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鑫浩
摘要:近幾年,大學教育改革不斷深化,各學科陸續搭建網絡平臺進行革新,擴展教學內容,以提高教學質量,大學英語也在其中。聽說課程由于其自身特點較早引入了網絡技術,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教學效果,但是也遇到了一些問題。本文就網絡平臺下的大學英語聽說課程的優勢、現存問題和解決方案幾方面進行闡述。
關鍵詞:教育改革;網絡平臺;大學英語聽說課程
一、傳統聽說課程的狀況
第一,傳統的聽說課堂不利于培養學生們的自主學習能力。通常在課堂上只是教師講授,學生被動聽課,是教師的“一言堂”,學生無法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容易失去對英語學習的興趣。
第二,學生學習的自由性較差。在傳統的聽說課堂上,學生們需要在特定的時間、固定的地點進行學習,無法選擇,容易使學生對英語學習產生厭倦。
第三,傳統的聽說課堂中,由于時間有限,教師主要培養學生聽的能力,教學內容以所授教材為主,以滿足期末考試甚至四六級的要求,課外知識涉獵很少,對于學生說的能力的培養也相對欠缺,學生練習口語的機會很少,無法滿足當今社會對于現代大學生的需要。
第四,師生互動少,溝通少,互相不了解,學習效率不高,教學效果不好。傳統的聽說課堂,上課時,主要是教師講授知識,學生聆聽;下課時,師生迅速離開教室趕往下一堂課,彼此之間交流很少。學生有疑問時沒有充足時間向教師提問,而教師除了通過考試成績,也無法詳細了解每個學生的英語水平,不能針對每個學生的特點為其制定個性化的學習方案,教學效果不顯著。
二、將網絡技術作為輔助手段引入大學英語聽說課程的優勢
(一)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意識的養成。傳統課堂普遍采用“填鴨式”教學,教師講授知識,學生被動聽取;新模式的聽說課堂則需要學生自己主動在課下找時間進行英語學習,而且,在完成了額定的學習量后,還可以對網絡平臺上教師添加的其他英語資源自主進行選擇學習。這樣既可以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也可以提高學生對于英語學習的主觀能動性。
(二)學生的學習自由度提高。新模式的聽說課程方便了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使學生不拘泥于在特定時間、固定地點學習,可以在宿舍甚至家里進行學習;而且,學生也可以在課前、課中和課后隨意登陸網絡平臺對課程進行學習,加深了學生對課程的理解。
(三)教學資源類型和內容選擇更加多種多樣,增加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傳統的聽說課上,教師主要向學生播放磁帶或者CD進行教學。現在利用網絡平臺,教師可以將課程及相關內容通過音頻、視頻、圖片、文本、動畫等多種形式放置在網絡平臺上,拓展了教學內容,并且增加了教學資源的多樣性。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對課外內容進行選擇性學習,增加了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
(四)提高學生的口語水平。由于學生利用課下時間自主學習聽力,教師就可以在課上將大部分時間用于對學生進行口語方面的訓練,提高學生的口語能力,告別啞巴英語。
(五)師生間和同學間的互動增加,增進了彼此的了解,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新模式的聽說課程可以有效加強師生之間、同學之間相互探討學習上遇到的問題,交流和互動的增加能夠有效增進相互之間的了解,從而更有利于教育教學。
三、現存網絡平臺下大學英語聽說課的問題
(一)學生自主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不夠。新模式的聽說課程要求學生有更高的主觀能動性,教師會要求學生每周在課下進行額定時間的英語學習。個別學生沒有完成作業,反而利用平臺軟件漏洞掛機偷懶,教師不容易檢查出來。
(二)教師對學生的評價仍然采取傳統方式,沒有對學生的網絡完成情況和課上的口語表現給分,使學生對網絡學習失去了動力和興趣。
(三)學生篩選知識的能力有待加強,教師需要進行指導。由于教師在網絡平臺添加了大量的補充內容,很多學生會由于內容過多而不知如何進行選擇,造成選擇疑惑和學習疲勞。
(四)硬軟件設施有待提高。網絡平臺的正常運行需要先進的計算機和網絡技術進行支撐,而目前許多高校的硬軟件設備較為陳舊,更新、更換機器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這造成系統頻繁出現故障,影響教學的順利進行。
(五)教師過分依賴現代技術,在設備出現故障時無法應對。新模式的大學英語聽說課程是建立在網絡平臺上的,有的教師對于網絡技術過度依賴,一旦在課上突然出現系統故障,便會措手不及,無法順利繼續課程。
四、針對上述問題的教學建議與思考
(一)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網絡環境下的聽說課程要求學生有較強的自主學習意識,合理制定課下的英語學習計劃,以獲得良好的學習效果。教師需要準確認識新模式的聽說課程,嚴格監管學生,并且根據不同學生的特點,幫助學生制定個性化的學習方案,合理安排課下在網絡平臺上的學習,培養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自主學習能力。
(二)教師需要制定更科學的教學評價體系,對學生進行綜合評測。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上網時間、作業完成情況、課堂表現等方面對學生做出綜合評價,避免學生對英語學習產生消極情緒,失去興趣。并且,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反應隨時調整教學方式和內容,敦促學生更改學習計劃和方法以提高教學質量。
(三)在學生進行單元學習之前,對不同層次的學生給出不同的指示,圈定學習范圍,以提高學習效率,使英語水平不同的學生共同進步。
(四)對學校的網絡平臺和硬件設備定期進行維護和升級,避免出現故障。教師要掌握必要的硬件軟件維修技術以應付突發狀況的產生。
五、總結
截至目前,根據各高校聽說課程的網絡教學改革效果可以看出,將計算機和網絡技術作為輔助手段引入聽說課程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改善學生的聽說水平。但是,由于改革實施時間并不長,在操作上還存在一定問題,需要教師提高認識,共同探討、解決。
參考文獻:
[1] 蔡鳳華.對在網絡條件開展大學英語聽說課的一點思考[J].咸寧學院學報, 2010(3):138-139
[2] 胡少紅. 構建英語網絡教學平臺,提升大學英語教學質量[J]. 教育科學, 2014(3):109
[3] 狄偉進,李立鎖. 網絡環境下創新型大學英語精讀課課堂教學模式研究—走網絡教學與課堂教學相結合之路[J]. 吉林化工學院學報, 2013(2):17-2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