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老李是一家公司老板,小有成就,一直獨身。1980年老李50歲時收養了12歲的小李為養子。1990年小李大學畢業后一直在外地工作,很少和老李聯系。老李很傷心,想到自己將來無人照顧,便于1995年與一遠親鄒某簽訂了遺贈扶養協議,雙方約定:鄒某負責老李的生活起居及喪事,老李去世后全部財產歸鄒某所有。之后,鄒某對老李一直盡心照顧。2012年3月,老李看到自己的多年好友張某生活貧困,起了憐憫之心,想著自己財產較多,于是寫了一份遺囑,將部分遺產贈給張某。2014年6月,老李突發疾病死亡。鄒某處理完喪事后,張某拿著遺囑要求繼承老李的部分遺產,小李也來要求繼承養父的全部遺產。鄒某均予以拒絕。請問,張某、小李能夠繼承老李的遺產嗎?
答:我國繼承的方式分為:法定繼承、遺囑繼承、遺贈和遺贈扶養協議。《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五條規定:“繼承開始后,按照法定繼承辦理;有遺囑的,按照遺囑繼承或遺贈辦理;有遺贈扶養協議的,按照協議辦理。”《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若干問題的意見 》第五條也規定:“被繼承人生前與他人訂有遺贈扶養協議,同時又立有遺囑的,繼承開始后,如果遺贈扶養協議與遺囑沒有抵觸,遺產分別按協議和遺囑處理;如果有抵觸,按協議處理,與協議抵觸的遺囑全部或部分無效。”
按照上述規定,在繼承中,如果各種繼承方式并存,應首先執行遺贈扶養協議,其次是遺囑繼承和遺贈,最后才是法定繼承。因遺贈扶養協議是一個雙方有償的民事法律合同。協議為扶養人設定了義務,扶養人在協議履行的過程中付出了勞動,所以應當在繼承開始后優先就遺產進行受償。遺囑繼承和遺贈是一種意定繼承,在遺產分割時雖優于法定繼承,但效力卻在遺贈扶養協議之后。
因此,有效的遺贈扶養協議具有最強效力,當它與法定繼承、遺囑繼承共同存在并發生沖突時,應按遺贈扶養協議分割遺產。也就是說,鄒某根據遺贈扶養協議可獲得老李的全部遺產,張某和養子小李則不能得到老李的任何遺產。
律師 董彬
咨詢律師:成務律師事務所
法律熱線:0371-63846498 60958785
網址:www.chengwu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