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戎

在經受美軍大約2000次空襲,并與伊拉克、敘利亞的政府軍及庫爾德武裝作戰數月后,極端組織“伊斯蘭國”已控制了兩國約22萬平方公里土地和800多萬人口,其先頭部隊已打到巴格達市郊。曾與其作戰的伊拉克士兵說:“他們的炮火太猛烈,士兵太勇敢,敢死隊的攻擊像潮水般一浪高過一浪。我們一看到‘伊斯蘭國’的黑旗和戴著面罩的黑衣士兵,膽都嚇破了。在精神上,他們壓倒了我們。”
“伊斯蘭國”的戰斗力強大,首先是因為其“人才濟濟”。其成員有不少是職業殺手,使用先進武器不是難事,還有許多人曾在阿富汗參加“圣戰”,經驗豐富。一個自稱“烏薩馬”的“伊斯蘭國”成員在接受采訪時說,當新人被“招聘”后,會根據其能力和特長來“安排工作”,“有的去作戰,有的去思考,有的搞宣傳”。他說:“我們不讓有才能的人上前線。如果你是工程師、醫生或者美術設計師,會被安排合適位置。”
而在“伊斯蘭國”指揮作戰的多數是伊拉克的職業軍人,不乏薩達姆時代共和國衛隊的高級軍官,參加過兩伊戰爭、海灣戰爭和伊拉克戰爭以及入侵科威特,既有與伊朗正規部隊進行常規作戰的經驗,又有進攻科威特的閃電戰經驗,還有防御美國空中軍事攻擊的體驗。相比之下,伊拉克政府軍雖號稱50萬,有美國留給他們的部分二流武器裝備,但訓練差,指揮和作戰系統非常混亂,士氣低下,沒有斗志,而且薩達姆時代的高級將領都已經被清洗殆盡,高級將領缺乏戰爭經驗,更不用說指揮過戰爭。至于庫爾德人武裝,只有挨打躲藏的經歷,鮮有大規模進攻的先例。
在武器方面,“伊斯蘭國”獲取了美國支持敘利亞反對派的絕大部分新式軍事裝備,繳獲了伊政府軍的大量武器彈藥。有消息稱,“伊斯蘭國”至少有30架作戰飛機和偵察機,2000輛卡車的武器彈藥,近100輛坦克,除伊朗、土耳其、沙特和以色列外,“伊斯蘭國”的武器裝備是中東最強的。“伊斯蘭國”不僅有專業技術人員保養武器,修理“受傷”的坦克和重武器,后勤補給方面也很充足。他們控制著伊拉克幾乎所有的小麥產地,收獲的糧食至少夠吃一年。他們還控制著一些煉油廠和油田,通過走私每天有200萬美元進賬。
防御方面,“伊斯蘭國”武裝未遭空襲時十分囂張,坦克、裝甲運兵車、飛機、重型火炮、長途運輸卡車等都在露天停放。美軍空襲后,“伊斯蘭國”就開始采取隱身戰術,武裝人員藏在百姓家中,地面的裝備物資和重要設施進行偽裝或者在夜間轉移,因此,美軍空襲只是摧毀了其地面陣地和部分通訊、指揮系統以及后勤供給倉庫,并未傷筋動骨。“伊斯蘭國”繼續潛入巴格達市中心搞爆炸,使用重型火炮和火箭炮進行攻擊,就能說明問題。
庫爾德人武裝的一位軍官說:“‘伊斯蘭國’的指揮系統靈便,戰術運用得當,后勤補給充分,士兵驍勇善戰。如果沒有美國的空中支持,我們很難抵擋住。”一位軍事專家分析,“伊斯蘭國”經常一方面佯攻某一城市,另一方面從側翼包抄。他們攻打摩蘇爾時,先是切斷水源和供給線,然后再散布謠言,瓦解守軍士氣,并利用內奸在城中破壞守軍的指揮系統。這樣,“伊斯蘭國”能以較小的代價攻占該城。
