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培昭
阿卜杜爾—馬吉德?阿布杜爾?巴里,生于1991年。曾是英國說唱手,后加入伊拉克極端組織“伊斯蘭國”,涉嫌殺害美國記者詹姆斯?福利。
說唱歌手、劊子手,這兩個風馬牛不相干的角色,卻定位在一個人身上,難免讓人唏噓慨嘆,可它卻是千真萬確的。
北京時間8月20日凌晨,伊拉克極端組織“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蘭國”(下文稱“伊斯蘭國”,縮寫為ISIS)公布了一段視頻,題為“ISIS給美國的信”。視頻中,操英國口音、自稱“約翰”的劊子手將一名美國記者——2012年在敘利亞失蹤的詹姆斯?福利殘酷斬首。此后幾天,英國情報機構軍情五處和軍情六處一步步鎖定嫌疑人,這名劊子手就是曾生活在英國倫敦的說唱歌手阿卜杜爾—馬吉德?阿布杜爾?巴里(下文稱巴里)。
一年前,22歲的巴里還是活躍在倫敦街頭的說唱歌手,化名“L?杰尼”。據熟悉巴里的朋友講,他曾經是一位滿懷抱負的說唱歌手,“他唱歌很賣力,任何一個小演出都表現得一絲不茍,嚴肅認真。”這種事業心打動了不少人,也給巴里帶來了藝術的收獲,英國廣播公司流行音樂臺Radio1還播放過他的演出。如今,這些歌曲對英國情報機構調查人員來說,成了至關重要的材料——專家用聲音識別技術對其和殺害美國記者的劊子手的聲音進行比對,并最終將目標鎖定在他身上。
巴里曾經生活在倫敦城西梅達維拉區的一棟別墅里,別墅價值100多萬英鎊(約合1019萬元人民幣)。梅達維拉是有名的富人區,環球人物雜志駐英國記者經常去那里采訪或辦事,那里遍布豪華精致的別墅,綠樹參天,芳草遍地,空氣清新。街心公園的長凳上,經常有年邁的老人坐著看報;還有幾位摩登女子長裙飄飄,牽著小狗悠閑自得地悄然而過。不難看出,梅達維拉區的生活安逸而富庶。
這棟別墅只靠巴里唱歌可買不起,這是他的父親送給他的。值得一提的是,巴里的老爸是一名在埃及出生的武裝分子,因為涉嫌參與1998年轟炸美國駐肯尼亞和坦桑尼亞大使館事件,目前正在曼哈頓等待受審。
有其父必有其子,這話在巴里父子的身上得到了驗證。原本有著強烈事業心、鉚足勁想在說唱藝術上有一番造詣的巴里,最終放棄了這一追求,而是在極端主義的道路上狂奔不已,并一頭栽倒在萬劫不復的深淵中。
2013年,巴里到了戰火紛飛的敘利亞,成為“伊斯蘭國”的一員,并以“圣戰約翰”的綽號而聞名。今年8月初,他通過推特網發布了一張照片,穿著迷彩服,頭戴黑色面罩,使他的形象更加引人矚目。
巴里的臉譜網賬號近日被曝光,里面的照片最早可以追溯到2012年。早期的照片上,巴里穿著阿迪達斯等品牌服裝在工作室中表演,后期的照片更為暴力。有一張顯示他在挑釁防暴警察,還有一些照片中,他身穿軍服,戴著面具,手持AK—47沖鋒槍或M16自動步槍等。巴里自己在臉譜網上寫的一段評論,大體能看出他的思想演化路徑。他寫道:“那些努力保護無助婦孺的人,卻被貼上無賴、極端分子、伊斯蘭主義者和恐怖分子的標簽,真是豈有此理。”
巴里的角色轉換所勾勒出的軌跡,也印證著英國極端勢力盛行的現實。英國媒體報道,加入“伊斯蘭國”極端組織的2000多名外國人中,大約有500名英國人,英國輸出的極端分子超過了任何一個歐洲國家。
究其原因,一方面,英國生活著大量的穆斯林,和中東地區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另一方面,中東地區政治和宗教局勢盤根錯節,極為復雜,許多生活在英國的年輕人卻認為該地區的麻煩都是西方造成的,因此對西方充滿怨恨。早就有專家提醒說:如果這種思想肆無忌憚地發酵下去,將對英國的社會穩定和政治局勢構成極大的威脅。
