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琳飛 張會君 孟 琳 孫麗敏 丁 艷
(遼寧醫學院護理學院,遼寧 錦州 121000)
養老院老人多是體弱多病、自理能力比較差的老人,便秘的問題更為突出〔1〕,嚴重者伴有腹部不適、惡心、厭食及頭暈、頭疼、乏力、焦慮等癥狀,影響其生活質量和心理健康。主觀幸福感(SWB)作為衡量人們生活質量的一個重要的綜合性的心理指標,它包括生活滿意程度、積極情緒體驗與消極情緒體驗〔2〕。本研究探討運動按摩對老年人功能性便秘(FC)的改善情況及對其SWB的影響。
1.1研究對象 2012年8~10月在錦州市床位數≥50人的養老院隨機選取兩家,選擇患有FC并愿意配合本研究的75名老人,納入標準:無嚴重聽力視力和語言障礙,具有一定的閱讀和聽寫能力;無運動障礙。排除標準:臥床不能自理患者,合并其他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的器質性疾病;因精神因素或嚴重認知障礙不能配合調查者。診斷依據ROMEⅢ標準〔3〕,年齡60~99歲,平均(74.96±7.07)歲。其中男30例,女45例。隨機分為干預組38例,對照組37例。兩組年齡、性別、文化程度、職業、收入水平等無統計學差異(P>0.05)。
1.2調查工具 ①一般情況調查表調查患者的年齡、性別、文化程度、收入水平等。②慢性功能性便秘嚴重程度評分量表〔4〕克倫巴赫α系數為0.645,說明內在信度較好;Spearman-Brown系數為0.487,Guttman系數為0.483,說明分半信度較好。0分表示正常,以11分為診斷閾值,30分表示嚴重便秘,每個癥狀可根據程度不同和頻率的多少分為0~4分或0~3分不等。③紐芬蘭紀念大學幸福度量表(MUNSH)作為老人精神衛生狀況的恒定的間接指標已為許多國家廣泛應用,其信度效度及量表的內部一致性均高于以前使用的幸福度量表〔5〕,量表的理論結構是情感平衡理論,12個條目反映正性因子,其中 5個反映正性情感(PA),7個反映正性體驗(PE);12個條目反映負性因子,其中 5個反映負性情感(NA),7個反映負性體驗(NE)。項目采用0~2的3級計分。 總分等于正性因子分與負性因子分之差加上常數24分,計分范圍0~48分。分數越高,表示幸福感越高。
1.3成立運動按摩質量控制小組 由3名研究生同學、兩名愿意配合本研究的護理員組成,研究者本人任組長。首先對質控小組成員進行統一培訓,組長考核組員對此次運動按摩干預內容的掌握情況,考核合格后準備統一對患者進行運動按摩治療。每周對患者進行系統干預3~4次,并隨時抽查患者的完成情況及質量,如有問題,找出原因并及時解決,對于患者及家屬的問題,耐心給予解答,對于質控小組反映不配合的老人進行樣本剔除。在抽查的過程中,若遇到意外情況,可以和養老院負責人或直接護理人員溝通,進行配合。要求患者記錄運動日記:運動的形式、運動的時間、運動時心率。
1.4治療方法 干預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運動按摩療法包括:①全身性運動:每天早晨起后讓老人們戶外散步或室內慢走,每次20~30 min;下午4點去戶外器材自由活動20~30 min。②呼吸肌及盆底肌群鍛煉,每天平臥或坐位時,進行腹式呼吸運動;即吸氣時鼓腹并放松肛門、會陰;呼氣時收腹并縮緊肛門、會陰,氣呼盡略加停頓再呼吸,如此反復6~8次。 ③行腹部按摩:協助患者取仰臥位或半臥位,囑患者自然放松,用手的大小魚際肌在患者臍周10 cm范圍內沿順時針方向按摩,手指施加力量以輕推、揉捏為主,力量速度較輕慢,每次10~15 min,每日早晚各1次,也可便前20 min或餐后2 h進行增加小腸及大腸推進性節奏收縮,減少腸道水分的重吸收,使糞便軟化排出。 ④腳底按摩:每晚睡前用熱水(39~42℃)給予足浴,聯合足底按摩泡足30 min,指導患者用拇指指腹按摩足底中下部即結腸反射區,刺激腸蠕動。
1.5評估方法及時間 由質控小組在運動按摩干預前對兩組患者統一發放問卷調查表并解釋有關的內容及注意事項。患者填寫完畢后立即收回,對于不便書寫者可根據患者意見由質控小組代為填寫,結果由組長評價。經8 w運動按摩干預后重新評測結果。
1.6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軟件進行t和χ2檢驗。
2.1運動按摩對養老院老年人便秘情況的影響 干預前兩組比較無統計學差異(P>0.05)。8 w后,除病程每次如廁時間、灌腸、手助排便,沒有統計學差異外(P>0.05),其余各項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其中排便費力和排便不盡感、腹痛、每天去排便但沒有排出來的次數、糞便硬度有顯著性差異(P<0.01)。見表1。
