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寧
備受矚目的“滬港通”已經在上交所開始測試,9月30日測試結束,市場人士預計最快將于10月中旬開閘。對此,很多人摩拳擦掌,感覺自己的錢有了好去處。“滬港通”對個人理財有什么影響?這篇就來講講。
“滬港通”計劃可以上溯至2007年,當時的名字叫“港股直通車”,讓內地投資者可以直接購買香港股市的股票。然而,由于投資者缺乏風險教育以及不久之后的美國次貸危機,這項政策并沒有真正實行。個別內地股民通過在香港開設炒股賬戶的方式投資了港股,但由于手續復雜,不適用于大多數人。還有一種辦法,是購買內地機構推出的投資港股的QDII基金。QDII的意思是“合格境內投資者”,是指在資本市場尚未完全開放的情況下,一些機構可以對港股、美股等境外證券市場進行投資,普通人可以通過購買這些機構發售的QDII基金,實現間接境外投資。不過,QDII基金一般不投資某一只股票,而是針對大盤或某一組股票的投資組合,投資者沒有自主選擇的空間。
直到2014年,內地和香港股市的互聯互通機制才重新確定下來。一方面,境外投資人可以通過“滬股通”購買上海證券交易所的股票;另一方面,內地投資人可以通過“港股通”購買香港股市的股票。兩個加在一起,就是“滬港通”。
無疑,“滬港通”為內地投資者打開了一扇大門,雖然這個世界上找不到一定會漲的股票,可是與內地股市相比,香港股市里有很多值得投資的優質股票,比如以騰訊為代表的科技股。騰訊2004年港股上市,發行價僅3.7港元,現在的股價是120多港元,今年初曾飆升到超過600港元。此外,像工農中建四大國有銀行等大批優質企業同時在上海和香港上市,其中很多公司的港股價格比A股價格便宜。“滬港通”實施后,預計這類股票港股價格會上漲,差價會慢慢消失。
然而,由于港股沒有漲跌停限制,波動較大,為了保護小股民,“滬港通”對內地投資者購買港股設置了門檻,要求投資者的證券賬戶和資金賬戶的余額合計不低于50萬元人民幣,這就把很大一部分小股民擋在了門外。此外,“滬港通”交易總量也有限制,“滬股通”總額度為3000億元人民幣,每日額度為130億元人民幣;“港股通”總額度為2500億元人民幣,每日額度為105億元人民幣。所以,能夠直接參與“滬港通”的人其實并不多,絕大多數普通人仍然不能直接買港股。
但即便不買港股,甚至不買股票,“滬港通”也會對個人理財產生影響。隨著外資進入中國股市,必然會帶動一些股票乃至大盤的整體上漲,從而影響到基金和一些P2P理財的收益率。更重要的是,隨著國內金融市場逐步與國際接軌,大家可以投資的金融產品將越來越多,種類也會不斷翻新。未來,以“滬港通”為范例,相同的政策完全有可能復制到債券市場、房地產市場等各個經濟領域,人們的投資選擇也會不斷增加。
可選擇多了,并不代表錢生錢就容易了,境外的投資產品多數是收益大風險更大。以非常著名的香港101保險為例,它名為保險,實際上是投資于全球基金的投資連結保險,需要承擔股市波動的風險,絕不是內地老百姓理解中的包賺不賠的保險產品。
整體來說,由于內地金融體系與香港相比有一定差距,內地的高風險高收益的投資機會相對較少,但是能夠享受的低風險理財的收益比境外要高不少。余額寶剛推出時,香港市民非常羨慕內地有收益這么高又能隨時提現的理財產品,紛紛想辦法把錢換成人民幣來買。所以,“滬港通”的積極意義更多地體現在宏觀層面,對于個人財富是福是禍,還得看你的理財知識和風險承受能力。(作者微信公眾號:理財實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