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春瓊 汪蓮開
(湖北民族學院附屬民大醫院質控部,湖北 恩施 445000)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人口老齡化是每個社會都要面對的一項嚴峻的公共衛生問題。1999年,中國提早進入老齡化社會,預計到2030年將有90%的家庭成為空巢老人家庭〔1〕。中國現階段市場經濟的蓬勃發展和城鄉二元制的存在,導致大批量青壯年進城務工,使得眾多老年人在農村留守。本研究分析恩施市農村留守老年人的生存質量,并探討影響其生存質量的相關因素。
1.1對象 采用多階段分層隨機抽樣的方法在恩施市農村地區隨機抽取325名留守老年人作為調查對象。農村留守老年人判斷標準:在農村地區居住,年齡≥65歲;子女及子女配偶在外長期居住超過一年及以上。共發放問卷325份,回收有效問卷320份,有效率98.46%。其中男、女分別為125人和195人,年齡65~87歲,平均(76.3±4.8)歲。
1.2調查方法 采用入戶面對面詢問調查的方式。調查問卷采用世界衛生組織生存質量測定量表簡表(WHOQOL-BRIEF)〔2〕,該量表共由軀體健康、社會關系、心理功能和環境四方面共26個條目組成;通過分值轉換,每部分總分均為100分;得分越高,表示該項生存質量越高。

2.1農村留守老年人生存質量現狀 恩施市農村留守老年人在軀體健康、心理功能、社會關系和環境領域四方面的生存質量評分均低于我國常模(均P<0.01)。見表1。

表1 恩施市農村留守老年人生存質量與全國常模比較
2.2不同人群特征農村留守老年人生存質量比較 男性軀體健康、心理功能、社會關系和環境四項生存質量評分均高于女性(均P<0.01);隨著年齡的增長,調查地區留守老年人四項生存質量評分呈現逐漸降低的趨勢(均P<0.01);隨著文化程度的增高,留守老人四項生存質量評分呈現逐漸增高的趨勢(均P<0.01);與配偶同住的留守老人各項生存質量評分最高,喪偶與孫輩同住最低;留守老年人健康狀況越好,各項生存質量評分越高(均P<0.01)。見表2。
2.3農村留守老年人生存質量多因素分析 多因素分析結果顯示,收入水平、健康狀況、居住類型是提高軀體健康生存質量得分的因素,年齡、性別是降低生存質量得分的因素;收入水平、健康狀況、居住類型是提高心理功能生存質量評分的因素;收入水平、文化程度、居住類型、子女回家頻次是提高社會關系生存質量評分的因素;文化程度、收入水平、子女回家頻次、家庭和睦程度是提高環境生存質量評分的因素。見表3。

表2 不同人群特征農村留守老年人生存質量

表3 農村留守老年人生存質量多元線性回歸分析結果
人類步入老年階段后,生理功能逐漸減退,心理上容易出現焦慮、孤獨、抑郁等改變〔4〕。尤其是空巢老人,在軀體健康、心理精神狀況、社會支持等方面的生存質量狀況較差〔5〕。既往研究〔6,7〕對城市空巢老人的關注較多,對農村留守老年人的研究剛剛起步;而農村由于經濟、文化、醫療狀況較差,因此,關注農村留守老年人的生存質量具有更加重要的意義。
本研究結果顯示,調查地區農村留守老年人軀體健康、心理功能、社會關系和環境四項生存質量評分均低于我國常模,與張璟等〔8〕研究結果一致。農村留守老年人由于其特殊的職業特性和生存環境,在高齡時期和健康狀況不佳的情況下仍然要承擔農業生產勞動和照料孫輩或配偶的任務,而在經濟和精神上得到的支持都較少,因此,這部分人總體生存質量均處于較低的水平。本研究還發現,收入水平、健康狀況、居住類型是提高軀體健康和心理功能生存質量的共同因素,這與有關研究〔9,10〕結果一致。提示我們要通過社會、家庭的共同努力為農村留守老年人提高經濟保障,并通過老年人容易接受的方式進行健康教育,提高老年人的文化水平。居住類型是提高軀體健康、心理功能和社會關系的共同因素,這在何長久等〔11〕、趙華碩等〔1〕研究中都得到了證實,提示我們要引導年輕人主動承擔更多的子女照料功能,減輕留守老人的負擔,并為適宜的老年人創造再婚的條件,減少老年人的孤獨和抑郁。此外,子女回家頻次是提高社會關系和環境生存質量的共同因素,這與陳正英等〔12〕研究結果一致,說明年輕人要盡可能多回家看看老人,給老年人精神上的鼓勵和心理上的安慰。
4 參考文獻
1趙華碩, 許愛琴, 金英良, 等. 徐州市農村空巢老人生存質量調查〔J〕. 中國老年學雜志, 2009; 29(8):1006-8.
2張作記. 行為醫學量表手冊〔M〕. 北京:中華醫學電子音像出版社, 2005: 77-83.
3曹文靜, 孫建萍, 張 露, 等. 老年人生活質量研究進展〔J〕. 護理研究, 2008; 22(3): 661-3.
4吳明權. 農村空巢老人生存質量及生活滿意度調查〔J〕. 中國公共衛生管理, 2012; 28(1): 93-4.
5田 振, 郭 偉, 張科學, 等. 社會轉型期農村“空巢”老人生活滿意度分析〔J〕. 中國老年學雜志, 2010;30(6): 820- 2.
6茅 清, 柯雪梅, 鄭玉仁, 等. 福建中南部城區老年人生活質量及影響因素的調查研究〔J〕. 中華護理雜志, 2007; 42(2): 165-8.
7曲江斌, 楊 倩. 臨沂市城區老年人生活質量現狀及其影響因素調查〔J〕. 中國預防醫學雜志, 2009; 10(3): 195 -7.
8張 璟, 王文軍, 吳翠平. 濟寧市農村留守老年人生存質量現況及影響因素分析〔J〕. 中華護理雜志, 2009;44(4):321-3.
9王樂軍. 315 名農村留守老人生存質量相關影響因素研究〔J〕. 濟寧醫學院學報, 2007; 30(1): 66-7.
10劉娟娟, 董 青, 馮曉明, 等. 安徽省池州市農村老年人生存質量現狀與分析〔J〕. 中國老年學雜志, 2012; 32 (7): 1462-4.
11何長久, 周文秀, 張錦榮, 等. 南充市城郊農村老年人生存質量現狀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 川北醫學院學報, 2009; 24(6): 546-8.
12陳正英, 楚 婷, 薛桂娥. 民族地區農村留守老人生存質量調查分析〔J〕. 中國老年學雜志, 2010; 30(1): 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