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婧婧 涂陽軍 楊 智 歐陽誠軍
(湖南大學工商管理學院,湖南 長沙 410082)
以往的研究中幸福感研究對象較為廣泛〔1〕,涉及各行各業,沒有一定的針對性。煙草行業在我國是一個比較特殊的行業。從地域上說,它在全國均有分布,且涉及人員人數眾多。從性質上說,它既屬于事業單位,具有行政執法權,又是國有企業,從事煙草相關的經營活動,針對它的離退休人員現狀的研究結果,對其他的事業單位和國有企業都有一定的參考價值。本文嘗試從人口統計學變量、心理學角度,對煙草系統離退休人員的幸福感主要影響因素進行研究。
1.1對象 某省煙草系統離退休人員共193人,分別來自于某省18個縣市,男102人,女91人;50~59歲 40人,60~69歲 101人,70~79歲 38人,80歲以上 14人。
1.2研究工具 自編調查問卷,問卷各個題項的設計源于前期的訪談數據。在研究前期,對煙草系統94名離退休職工進行了深度訪談和焦點小組座談,將訪談所采集到的訪談記錄轉錄成文本數據,再通過對數據的挖掘和整理編制確定了調查問卷。調查問卷分為六個部分,分別是個人基本信息、身體狀況、心理狀況、社會支持、人際關系和總體評價。除個人基本信息部分外,各題項均采用1,2,3,4,5的五級計分,得分越高表示越滿意。對每一部分單獨計分,以各部分的所有題項得分的均值作為衡量標準。
1.3量表施測 采用集體和個別施測相結合,對集中參與調研的離退休人員進行整群測試,嚴格使用規范的指導語;對個別有視力障礙的離退休人員采用個別施測,由主試向被試逐一解釋題項,被試做出反應后由主試在問卷上記錄。
1.4數據處理 采用SPSS16.0軟件進行描述性統計,并對二分類變量(如性別)進行方差分析、對多分類變量(如居住方式)進行單因素分析,及對其他因素(如身體狀況、心理狀況、社會支持、人際關系)進行多元回歸分析。
2.1總體狀況 幸福感均值為3.34±0.03。幸福感屬于中上水平,多數離退休人員覺得自己的生活是幸福的。
2.2幸福感相關因素分析 不同性別、年齡、地區的離退休人員幸福感沒有顯著性差異(P>0.05)。不同居住方式的離退休人員幸福感差異顯著(P<0.05)。見表1。

表1 人口統計學變量對幸福感的影響
2.3多元回歸分析 以幸福感為因變量,以與之相關的實際收入狀況、主觀收入評價、身體狀況、心理狀況、社會支持和人際關系為自變量,進行多元線性回歸分析,結果顯示,主觀收入評價、身體狀況、心理狀況和人際關系進入回歸方程,調整后的R2為0.472,能解釋總變異的47%。見表2。

表2 針對幸福感的多元回歸分析
本研究結果幸福感較高的主要原因是:單位良好的補貼待遇奠定了離退休人員較好的物質基礎;完善的醫保政策也基本為煙草系統所有離退休人員(上到高級干部,下到普通工人)免除了醫療保障的后顧之憂;優勢單位的長期積累使得離退休人員普遍擁有較好的居住條件和居住環境。以上三方面的優勢和保障,為煙草系統的離退休人員避免了許多其他行業離退休人員面臨的實際困難,因此這部分人群的幸福感普遍偏高。
本研究顯示不同性別對離退休人員幸福感的影響不顯著,這與李志雄等〔1〕研究結論一致。本文中年齡因素對離退休人員幸福感沒有顯著差異與國內外一些學者研究結論一致〔2~4〕。這一點有兩方面原因,一是離退休人員能正確對待自己的年齡,所以年齡對其心理狀況影響較小,二是本文研究對象的年齡都屬于老年期階段,年齡跨度相對較小,未能表現出年齡對主觀幸福感的顯著影響。本文城市居住與非城市居住的離退休人員幸福感不存在顯著的差異。這與以往相關研究〔5〕的結論不同。原因很可能是調查對象是來自某省煙草系統的離退休人員。這部分人群中,城鄉離退休人員的收入差距很小,都具有相對較高的收入,且收入來源比較穩定。同時他們所享有的醫療保險、社會保障等方面的政策也較為統一和一致。
本文說明離退休人員的主要生活重心處于家庭中。家庭關系和氣氛與離退休人員的心理狀況息息相關,和諧的家庭氛圍能減少老年人的心理問題的發生率〔6〕。收入不均等和攀比心理的存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許多離退休人員主觀收入評價。有部分離退休人員將自己的收入與在職人員的收入進行對比,覺得收入差距巨大,就直接降低了主觀收入評價,同時心里也存在“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想法,而這種根深蒂固的想法和收入差距較大的事實直接降低了離退休人員的幸福感。至于實際收入狀況不顯著的原因,這可能與煙草系統這一特殊行業具有較高且穩定的收入和完善的福利體系有關〔7〕。煙草系統離退休人員基本不存在醫療這一許多老年人面臨的實際問題,對該人群來說,目前離退休人員之間的收入差距很小,并且收入已經足夠滿足生活所需。另一方面原因,以往研究表明,在收入水平較低的情況下,增加收入有助于提高幸福感,但是一旦達到某個限值(如5 000元)后,收入對幸福的影響很小,甚至沒有任何影響〔8〕。