在當前的英國社會,極端思潮日益盛行,不少年輕人甚至標榜“圣戰”,崇拜所謂的“圣戰酷”。“這一分鐘你還是名店員,下一分鐘你就背上槍戰斗了,真是太妙了,很多人都向往這種感覺和經歷。”英國蘇格蘭一所大學的學生阿明在推特網發文說,他已自豪地離開了蘇格蘭,加入“伊斯蘭國”,并宣稱:“這是我一生中最幸福的時刻。”另一位名叫拉迪的26歲男子,不惜辭去一家英國時裝連鎖店的高薪工作,千里迢迢赴敘利亞參加戰斗,并以發動自殺式襲擊為榮。這些極端分子中也不乏女性。倫敦22歲的女子戴爾,去年赴敘利亞加入“伊斯蘭國”。她出發前就通過網絡加入了這一組織,并與一名來自瑞典的極端分子結婚,育有一子。戴爾日前在網上發文說,她要成為“執法者”,操刀斬殺英國人和美國人。
英國《衛報》日前刊文指出,美國記者被殺,凸顯了“伊斯蘭國”如何使用視頻、推特、博客等社交媒體達到其目的,而這一問題已經成了英國最大的安全隱患。文章透露說,在“伊斯蘭國”的招募環節,許多思想激進的年輕人居然僅僅通過簡單的網絡聊天,便加入極端組織,足以說明問題的嚴峻性和復雜性。
總部位于倫敦國王學院的極端主義國際研究中心最近也發布報告稱,該研究中心跟蹤了190位來自歐美的極端組織分子在過去一年使用社交媒體的情況,結果發現這些人大多數來自英國,而且他們之所以被招募很多是緣起于在網絡上的簡單交流。
極端主義國際研究中心研究員彼德森在接受環球人物雜志記者采訪時坦言:“事情就這么簡單,他們只是通過推特等社交軟件,就相互得到鼓勵,心甘情愿地成為‘伊斯蘭國’的成員或者支持者!看起來,像是經過了洗腦一樣。”彼德森還介紹說,除了上前線當“英雄”以外,還有不少人身在倫敦,自封為“伊斯蘭國”發言人,為其做義務宣傳。
此外,英國《太陽報》日前爆料說,“伊斯蘭國”還通過社交媒體AskFM 和手機即時通訊軟件Kik,以“美男計”誘騙少女成為“圣戰新娘”。報道說,英國籍極端分子布里塔尼把自己帥氣的照片發布在網上,立即收到大量女粉絲留言,“你真的好英俊啊,如果有女生想跟你結婚,你愿意嗎?”他回復道:“愿意呀,加Kik聊吧。”接著,他就教這些女孩子如何到達敘利亞邊境,并說“這很容易,我來幫你”。
一份《圣戰兄弟和圣戰姐妹婚姻時間表》詳細記錄了成為 “圣戰新娘”的女孩子的名字,以及她們與某個極端分子圓房的時間。對此,英國反恐警察彼得?法希警告道:“這都是偽婚姻,她們會被當作性工具,事實上這就是所謂的強奸或者性剝削。”
數量眾多且活躍的極端分子給英國的治安穩定和社會安危敲響了警鐘。
一些英國反恐專家對環球人物雜志記者說,自2005年極端分子制造倫敦地鐵爆炸事件以來,英國情報部門與警方已聯手挫敗了多起大規模恐怖襲擊陰謀。現在,由于伊拉克、敘利亞局勢的外溢效應,大批武裝人員回流至英國,使英國的安全形勢變得日益嚴峻起來。
其中倫敦民眾尤為緊張。倫敦警察廳廳長伯納德?霍根?豪透露說,在伊拉克和敘利亞作戰的大約500名英國人,其中可能一半是倫敦人,他們可能回到倫敦,這些人已經變得“激進化、軍事化,對暴力麻木不仁”。
英國軍情五處首腦安德魯?帕克說:“這些極端分子也許已經把英國公眾看作是襲擊的目標。”他透露說,過去5年,這些人曾經3次成功地避開安檢,將爆炸物偷運上飛機。
目前,軍情五處已經將防范極端分子的襲擊,列入“最需要對付的緊迫問題”榜單上。同時,英國已派出特種部隊進入伊拉克境內尋找巴里,并努力解救其他被“伊斯蘭國”綁架的人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