2.2運動按摩對養老院老年人SWB的影響情況 干預前兩組SWB度量表各項得分沒有差異(P>0.05);干預后在總體幸福感、PA和NA、PE和NE上差異顯著(P<0.01)。見表2。

表1 兩組干預前后便秘嚴重度評分量表得分比較分)

表2 兩組干預后MUNSH得分分)
流行病學資料顯示美國、英國和加拿大約10%~15%的人群受FC困擾,亞洲地區約為14%,我國北京、西安等地區FC發病率在6.07%~9.18%,尤其多見于女性和老年人〔6〕。養老院老人以高齡老人為主,缺少伴侶關心和子女的照顧,加之身體功能的退化,缺乏運動。有研究報道〔7〕,缺乏運動是FC的一個重要的影響因素。長期的便秘使糞便在腸道內停留的時間過長,在腸道細菌的作用下,會產生大量對人體有害的物質,被腸壁吸收進入血液循環,損害老年人的多方面的健康,嚴重的甚至可能發生心腦血管意外而危及生命。老年人因為消化功能和咀嚼功能的下降,運動量的減少導致腸平滑肌、膈肌、腹壁肌、盆底肌群的肌張力下降,胃腸蠕動慢,排便動力不足〔8〕。通過按摩腳底穴位及臍周按摩,直接增加了胃腸蠕動,促進穴位與神經-內分泌-免疫網絡系統調節免疫功能。通過全身運動及呼吸肌及盆底肌群鍛煉,提高了與排便有關的整個肌肉群的收縮能力,很好地控制排便,并加快了全身及局部血液循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運動按摩提升了養老院便秘老人的SWB,與段健芝等〔9〕在研究身體活動與心理幸福感影響的研究結果相似。Dunn等〔10〕的研究發現小強度的身體活動更有利于老年的心理幸福感,養老院老人年齡偏高,可以做一些輕度的運動鍛煉,一方面從身體功能層面上緩解了老年人的FC情況,提高了生活質量,提升了生活的滿意度,能以更加積極的態度面對死亡這一人生課題,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他們的SWB。另一方面,在群體的運動鍛煉過程中,老年人相互溝通交流的機會,改善人際關系,建立良好的認知,緩解衰老帶來的對生活的緊張感和孤獨感,從心理功能層面上對老年人的SWB有了一定的提升。
作為直接護理人員應積極引導FC患者進行有效健康的運動按摩方式,為他們制定科學的運動按摩方案,通過營造積極的運動氛圍,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來改善FC患者的癥狀,達到提升FC患者的SWB。
4 參考文獻
1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慢性便秘的診治指南〔J〕.中華消化雜志,2004;24(1):39-41.
2孫夢霞,李國平,養老院主觀幸福感影響因素的路徑分析〔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1;8(31):40-1.
3Longstreth GF,Thompson WG,Chey WD,etal.Functional bowel disorders〔J〕.Gastroenterology,2006;130(5):1480-91.
4郭 榮,丁義江,張建淮,等.慢性功能性便秘癥狀量化臨床研究〔J〕.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2011;13(5):137-9.
5劉仁剛,龔耀先.紐芬蘭紀念大學幸福量度表的試用〔J〕.中國臨床心理雜志,1997;7(1):107-10.
6朱芬芬,林 征,林 琳,等.護理干預對功能性便秘患者臨床癥狀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華護理雜志,2008;43(5):424-7.
7華麗芬.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52例的非藥物干預與療效觀察〔J〕.實用醫學雜志,2008;24(8):1446-7.
8潘 燕,毛俏麗,羅 利.運動療法用于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的效果觀察〔J〕.護理學報,2011;18(10):62-3.
9段健芝,李曉東.身體活動對心理幸福感的影響〔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7;30(9):1206-8.
10Dunn AL,Trivedi MH,O`Neal HA.Physical activity dose-response effects on outcomes of depression and anxiety〔J〕.Med Sci Sports Exerc,2001;33:587-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