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若森
摘 要 伴隨著金融體制改革的不斷向前推進,金融創新實際上就是金融市場化和現代化的過程。金融市場的迅速發展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中承載了資金資源配置的重任。近年來,隨著國民收入的提高和居民財富的積累,全球金融服務的互相影響使得中國國民的理財觀念不斷增強。如何保障投資者利益和投資者財產性收入,這是對金融理論和實踐的重大考驗。只有在科學理論的指導下,匯聚從業者和投資者的力量和智慧,中國金融市場的發展之路才能越走越開闊。本文通過投資群體和種類的分析,從明確市場定位、強化服務品牌與創新銷售渠道等方面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建議,為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的進一步發展提供有針對性的一些建議。
關鍵詞 理財產品;商業銀行;到期收益率
商業銀行理財產品是指商業銀行在對潛在目標客戶群分析研究的基礎上,針對特定目標客戶群開發設計并銷售的資金投資和管理計劃。按照標價貨幣的不同,分為外幣理財產品和人民幣理財產品。人民幣理財產品的投資范圍比較廣泛,包括債券、基金等,也有的產品通過連接信托計劃進行新股申購和實業投資,還有掛鉤利率指數、匯率指數以及資源類指數的,主要分為債券型、信托型及掛鉤型幾類。 從2004年光大銀行推出第一款人民幣理財產品“陽光理財計劃第一期”到現在人民幣理財產品已經發展了整整十年。在這十年中,從外部因素的風險控制到產品的自身因素,都不斷進行著充分改良和調整。
根據銀率網數據庫統計,2014年一季度總計只有121家商業銀行共發行 12302 款理財產品,環比增長1.50%,同比增長 14.18%。2014 年一季度銀行理財產品市場發行量雖然比去年三季度理財產品發行峰值略有下降,但總體保持上漲態勢。
同時,據銀率網數據庫統計,2014年一季度投資期限在一個月以內的人民幣理財產品總計發行 570 款,占人民幣理財產品發行總量的 4.92%,環比下降 16.67%;投資期限為一個月至三個月的人民幣理財產品總計發行 6300款,占人民幣理財產品發行總量的 54.36%,環比上升 1.24%;投資期限為三個月至六個月的人民幣理財產品總計發行 2869 款,占人民幣理財產品發行總量的 24.76%,環比下降 4.53%;投資期限為六個月至十二個月的人民幣理財產品總計發行 1577 款,占人民幣理財產品發行總量的 13.61%,環比上升 16.56%;投資期限在一年以上的人民幣理財產品總計發行 273 款,占人民幣理財產品發行總量的 2.36%,環比上升 60.59%。
目前,理財投資標的物趨同性較強,不斷將規模做大做強只會攤薄銀行邊際利率,甚至沖擊新增存款。在商業銀行的業務中,理財是最基本的組成部分,是商業銀行重要的利潤來源。理財產品在實現居民財產保值、增值等方面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盡管近年來,建行個人金融業務有較快發展。但與我國個人金融業務市場存在的實際情況和發達國家的金融市場相比,建行在產品種類、風險控制機制、營銷模式和客戶忠誠度等方面還是存在著一定的差距。從實際經營中來看,建行也存在著產品單一、對原有業務沒有實質性突破等問題。2014年7月11日銀監會下發的《關于完善銀行理財業務組織管理體系有關事項的通知》要求銀行在7月底將理財事業部改制方案上報,9月底完成理財事業部改制。按照管理層的思路,未來理財事業部要探索在自營業務,代客理財業務之間建立更清晰的界限,相對建立完善的風控機制、流動性管理機制等實現對業務的創新。
因此我們對中國建設銀行沈陽分行下的一些有代表性的營業網點的理財產品銷售情況進行了大量的問卷調查,通過調查投資者的投資類型,以期對商業銀行理財產品創新提出針對性建議。調查信息包括個人信息和投資偏好,旨在得到投資者對理財產品的行為偏好。從調研結果上來看,選擇保本及固定收益類產品的儲戶總和比例達到86.14%,說明遼沈調查人群對于風險的態度較為傳統和保守。只有少數人可以接受本金虧損高風險類型的浮動收益類產品,僅占 13%不到,且該類別投資者所屬人群的收入、職業、年齡都偏高,能從中說明地區發展的一定問題。從側面也說明了投資者的主要目的是青睞平穩收益。在產品期限方面,60天至90天的短期期理財產品最受投資者青睞,達到 55.82%。六個月至一年以上的產品分別約占20%至30%,說明當前經濟形勢下,投資者絕大多數更傾向于投資期限短、穩健的高流動性產品。
目前,我國商業銀行理財產品的開發與需求仍處于起步階段。在理財產品的設計和發行情況看仍與海發發達資本主義國家有著不小的差距。其產品較為單一,且風控指標不夠國際化,業務種類同質性強,不能深入貼合不同用戶群體。只有通過金融改革與創新,逐步根據市場創新提升產品質量才能實現客戶與銀行的雙贏,不斷將收益穩定,控制管理風險。
①摘自劉樹軍《 理財產品指南》,2007年中國金融出版社。
參考文獻
[1] 郭建杭.中國經營報[J].2014.8.
[2] 劉樹軍. 理財產品指南[J].中國金融出版社,2007.
[3] 高冉. 商業銀行保本收益類理財產品市場調研[J].金融視線,2014.
[4] 周漩.我國商業銀行個人理財產品營銷研究[J]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05.
[5] 徐妍.基于SEM的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影響因素研究[J]東北農業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