閔晶晶
摘要:隨著司法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公安機關偵查體制出現了新變化,刑事偵查工作重心逐漸下沉,在刑事執法也越來越突出公安派出所的地位和作用。因此,對公安派出所刑事執法監督力度的強化成為了檢察機關履職的重要內容。近年來,各地檢察機關依靠各種實踐活動的開展,針對監督模式進行了積極的探索,初步取得了顯著成效。本文從加強公安派出所刑事執法檢察監督的必要性著手,分析了當前監督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建立以偵查監督部門為主導,以社區檢察室為輔助的工作模式。
關鍵詞:公安派出所;偵查監督部門;刑事執法監督
一、加強公安派出所刑事執法檢察監督的必要性
孟德斯鳩曾經說過:“一切有權力的人都容易濫用權力,這是萬古不易的一條經驗。”人類歷史的發展演變向我們昭示了一個事實:權力一旦失去了監督制約,必定走向濫用或者不正當行使的結局。從世界各國司法制度中國家權力的配置情況來看,刑事訴訟中的國家權力主要表現為偵查權、檢察權與審判權,而偵查權在司法運行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如果從國家追究犯罪的效果這個角度來觀察中國的刑事程序,偵查毫無疑問是整個程序的中心,在一定意義上也可以說,真正決定中國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命運的程序不是審判而是偵查”。檢察機關加強法律監督是憲法和法律賦予的職責,是體現人民檢察院“強化法律監督,維護公平正義”形象的必然舉措,能夠有效維護和保障我國的司法公正和法治統一。檢察機關必須對公安派出所刑事執法過程中的立案、強制措施適用、偵查行為和刑罰執行等環節加強監督。
二、公安派出所刑事執法檢察監督存在的問題
就目前的實際狀況來看,在對公安派出所刑事執法的監督中,檢察機關仍然缺乏有效的程序控制,存在監督不主動、監督不及時、監督不到位、監督不全面等問題,嚴重影響了對公安派出所刑事執法監督職能的充分發揮。
(一)監督不主動
我國檢察機關的法律監督職能隨著近年來不斷深化的司法改革和修正的刑事訴訟法及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得到了不斷拓展,但在實際工作中,由于長期受傳統觀念的影響,部分檢察人員的執法觀念依然相對傳統,并未與時俱進,往往只完成審查逮捕、審查起訴等硬任務,卻忽視了軟任務的執行,即監督公安派出所刑事執法工作,工作中往往配合有余,監督制約不足,存在重協調配合、輕監督制約的問題。
(二)監督不及時
有效開展監督工作的前提條件是知情,但是造成檢察機關監督不及時的重要因素卻是信息渠道不順暢。實際情況是,在重要復雜的案件中,檢察機關的提前介入能夠對偵查活動同步監督和過程監督,但是大多數其他案件的檢察監督都是以檢察和公安職能銜接為平臺,屬于事后監督和結果監督,具有滯后性、被動性和偶然性特點。
(三)監督不到位
按照現行法律規定,檢察機關對同級公安機關進行法律監督,雖然檢察機關的法律監督包括了對公安派出所刑事執法的監督,但是檢察機關采用的方式一般不向公安派出所直接提出糾正意見,而是發書面的糾正違法通知書或檢察建議給公安機關法制部門,然后再由法制部門督促公安派出所整改,這種監督途徑使對公安派出所的外部監督轉化為內部監督,監督力度大打折扣。
三、建立對派出所執法監督新模式
筆者認為,建立以偵查監督部門為主導,以社區檢察室為輔助的監督模式,既能充分發揮偵查監督部門專業性的特點,避免監督者與被監督者過于緊密,又能通過社區檢察室擴大其信息渠道,保證監督內容的完整性和全面性。
(一)監督范圍
檢察機關對公安機關刑事執法監督的范圍有立案監督、偵查監督和刑罰執行監督,偵查監督部門監督的重點是立案監督和偵查監督,尤其關注容易發生不合法、不公正、不規范的重點執法環節,加強對社會輿論密切關注、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的監督。
(二)監督途徑
1、堅持提前介入制度
檢察機關應該對公安派出所偵辦的要案大案,或者社會輿論普遍關注的案件,經公安派出所邀請或者經檢察長批準,主動派員介入偵查,引導取證,對證據的收集、固定、完善提出意見和建議,并對偵查活動的合法性進行監督,確保取證工作依法、客觀、及時、全面進行。
2、健全信息通報制度
公安機關授權偵查監督部門登錄管轄內派出所的內部信息系統,可以查詢派出所刑事、行政案件信息,主要包括發案、立案、破案、撤案、“另案處理”、強制措施適用和變更、捕后補充證據等情況,檢察監督部門應該從案件的受理到結束整個過程都及時納入監督視野。與此同時,對于立案監督、偵辦過程監督、審查逮捕等環節的情況,偵查監督部門也要及時向公安派出所反饋,定期將執法過程中普遍存在的問題通報給公安派出所,從而幫助其不斷提高派出所刑事執法能力。
3、完善控告申訴制度
群眾舉報以及控告申訴是偵查監督部門履行監督職能的重要信息來源,因此要加強與社區檢察室的配合,依托其貼近基層的特點拓寬信息渠道,形成對公安派出所刑事執法監督的合力。
(三)監督方式
1、口頭糾正和書面糾正相結合的方式
偵查監督部門對公安派出所在辦理刑事案件時出現的輕微違法偵查行為或者輕微程序瑕疵,只要是不影響實體公正和程序公正,并且可以通過補正或做出合理解釋的瑕疵證據,依照法律規定以口頭糾正的方式督促改正。口頭糾正方式是強制力最輕微的監督方式,具有即時性強的特點。對于嚴重違法行為,可以發出“書面糾正違法通知書”,并監督其糾正。
2、定期溝通方式
偵查監督部門通過座談會、通報會、聯席會等形式與公安派出所加強溝通聯系,相互通報對派出所執法監督工作中的有關情況,針對新問題、新情況開展共同研究討論,總結近階段工作情況和經驗做法,減少分歧,增進共識,共同提高辦案質量和效率。
3、對涉嫌犯罪的立案偵查
充分運用偵查權,對派出所執法活動中出現的徇私舞弊、受賄等涉嫌犯罪的行為,發現一起查處一起,絕不姑息。
四、結語
加強對偵查權的控制體現了權力制約的法治精神,在我國司法體制中,主要表現為檢察機關對公安機關刑事偵查活動的法律監督?,F行訴訟流程結構下的公安機關擁有強大的自主偵查權能,以檢察權控制公安偵查權是權力制約的題中之義,檢察機關必須加強對公安機關的法律監督,其中也包括對公安派出所的刑事執法活動的監督。
參考文獻:
[1] [法]孟德斯鳩:《論法的精神》(上冊).商務印書館1961年版,第154頁.
[2] 孫長永:《偵查程序與人權》.中國方正出版社2000版,第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