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高
空腹吃魚——導致“痛風”。痛風是由于嘌呤代謝紊亂導致血尿酸增加而引起組織損傷的疾病。魚富含嘌呤,空腹大量攝入含嘌呤的魚肉,卻沒有足夠的碳水化合物來分解,人體酸堿平衡會失調,容易誘發痛風或加重痛風患者的病情。
吃生魚片——得“肝吸蟲病”。很多人喜歡生魚片的鮮嫩美味,殊不知生吃魚片對肝臟很不利,極易感染肝吸蟲病,甚至誘發肝癌。肝吸蟲病是以肝膽病變為主的一種寄生蟲病,人通過吃生的或半生的含肝吸蟲活囊蚴的淡水魚蝦或淡水螺類被感染的概率極高。我國廣東省有數以百萬計的肝吸蟲病患者,大多是因生吃魚蝦而染病的。
活殺現吃——殘留毒素危害身體。人們覺得吃魚越新鮮越好,因此喜歡活殺現吃。實際上這是一個誤區。無論人工飼養還是野生魚類,體內都含有有毒物質。活殺現吃,魚體內的有毒物質還沒完全排出,魚身上的寄生蟲和細菌也沒有完全死亡,這些殘留的毒素和細菌可能對人體造成危害。此外,活殺現吃的魚,蛋白還沒有完全分解,營養成分不充分,口感也不好。
擅吃魚膽——解毒不成反中毒。魚膽是中藥,中醫常用它來治療目赤、惡瘡等。民間也流傳魚膽清熱解毒、明目止咳的說法,所以盡管味苦,總有人躍躍欲試。吃魚膽極易中毒甚至危及生命。魚膽汁中含有水溶性“鯉醇硫酸酯鈉”等有極強毒性的毒素,這些毒素耐熱又不會被酒精破壞。因而無論將魚膽烹熟、生吞或是用酒送服,均可能發生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