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琴英 夏碧華
(貴陽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藥劑科,貴州 貴陽 556000)
老年患者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發病率較高,臨床傳統治療方法以西藥抑制心肌傳導系統為主,但是對于合并嚴重血流動力學障礙的患者,西藥發揮作用的途徑比較狹窄,治療效果往往不達標〔1〕。通過改善患者血液黏稠度,促進患者血液循環對提高冠心病合并心律失?;颊咧委熜Ч哂蟹e極的意義。本實驗觀察參松養心膠囊聯合西藥治療老年患者的慢性心律失常的療效及血流動力學改變。
1.1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就診于我院經心電圖和實驗室檢查確診的心律失常患者120例,其中男74例,女46例,年齡60~89歲,平均(65.4±4.5)歲,病程3~39年,平均(21.5±3.5)年。入院主訴:心悸、氣短、胸悶、疲乏無力、頭暈、胸痛、失眠等癥狀。所有患者均合并不同程度的基礎疾病,其中:高血壓73例,糖尿病34例,肥厚性心肌病38例,風濕性心臟病20例,病毒性心肌炎8例,其他疾病24例。心律失常類型:房性期前收縮(早搏)9例,陣發性房撲合并房顫14例,室性早搏18例,室性心動過速28例,室上性心動過速34例,竇性心動過緩17例。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各60例,兩組一般臨床資料無統計學差異(P>0.05)。
1.2治療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經各項檢查確診,無本實驗各藥物服用禁忌證,對照組采用鹽酸胺碘酮片(北京嘉林藥液股份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家準字H 20003843;規格:0.2 g×12片),口服,0.2 g/次,2次/d,服用7 d。后減量至0.2 g/次,1次/d,服用3 w。治療周期為4 w。研究組聯合參松養心膠囊口服,3粒/次,清晨空腹、午飯后2 h、睡前2 h服用,治療周期為4 w。
1.3觀察指標 ①臨床指標:使用動態心電圖24 h監測,觀察患者血壓、脈搏、心率等,記錄患者收縮壓、舒張壓、平均動脈壓等數據,根據心電圖機臨床癥狀評估患者治療效果。②血流動力學指標:治療前后采用美國Cardiodynamics公司生產的Bioz.Com數字化無創血流動力學檢測儀對患者血流動力學指標進行分析,包括細胞沉降率(ESR)、血細胞比容(HCT)、纖維蛋白原(Fb)、低切變率下全血黏度(nbl)、高切變率下全血黏度(nbh)、血漿比黏度(np)。
1.4心電圖結果評估療效 治愈:心電顯示均正常;顯效:室性心動過速、室顫、房顫等心律失常減少90%以上;有效:心率傳導異常數據減少50%~90%;無效:心率傳導異常情況縮小50%以下,或無變化〔2〕。
1.5臨床癥狀評估療效 治愈:患者心臟癥狀恢復正常,無胸悶、氣短等;顯效:患者心悸、胸悶等心血管系統癥狀消失80%~90%;有效:患者自感明顯不適,心悸、胸悶及氣短、乏力等減少50%~80%;無效:患者心悸、胸悶、氣短乏力等不適減少50%以下,或癥狀加重〔3〕。
1.6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6.0統計學軟件進行χ2檢驗和t檢驗。
2.1兩組治療后的收縮壓、舒張壓及心率等變化 治療后研究組收縮壓、舒張壓、平均動脈壓、描述心率明顯優于對照組(P均<0.05)。
2.2治療后兩組患者臨床癥狀的療效評價 研究組總有效率(96.67%,治愈43例,顯效15例,有效2例)顯著高于對照組(66.67%,治愈17例,顯效23例,有效214例,無效61例)(χ2=13.6,P<0.05)。
2.3兩組治療前后血流動力學指標分析 研究組治療后ESR、HCT、Fb、np、nbl、nbh等指標顯著低于治療前(P<0.05),而對照組治療前后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治療后兩組收縮壓、舒張壓及心率等變化

表2 兩組血流動力學指標分析
治療心律失常的常見藥物有胺碘酮、比索洛爾、倍他樂克等,此類藥物治療心律失常過程中,受心臟局部血流動力學的影響因素較大,容易出現室顫等危及患者生命的并發癥〔4〕。胺碘酮是Ⅲ類抗心律失常藥物,主要通過抑制鈉離子和鉀離子的傳導路徑,延長心肌有效不應期〔5〕。該藥物在服用后的不良反應依然是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療瓶頸。統計發現,該藥物對肺、眼等器官毒副作用較大,影響體內的甲狀腺激素的代謝,該藥大都經肝臟代謝,尤其是患者若服用藥物后,處于缺氧環境下,容易并發尖端扭轉性室速〔6〕。