“伊斯蘭國”也有短板。在其1.5萬名士兵中,分成三六九等。首先是沙特籍并去過阿富汗、車臣、伊拉克的“圣戰者”,他們是嫡系。西方穆斯林志愿者是第二檔次。西方非穆斯林志愿者是第三檔次。這些人如果沒有其它軍事技術和技能,往往被分配到自殺式恐怖襲擊訓練營,充當“肉彈”。一旦斷了西方恐怖分子兵源,“伊斯蘭國”作戰實力就會下降,“肉彈”儲備也將告罄。
其次,美軍的戰斗力是“伊斯蘭國”無法比擬的。如果美國重新派遣特種部隊開展地面作戰,不難消滅“伊斯蘭國”絕大部分有生力量。但美國曾這樣打過薩達姆,雖然推翻了他,后果更糟糕。因此,奧巴馬在這個問題上糾結不已。
其三是駐守在土敘邊境科巴尼的敘利亞庫爾德人武裝。他們與土耳其政府著力打擊的土耳其庫爾德工人黨關系密切,但與伊拉克庫爾德人不睦,又與美國沒有直接聯系。美國對“伊庫”厚而對“敘庫”薄。但在國際輿論壓力下,美國還是對科巴尼附近的“伊斯蘭國”發動了42次空襲,遲滯了其進攻勢頭。守衛科巴尼的“敘庫”彈盡糧絕,又被土耳其封鎖外援,堅守難度很大。不過,“敘庫”憑借著劣勢武器,與“伊斯蘭國”武裝進行逐房逐街的爭奪,其英勇頑強贏得了廣泛尊重。
“伊斯蘭國”通過公開斬首等行為,在世人面前展示了殘暴形象。但冷酷無情既是其特點,也是其最大弱點。
一名叛逃的“伊斯蘭國”女兵,向媒體講述了她的經歷。她化名哈迪婭,現年25歲,有著大大的棕色眼睛。她在敘利亞一個并不保守的家庭長大,受過大學教育,當過小學老師。3年前,當敘利亞出現反對巴沙爾總統的示威活動時,她也上了街。“我們在墻上寫標語,更換不同的衣服來躲避安全人員追擊。”這讓她覺得興奮。但很快,她的生活被暴力和血腥包圍,而她“失去了靈魂”。
哈迪婭在網上遇到了一個突尼斯人,被后者慢慢誘惑進了“伊斯蘭國”的世界。后來,她聯系上自己的表姐,后者勸她到敘利亞城市拉卡去,并在那里參加“伊斯蘭國”的女兵旅。原來,哈迪婭的表姐夫就是“伊斯蘭國”成員。
女兵旅由25歲至30歲的女性組成,任務是在拉卡巡邏,確保婦女的服裝符合“伊斯蘭國”要求。婦女著裝舉動稍有違規,就要被責打,由一個叫哈姆扎的女人負責執行。哈迪婭第一次看到哈姆扎就被嚇壞了:“她個頭高大,不是個正常女人。她帶著殺人的武器——AK-47沖鋒槍、手槍、皮鞭和匕首。”女兵旅的旅長拉婭感覺到哈迪婭的恐懼,走近她說:“我們對異教徒嚴厲,但對我們自己人慈悲。”
哈迪婭接受了使用武器的訓練。她每月有200美元的報酬,并獲得食物。她的母親試圖提醒她:“醒醒吧,好好照顧自己。”她起初沒注意媽媽的話,“走在街上的時候,我覺得自己很有權力,但后來我開始害怕這種情況,甚至開始害怕我自己。”在網上,她看到一個16歲男孩因為強奸而被釘死在十字架上的視頻。她開始質疑這樣的暴力,“我看到最恐怖的事是一個人在我面前被砍頭”。而最讓她受不了的是女兵旅辦公大樓里有個男人,負責為當地和外國武裝分子找妻子。她說:“他是最壞的人之一,強迫女人‘出嫁’,那些外國武裝分子對婦女非常殘酷,甚至他們的‘妻子’也經常因為性暴力而被送到急診病房。”哈迪婭不想過這樣的生活。當她的上級強迫她結婚的時候,她決定離開。在美軍開始空襲之前,她越境潛入了土耳其。她反省自己這段經歷,說自己因對社會現實不滿而進行抗爭,結果卻“逃到了一個更丑陋的世界”。隨著時間的推移,在“伊斯蘭國”內部及其支持者中,越來越多的人會看清其丑惡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