另外,身體和心理的健康狀況均對主觀幸福感有顯著影響。在此次調研過程中,通過與離退休人員交談,他們多次提到最大的幸福就是身體健康和家庭和諧。身體狀況好的離退休人員,幾乎沒有疾病經濟負擔,生活質量較高,幸福感也隨之增強〔9〕。另一方面,由于老年人的生理防御機制逐漸衰退,容易生病,小病也會導致心理上較大威脅。因此,老年人對自己的身體狀況越來越關注,從而身體狀況是影響幸福感的重要因素。而且心理狀況對離退休人員的幸福感差異的影響也是具有顯著性的,這與國外學者〔10〕的相關研究結論一致,表明心理健康和幸福之間存在正相關。究其原因,心理健康狀況和幸福感都采取的是主觀自我報告的形式,個體的性格特質或認知傾向的差異會同時影響其對心理健康狀況與幸福感的回答。
本研究中,社會支持對離退休人員主觀幸福感影響不顯著,這與其他對老年人幸福感研究結果不一致〔11〕。該結果與某省煙草系統離退休人員這一調查對象有關。首先,他們有較好的養老體系,單位配備有較為完善的生活娛樂設施,并設置了專門從事老干工作的工作人員,一般有困難時他們都能得到組織的幫助。其次,單位定期開展娛樂活動、近郊旅游、外地參觀、定期開展政治學習和健康教育都使其有歸屬感和充實感。這些都說明他們已經擁有較好的社會支持,所以這一因素對幸福感的影響就很弱。人際關系對離退休人員的幸福感差異的影響是很顯著的,表明人際關系對幸福感有很大影響。良好的福利待遇,主要包括經濟收入和醫療保障制度及各種文娛活動,會使不同年齡、性別、居住地區的離退休人員,都具有較高的幸福感。因此,在整個社會中,提高離退休人員的經濟收入,并建立完備的醫療保障體系對增強離退休人員的幸福感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
4 參考文獻
1李志雄,李鵬海,紹 平. 社區老年人主觀幸福度及相關因素分析〔J〕. 現代醫藥衛生,2005;21(7):770-1.
2唐 丹,鄒 君,申繼亮,等. 老年人主觀幸福感的影響因素〔J〕. 中國心理衛生雜志,2006;20(3):160-2.
3蔣懷濱,林良章. 老年人主觀幸福感的影響因素及其調適的調查研究〔J〕. 中國老年學雜志, 2008;28(24):2461-2.
4李 娟,吳振云,許淑蓮. 北京城區老年人心理健康狀況及其相關因素分析〔J〕. 中國心理衛生雜志,2002;22(5):336-8.
5亓元偉,周少甫.收入、健康與醫療保險對老年人幸福感的影響〔J〕. 公共管理學報,2010;7(1):100-7.
6姜晶梅,林 玲,孫國強. 我國城市老年人幸福感的主要影響因素〔J〕. 中國老年學雜志,1998;18(3):132-4.
7Gross JJ,Carstensen LL. Emotion and aging:experience, expression, and control〔J〕. Psychol Aging,1997;12(4):590-9.
8Frey B, Stutzer A. Happiness, economy and Institutions〔J〕.Econom J,2002;110(10):918-38.
9王 健,孟慶躍,Winnie Y,等. 農村居民主觀幸福感與健康的相關性〔J〕. 山東大學學報(醫學版),2008;46(9):919-21.
10Dolan P, Tessa P, Mathew W. Do we really know what makes us happy?A review of the economic literature on the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subjective well-being〔J〕.J Econom Psychol,2008;29(1):94-122.
11鄧云龍,陽中華,陳向一. 社會支持和家庭功能與老年人主觀幸福感的相關性〔J〕. 中國老年學雜志,2012;32(8):35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