中醫學認為〔7,8〕,心律失常的發生為氣陰兩虛及虛絡失養產生的氣絡絡虛不榮的病理表現,其發生與現代醫學理論中的心肌血流供血不足及自主神經功能失調引起心律失調相同。此外,陰虛血行澀滯、氣虛運血無力可引起脈絡瘀阻而氣絡失養,從而導致心肌供血不足〔9〕。本實驗的研究組患者采用傳統醫學診療思路,無不良反應出現,且能顯著減輕肝、腎等靶器官的并發癥。參松養心膠囊由人麥、麥冬、山茱萸、赤芍、龍骨、黃連、丹參、炒酸棗仁、甘松等加減組成,通過補法、滋養、收斂三者結合,達到顧護人體正氣,暢通絡脈,滋養心脈、改善患者血液循環、活血通絡、調整及改善血管、降低血脂濃度,對血小板聚集具有抑制作用等功效〔10,11〕。方中甘松中的揮發油等有效成分能夠延長動作電位,有效阻止異常傳導路徑,對于心律失常療效穩定〔12〕;人參、麥冬等具有益氣補脾、補肺養陰等功效〔9〕;桑寄生、黃連、五味子等具有寧心安神、清心定氣之功效〔13〕;丹參能夠祛瘀活血,降低細胞自律性,改善心肌細胞的代謝環境,提高患者自主神經反應能力〔14〕。諸藥共用能有效改善氣虛運血無力可引起脈絡瘀阻,改善血流黏稠狀況,促進血液循環,提高心肌功能。
本研究提示在胺碘酮治療的基礎上應用參松養心膠囊能有效抑制胺碘酮治療過程中引起的血小板聚集度增大的情況,改善患者血液循環,降低心肌耗氧指數及耗氧量,提高心肌細胞活力,改善心功能及心肌缺血癥狀,從而促進患者預后〔15〕。參松養心膠囊配合胺碘酮在調整體內鉀離子傳導通道傳導上具有協同作用,其中多種藥物配伍可以達到增強心肌收縮能力、平穩血壓、調整患者心率及改善心肌動作電位傳導等功效,在提高心肌細胞自律性和鎮靜安神方面較為顯著,是單純西藥治療無法替代的〔14,15〕。
4 參考文獻
1李志梅,常 超,盧英霞,等.參松養心膠囊與胺碘酮治療室性期前收縮療效比較〔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1;17(12):241-2.
2汪愛虎,浦介麟,齊小勇,等.參松養心膠囊治療陣發性心房顫動的多中心臨床研究〔J〕.中華醫學雜志,2011;91(24):1677-81.
3周慶國,朱志勇.參松養心膠囊聯合胺碘酮預防房顫復發及對心功能的影響〔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1;17(10):251-2.
4朱潤碩,徐 鳳,方 玉,等.參松養心膠囊輔治可疑病態竇房結綜合征合并頻發室性早搏的療效觀察〔J〕.疑難病雜志,2012;11(9):693-5.
5張金生.參松養心膠囊與胺碘酮治療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的療效觀察〔J〕.天津中醫藥,2012;29(3):228-30.
6劉會珍.參松養心膠囊治療心律失常58例療效觀察〔J〕.中國醫藥導刊,2012;14(6):1037,1039.
7陳 宏,杜建紅,張 薇,等.參松養心膠囊治療期前收縮47例分析〔J〕.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2;10(6):752.
8胡發明,黃知秀.參松養心膠囊治療冠心病心律失常有效性與安全性Meta分析〔J〕.醫藥導報,2012;31(5):671-4.
9黃菁菁.參松養心膠囊對老年頻發室性期前收縮患者心率變異性影響的臨床觀察〔J〕.實用老年醫學,2012;26(1):53-5.
10彭根興,李紹敏,劉 波,等.參松養心膠囊對高血壓并陣發性心房顫動患者P波離散度的影響〔J〕.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2;10(1):29-31.
11王 多,宋成偉,劉 全. 參松養心膠囊聯合β受體阻滯劑治療室性早搏的臨床觀察〔J〕.中國老年學雜志,2009;29(10):1291-2.
12康秀娟,樊淑慧.參松養心膠囊治療心血管神經癥47例療效觀察〔J〕.山東醫藥,2010;50(29):115.
13鐘 勇.胺碘酮聯合參松養心膠囊治療危重癥患者伴快速性心律失常臨床療效觀察〔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11;10(13):1016-7.
14王建清,李 莉,劉 敏,等.參松養心膠囊治療有癥狀良性室性早搏的臨床研究〔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1;20(19):2366-7.
15趙善輔,曾素娥,楊冬梅,等.自擬舒肝養心湯合參松養心膠囊治療心臟神經官能癥臨床研究〔J〕.中國中醫急癥,2011;20(5):690,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