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洪濤
2013年7月20日,美國丹佛《蝙蝠俠前傳3:黑暗騎士崛起》電影首映式現場發生槍擊事件,共造成12人死亡,58人受傷。7月25日,奧巴馬表示,要加強對購槍人個人背景的調查,防止槍支落入犯罪分子與精神不健全的人手中。他呼吁采取適當措施加強槍支管理,并重申對“進攻性武器禁令”立法的支持。
美國憲法確定的持槍權
美國對待槍支的特點是控槍而不禁槍,這兩點都可以在美國法律中找到依據。美國聯邦立法中,涉及槍支管理的最重要法律是美國憲法,而美國人又將憲法捧上神壇,看作立國之本、國家的基石,任何情況下不允許改變。目前,美國的50個州中,44個州的憲法都有明確保護公民持槍權利的條款。
這是美國最初建國者們精心設計的。當時許多美國人的祖先是為了逃避歐洲的宗教迫害而逃到北美大陸的新教徒,他們力圖建立一個沒有政治迫害的國度,確保公民享受最大的個人自由,而歐洲的經驗使得他們對于中央政府有一種不信任感。
美國建國者擔心政府權力異化,政府權力擴張侵犯公民權利和自由,于是精心設計了憲法,1791年在《權利法案》第二條明確規定:人民持有和攜帶武器的權利不受侵犯。他們設想的是賦予民眾擁有槍支的權利,槍口的目標是政府,看著政府,防止它為非作歹。
這條修正案賦予人民某些自我救濟的手段,也就是授予人民以暴力手段對抗暴政的權利。美國槍支背后是自由精神。武器是公民權的一部分,要禁槍就是要剝奪公民權、修改憲法,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槍支成了美國人保護自身安全和土地財產的手段。槍支作為制約政府權力的象征不能消失。
直至今日,許多支持槍支權利的民眾擔心,持有和攜帶槍支作為《權利法案》的一個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一旦在管制槍支問題上有所突破,下一道防線同樣可能被突破,從而出現“多米諾效應”,侵蝕《權利法案》的神圣性,對憲法中所規定的公民權利構成威脅。
自上個世紀60年代以來,美國人就展開了關于槍支管制的辯論,并一直持續到現在。但多次關于槍支立法的討論最終在第二條憲法修正案面前陷入僵局。聯邦和各州政府只能再三呼吁為槍支管制“立法”,對于徹底禁槍,由于第二條修正案的存在,政府永遠不敢“越雷池一步”。
根深蒂固的歷史淵源
用槍支作防御武器是美國的傳統文化,已有200年的歷史傳統,有著很深的歷史根源。之所以美國能夠建國獨立,靠的是槍支,美國西部開發,靠的也是槍支。槍支不僅可以擊退野獸,獲取食物,也是獲得土地和財富的手段。
16世紀,第一批歐洲人來到北美大陸,外部環境極為惡劣。除了抵御野獸的來襲,他們還要和當地印第安人對抗。英國、法國、西班牙等歐洲列強間的戰火不時燒到北美地區。在這種混亂紛雜的環境下,當時并沒有政府或者社會組織提供有效的防衛措施,唯一可以信賴的就是自身的力量,而槍支在保障人身安全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不僅如此,在北美大陸,打獵從一開始便成為一種謀生手段,槍支就成為獵殺野獸、維持生計的重要工具。毫不夸張地說,最初的開拓者們是依靠堅定的決心、宗教信仰的支撐和先進的武器在北美大陸惡劣的環境中求得生存的。也正因為如此,有美國學者斷言:“美國誕生之時就有一支來復槍在手中。”
利益集團大力鼓吹持槍權
1871年11月,退役軍人威廉姆·邱奇上校和喬治·溫蓋特將軍在紐約州注冊成立了全美長槍協會。當時,協會的主要目的只是“在一個科學的基礎上推進和鼓勵來復槍射擊水平”,促進步槍愛好者之間的交流,相互提高射擊技藝,推動狩獵、打靶射擊以及槍支安全等水平的提高。
然而,隨著國內政治氛圍的變化,長槍協會的發展方向開始發生了轉變。上世紀60年代,該協會開始動用其資源來阻止強化槍支管理,活動越來越帶有政治色彩。1975年,全美長槍協會成立了立法行動學會,使其政治活動步入正規化。
