美國公告牌音樂獎。她是北美單曲總銷量最高的歌手,是數字唱片銷量最高的歌手,還保持了一項吉尼斯世界紀錄——2012年的單曲《我們再也回不去了(We Are Never Ever Getting Back Together)》上線50分鐘便登頂iTunes單曲榜,是有史以來時間最短的。同時,她還是音樂史上唯一一位3張專輯首周銷量都超過百萬的歌手。
10月21日,iTunes上線了一首名為“Track 3”的新歌,它是一個損壞了的文件,卻登上了加拿大iTunes下載榜的首位。原來,斯威夫特早先宣布會在10月下旬發布她的第五張專輯《1989》,翹首以待的歌迷們把這個文件當成了她的新單曲。
這就是斯威夫特的影響力。《1989》正式推出后,全美首周銷量達到128.7萬張,是近12年來最高的,這么高的銷量讓業內人士都在驚呼:“真是見鬼了!”
可惜,如此傲人的成績卻不屬于鄉村音樂,因為早在今年8月,這位“鄉村小天后”就向外界宣布她的新專輯將全部都是流行曲風,沒有一首鄉村歌曲。如此決絕的表態讓業內驚詫,一位資深音樂人說:“當一位鄉村歌手想做其他音樂時,只要說‘我永遠不會離開鄉村音樂,我會帶著它與我同行’就好,沒必要強調自己要離開。”
斯威夫特不認同這種做法:“做著流行樂卻說我是鄉村歌手,就像我把墻刷成綠色,然后告訴你這是一面藍色的墻。我只是想保持誠實——我確實變換風格了。”這或許是斯威夫特對以往外界批評痛快回擊,一直以來,樂評人都在詬病她的音樂是“假鄉村,真流行”,于是她索性告訴世人:“我以后就是流行歌手了。”
拋開曲風的糾結后,樂評人普遍給了《1989》較高的評價。著名音樂雜志《滾石》給了它四星的高分,評價它“奇特、感性、有激情”。一位樂評人點評得更加形象:“斯威夫特以‘碎步小跑前進’的方式轉型,多年后大家回頭一看:嚯!她已經走出那么遠了!”《時代》周刊也盛贊了她:“斯威夫特一枝獨秀的原因并非是他人缺乏才華,而是他們缺乏突破自我的勇氣。”
把所有回擊寫在歌里
斯威夫特長相甜美,生活中的她最不缺少的就是戀情,這也成了她創作靈感的主要來源——每次分手后她都能寫出一首大熱的歌。2008年,她和歌手喬·喬納斯熱戀3個月,分手后寫了《你沒有抱歉(You're Not Sorry)》,告訴他“我不會再像以前那樣相信你了”。2009年12月,她和演員泰勒·洛特納約會3個月后分手,之后寫了《回到12月(Back To December)》,向對方表達自己的歉意:“我希望回到12月,扭轉一切,讓結局變好。”2010年,她和演員杰克·吉倫哈爾相戀,分手后寫了《卑鄙(Mean)》,還憑借這首歌拿到了格萊美獎,她在領獎臺上還在吐槽:“這首歌寫給一個很差勁的男人。”最近,她的緋聞男友是美國科技界的新貴、社交軟件Snapchat創始人埃文·施皮格爾。
這樣的私生活顯然會為斯威夫特帶來許多詬病,娛樂雜志《好萊塢報道》評價她為“比爾·克林頓之后最擅交際的人”;評論家認為她的知名度更多來自緋聞而不是音樂;討厭她的歌迷干脆直接跑到她的社交網站主頁上謾罵。少年成名的斯威夫特對這些事情早已能夠坦然面對,她在自己的社交網站中說:“我不是要在暴風雨中生存,我要在暴風雨里起舞!”她把所有的回擊都寫在歌里了,新專輯中的《甩掉它(Shake It Off)》代表了她對輿論的態度:“花心的人會一直花心,恨我的人會一直恨我,但我只要不停搖擺,甩掉一切。”
國流行樂壇一向盛產色藝俱佳的天后,這些長得好唱得也好的女孩們,憑借著各自的“十八般武藝”,霸占著音樂榜單、娛樂頭條以及粉絲們的熱情。
看看除了斯威夫特外,以下正當紅的這幾位:
今年在《福布斯》女歌手收入排行榜上拔得頭籌的碧昂絲,是美國樂壇當之無愧的第一“勞模”,基本所有大型典禮和慈善晚會她都不會缺席。除了在專輯中將R&B風格演繹得淋漓盡致外,她每次現場表演都能讓人大呼過癮。光是在“超級碗”上連唱14分鐘不帶喘的表演就讓所有人都心生敬佩:天后真的很“拼”!
這兩年Lady Gaga的事業有些糟心。先是被媒體評論“江郎才盡”,之后新專輯又遭遇滑鐵盧,昔日才華洋溢的流行先鋒如今似乎又回到了剛出道時靠奇葩造型博眼球的日子了。不過,科班出身的Gaga能駕馭多種音樂風格,最近又和爵士巨星托尼·班奈特合作,推出爵士專輯《面貼面(Cheek To Cheek)》,得到了樂評人的一致好評。
被歌迷昵稱為“水果姐”的凱蒂是福音歌手出身,卻最終靠著橡膠緊身衣和泡泡糖舞曲拿下11首冠軍單曲,還打平了邁克爾·杰克遜的紀錄。盡管銷量喜人,但“水果姐”的格萊美獎記錄至今為零,6年的“陪跑”生涯讓她和萊昂納多、村上春樹合稱“全球陪跑三人組”。
2007年蕾哈娜剪掉長發唱起《小雨傘》后就開始一飛沖天。除了收獲多首冠軍單曲外,5座格萊美獎杯也讓她成為近年來最有市場的R&B女歌手之一。都說蕾哈娜“旺夫”,男歌手和她合作單曲就能大賣,因此她有一半的冠軍單曲都是和別人合唱的。這兩年她在時尚領域也是風生水起,成為時尚圈的“新標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