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欣
我在銀行的個人投資部工作,經常被朋友們問:“怎么才能分辨出理財顧問是真的在替我考慮,還是在忽悠我?”簡而言之,就是怎么能找到一個好的理財顧問。其實,大家把這個行業看得過于深奧了。作為一個新興的,且一出現就相對規范、相對標準化的行業,我敢說,你在理財上被忽悠的概率,肯定小于在淘寶買到后悔物品的概率。
要回答“如何找到好的理財顧問”這個問題,首先要明確你對“好顧問”的定義。如果你想找一名替你掙錢,而且收益率肯定能超過銀行利率、CPI、GDP漲幅的,那你就只能自己碰運氣了。但如果你需要一位值得信賴的、真誠的、專業的顧問,最起碼不是一個賣產品的,那我的文章可能對你有些幫助。
找理財顧問的第一步,是判斷他的真偽,即是不是產品推銷員。作為一個專業性強的職業,要辨出理財顧問的真假,倒也不難。有三個方法:
第一,如果他一上來就問你“現在有多少錢”,那他八成是個推銷員。理財顧問是為客戶的整個財務需要服務的,他首先要了解的是你的投資偏好、預期和資產配置,而不是你有多少錢。當然,他需要知道你的全部財務狀況,包括工資收入、日常支出、債務等,然后再根據你的資金建立適合的投資組合,你有1000萬他要提供投資建議,你只有10萬他也要提出建議。
第二,考考他對業內信息的了解程度有多高。如果他對昨天股市的收盤價以及近期銀行理財項目收益率的浮動范圍還沒你清楚,那當然不必求助于他了。
第三,聽聽他對管理投資組合有多少心得。因為理財顧問要幫你做的,絕不是一錘子買賣,要根據投資市場和你的風險承受能力及時調整投資。如果他只是推薦你購買某只股票或者單一的投資產品,你也可以果斷地棄他而去了。
在判斷出理財顧問的真偽之后,第二步就是甄別好壞。這個階段你只需記住幾個硬性指標:
首先是資質。從資質級別可以大致判斷出一個理財顧問的專業水準。在我國,理財顧問主要有兩類,一類是AFP,即金融理財師;另一類是CFP,即國際金融理財師,后者的級別要比前者高。由于CFP對申請人要求非常嚴格,這項資質已經贏得了世界范圍內的廣泛認可。在你無法看清一個理財顧問的專業水平時,專業頭銜是個非常有用的指示,這些名稱所代表的除了專業技能及道德規范外,最主要的還是一個統一的服務標準,而這個標準也正是個人投資者所期望得到的。
第二是年限。雖然我們都承認新手中也有佼佼者,但穩妥起見,你最好找一個已經有至少5年投資經驗的顧問。這個階段的理財顧問經歷了證券市場的漲漲跌跌,擁有大量的實戰經驗,至少不需要再用你的錢來練手了。
第三是學歷。對于專業性很強的領域,學歷至關重要。英雄可以不問出處,但專業性必然要靠完善的教育才能達到。因此,要選擇有碩士或以上學位,最好有金融、經濟及相關專業學歷背景的理財顧問。
經過了第二階段的判斷之后,你應該已經找到了一個不錯的理財顧問。但如果你想再進一步,找一個“優秀的”理財顧問,就沒有那么容易了。
在我看來,優秀的理財顧問,必然要具備一個特性——獨立性。他要能夠站在一個比較超然的位置,既不是站在產品提供方的角度,更不是站在自己的角度,甚至也不完全站在客戶的角度。他能用理性客觀的眼光分析出市場上什么樣的產品適合你,幫你做出判斷和挑選。遺憾的是,獨立性不僅在金融行業,在各行各業都是稀缺資源。因此,也不必苛求理財顧問的絕對獨立,只要他有能力、有意愿對你的錢負責,就已經值得選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