從此,協會的角色從火器使用安全教育擴展到了政治游說領域。一年后,協會的政治行動委員會“政治勝利基金”建立了起來,其目的就是幫助支持協會立場的候選人進入美國國會。1990年,協會又建立了全美長槍協會基金會,以便籌集資金。
時至今日,全美長槍協會被公認為是美國社會中最為強大的單一問題利益集團,在美國影響力巨大,該組織擁有400萬名會員,而這個協會冠冕堂皇的理由就是憲法和他們的口號:“槍不殺人,人殺人。”
他們堅決擁護憲法第二修正案,認為槍支和犯罪并沒有直接的關聯。他們認為擁有槍支是用以自衛,應當加強對于人們的教育,而不是通過管制槍支來解決問題。
該協會每年的活動經費上億美元,組織嚴密,游說能力很強,對國會議員有著非常大的影響。早在幾年前,該組織的官員就聲稱其會員可以在三天之內向國會發出50萬封信件。
全美長槍協會曾推動出臺了保護持槍權的法律《武器擁有者保護法》,該法允許合法的來復槍和散彈獵槍跨州銷售,只要在出售者和銷售者所在的州合法即可;廢除彈藥銷售商需留有記錄的要求;使出售槍支而沒有執照的個人更方便地出售槍支;允許槍支經銷商在槍支展覽會上出售槍支;將酒精、煙草和火器管理局對于槍支經銷商未經宣布的檢查限定為每年一次,并禁止建立任何全面武器登記的體系。
目前,美國支持槍支管理的利益集團還沒有強大到足以抗衡以全美長槍協會為首的反對力量。支持槍支管理的集團壓倒性地支持民主黨人,但是他們在資金和力量動員上要明顯弱于以長槍協會為代表的力量。
如今,除了長槍協會的政治利益,另一方面,美國當下近3億人口中有2億多支槍械,也形成了“造、修、賣、收藏”等一條龍的產業鏈以及一個個相對獨立又互為整體的既得利益集團。
美國人的槍文化
槍最能體現美國人野性、剛強、獨立不羈的個性,槍支在美國,猶如漢堡包、熱狗、搖滾樂一樣,是美國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至今,在美國南部和中西部的山區,人們鐘愛于打獵,也依賴槍支來防身,而且當地人思想比較保守,所以反對槍支管制的呼聲相對很高。
截至2010年,美國有32%的家庭擁有至少一把槍。過去20年的民調還顯示,贊成制定“更嚴厲”槍械法的美國人,從1990年的78%下滑至2010年的44%。路透社與艾普索斯民調也顯示,大多數美國人贊同使用致命武器來保護自己的權利。
美國的槍文化還和美國的國情有關。典型的美國人會住在一幢單門獨戶的房子里,門前還會有些草坪。如果是居住在更加廣闊的鄉村的話,你去鄰居家串個門,很可能也要開著車。
美國人的房子大多不用帶有鋼筋的窗戶,通常一張大玻璃就是一個窗戶了。有些人為了安全起見,會安裝警報系統,直接和警察局或者保安公司相連接(這是有償的)。不少人雖然裝了警報系統,經常會忘記打開。這種情況下,犯罪分子就有了可乘之機,破窗而入,或者干脆從忘記鎖的后門大搖大擺地走進屋里。這個時候,在窮兇極惡、身強力壯的犯罪分子面前,也許,一把槍就是捍衛自己、捍衛家人的最好武器了。
平民百姓支持擁有槍支權利的理由有鮮活的持槍自衛事例和數據根據。據《華爾街日報》的數據,用槍支自衛的人要遠遠多于槍支的犧牲者。據調查估計,每年有70萬到220萬持槍自衛事件,其中40萬自衛者擔心自己的生命安全;53%的案件包括兩名或更多的襲擊者;46%的自衛者是女性。
因此,盡管大多數民眾支持對槍支進行適當管制,但也不愿嚴格到歐洲國家水平。反對槍支管制的民眾甚至認為,持槍是減少犯罪的最好保障。
1997年,美國出版了一本《槍支越多,犯罪越少》的書,作者聲稱通過對2000多人的調查發現,在發生沖突時只要出示槍支而無須開槍就平息爭端,這種情形占了98%!更多的人還相信,一個社會中99%的人是好人,如果沒有持槍的權利,其生命和尊嚴要依賴1%壟斷著持槍特權的人的覺悟和良心,這就非常不保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