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必讀編輯部
凱西·柯恩是來自美國的兒童心理學家,從紐約哥倫比亞大學心理系碩士畢業后,她于1990年創建了頗具影響力的提升社交技能的培訓項目“進步基石”。她也是美國最早對兒童社交技能進行深入研究和探索的教育專家。第一次來中國的她,為我們帶來了提高孩子社交商的密碼。在傾聽凱西·柯恩的講述前,讓我們先來了解一下社交商這個概念的來龍去脈。
背景鏈接:社交商
●1920年由著名心理學家愛德華·桑代克首次提出。
●20世紀50年代末,應用最廣泛的智商測試的設計者戴維·韋克斯勒,從根本上否定了社交商的意義,認為社交只是應用于社交場合的普通智力。
●2005年,寫出《情商》10年后,丹尼爾·戈爾曼,出版了姊妹篇《社交商》。他解釋:前者描述了個人心理狀態;后者則擴展到了交流雙方的心理狀態和心理機制的相互作用。
●半個世紀后的今天,神經學描繪出了大腦中負責各種交際功能的不同區域,認為社交商所依賴的神經系統和控制認知能力(比如普通智力)的神經系統是不同的。提出對它的衡量必須包括一致、傾聽、同理心關懷等和社交有關的神經系統的能力。
社交商有多重要
凱西告訴我們,擁有高社交商的孩子,比較容易結交朋友,并且保持友誼。而對于孩子來說,與同齡人之間的友誼,可以大大緩沖、降低孩子在生活中遇到的壓力。因此,友誼在孩子情緒健康和心理發展方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還為孩子將來遇到的各種關系奠定著基礎,也是讓孩子找到自我和進行正確自我評價的方式。沒有友誼的孩子會感到孤單、困惑,與世界不協調,更有可能出現嚴重問題,比如成績差、抑郁、職業發展不順利等。
所有孩子都能提高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獨特的氣質,但是,所有孩子的社交商都有提高的空間。凱西認為,高社交商的孩子也需要適當的社交活動來加強自己的優勢。只是他們不需要學習過多的交往技巧,因為當父母和同齡人行為正確時,高社交商的孩子會自動地從他們那里學習并內化這些技巧。而那些先天在這方面素質不太好的孩子,是完全可以通過家長、其他家庭成員、導師或是同伴的幫助來提高的!凱西堅信交往能力不是一出生就固定,而是可以通過引導來改變。她和她的團隊經過多年的實踐發現,根據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面臨的主要困難,幫助孩子提高包括主動傾聽別人、同理心、解決問題及壓力管理和控制憤怒等技能,孩子有能力和同齡人相處,建立正向的自我認識,并在成年后的社交生活中獲得成功。
社交商和天性、個性矛盾嗎
提高孩子的社交商會妨礙孩子的天性嗎?會不會讓孩子變得老氣,不再可愛?對這個問題,凱西回答:“有高社交商的孩子并不是小大人,他依然會保持這個年齡段孩子應有的天性。比如兩歲的高社交商孩子并不能像八歲的孩子那樣持續對話或者參與復雜的游戲,但他可以遵守一些簡單的指示,模仿別人的玩耍,和小伙伴平和地共享一片區域。所以,無論兩歲的孩子社交商是低還是高,他們在游戲時都只是保持平行,互相不會有太多交集。”
在提高社交商與個性保持的平衡上,凱西認為,如果想讓一個孩子獨立,今后在社會上能很好地生活,就需要讓他覺察到自己需要什么,同時也能了解他人的需求,這才是真正的平衡。再有個性的孩子,也需要學會傾聽他人,回應并給出他自己的建議,這也是他能夠在自己與他人之間建立的平衡。
父母在孩子社交商中的角色
隨著很多父母開始反思孩子的問題是不是自己的問題,我們也問了凱西,孩子出現社交問題,和父母有多大關系?”在凱西的“進步基石”項目里,確實也分成孩子和父母兩個組來訓練。凱西說,家長小組中,家長們也經常問是不是自己該為孩子的“低社交商”負責?在凱西看來,因為孩子有社交障礙而責備家長,沒有任何好處。孩子的社交商確實有高低之分,有些孩子就是需要特別幫助。她認為,如果父母的目標是幫助孩子提高社交能力,那么反思“孩子的社交商和父母社交商是否直接相關”這樣的問題就錯了。一個更有用的思考應該是:“我們該如何最大可能地幫助、引導孩子提高社交技巧?”凱西·柯恩的《如何培養孩子的社交商》一書,將孩子在社交領域需要解決的11大要點問題涵蓋其中,包括如何加入到伙伴中、如何溝通交流、如何讀懂社交信號、提高自我尊嚴、處理戲弄嘲笑、管理壓力問題、化解矛盾沖突、控制憤怒情緒等。書中的每一章節通過討論特定的社交技巧讓孩子逐步進階練習。還設有實用小貼士,充滿趣味的小測驗,操作起來更加直觀、方便。
? (摘自《父母必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