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迎合觀眾口味,順應時下潮流,以票房為風向標的商業電影,無疑是目前全球電影市場中最受制作公司青睞的一類。前有好萊塢超級英雄系列的科幻大片開道,后有以堆砌時下網絡流行語為賣點的俗套劇情攪局,不需要探討深度,也不必去思考人性,快餐式消費的商業電影在眾多影視制作公司虎視眈眈的窺視之下,以快產快銷的畸形模式正日益在內容上流向庸俗。占據電影市場半壁江山的商業電影如何在這輪熱潮中重新定位,找到自己作為藝術品的文化價值,不僅需要觀眾拿出自己的態度,作為電影人更應該有自己的把控方向。
隨著目前國內越來越多互聯網資本的介入,將主力集中在商業電影的投資熱,正悄然改變著中國電影這個百年行業。特別是對近年來逐步在票房上與引進片相抗衡的國內商業電影而言。擁有多年商業電影制作經驗的上影集團并不抵觸這股改變的風潮,在管理層看來,這個現象從某種角度來說對中國電影是積極的。
目前中國的商業電影市場主要被三股勢力占據,其一是以引進片為通道的美國電影,好萊塢多年沉淀下來的成熟電影模式和良好口碑讓這些電影一進入中國市場就輕松以“億”起價;其次是這些年成績尤為突出的“粉絲電影”,能吸引到眾多資本前赴后繼涌入商業電影環節,粉絲效應功不可沒。雖然要肯定這兩股勢力對中國電影票房的貢獻,但還未飽和的中國商業電影絕不應該以它們為核心,他日成熟的國內電影市場最終還是要回歸到第三股勢力:以中國包含藝術力量和價值觀的本土電影為主體。
具有巨大發展潛力的商業影市既不能變成美國電影的物流中心,也不應該是文藝工作者“玩票”的一時興起。深諳此道的上影集團目前的商業電影計劃,將大量精力花在這第三股勢力中。秉承著嚴肅、認真的態度,上影集團出品的商業電影,遵循著“提升競爭力,體現價值觀”的改革方案,側重一批既能贏得口碑,也能贏得相應票房的商業巨作。通過身體力行的實踐讓中國電影界意識到,中國電影真正的主力軍應該還是此類影片。真正的商業大片,應該既有想象力,又有對電影工業新技術的運用;既有強大的商業文化,又有濃厚的哲學情懷。商業電影不能只含有商業的快銷速度,它也應有自己的文化含量。

一部成功的商業電影不僅要體現它的商業價值,更在于它的普世價值。《神奇》是中國電影從未有過的大膽嘗試,是迄今為止第一部NBA官方授權的籃球題材華語電影。糅合了超現實、游戲、運動、愛情、NBA球星等諸多商業元素,電影于去年9月搬上大銀幕,完成了商業和藝術同步的表達。
拋去影片中特技的視覺效果,影片帶給觀眾更多的是故事本身的力量。電影《神奇》其實是面向一部未來的作品,就拍攝模式而言是對中國的運動影片市場的探索,是國產運動電影的希望之作,是上影集團率先摸索出的中國大片制作的新途徑。
同文藝、主旋律電影一樣,商業電影也應該掙脫時間帶來的枷鎖。一部好的電影,不是只有兩三個星期的保質期。電影《神奇》在游戲的虛擬世界與現實世界相轉換的同時也注重人物內心世界的表達,生活化的碎片,細小的橋段,盡顯巨星的人性魅力。而這也恰恰體現出了影片所要表達的終極內涵——無論科技如何飛速進步,人性之美、人格之魅,人間大愛才是永遠無法超越、取代的。
由“愛情片教父”趙寶剛擔綱執導的愛情戰爭電影《觸不可及》雖以革命年代為背景,帶有些許主旋律意味,但本質上亦是一部商業電影。首次觸電大銀幕,趙寶剛從商業角度考量,為《觸不可及》花了不少心思:一改以往諜戰工作人員嚴肅而低調的工作狀態,首次在影片中融入了大量的舞蹈元素,另辟新徑,將唯美而有力的探戈定為影片的主導線索。
除了試圖挑動觀眾的視覺神經,電影《觸不可及》在語言對白上也是廣接“地氣”。影片的男主角,趙寶剛欽定有著多年銀幕表演經驗的孫紅雷,搭配散發著小清新風格的桂綸鎂,打破以往陰沉的環境氛圍,在富麗堂皇的鏡頭里,精心設計了多處笑點。聚焦小人物命運是趙寶剛一貫的拍攝手法,此次在上影集團的協助下,他選擇革命時代的大背景,依舊秉承著自己的理念,用鮮活的小人物形象在不經意的語言和肢體表達中,傳遞給人精神力量。


去年年底,《一代宗師》入圍第86屆奧斯卡最佳服裝設計獎與最佳攝影獎的訊息振奮人心。這是上影集團首次帶領具有中國特色的商業電影走出國門,獲得了不少國際影人的青睞。充斥著激烈打斗場面的《一代宗師》是王家衛所拍攝過的動作成分最多的影片,也是他與上影集團再次合作的影片。帶著向被遺忘歷史致敬的責任感,王家衛在動作片影星李連杰的武術教練吳彬的陪同下游歷中國大陸和中國臺灣等地區,拜會多位武術宗師,請教他們的哲學和不同技擊風格。為了還原影片的歷史真實性,精益求精地推敲每個細節的歷史價值。
花費三年時間研究劇本,拍攝時長前后跨度三年,厚積而薄發的《一代宗師》雖然最終與小金人失之交臂,卻已成功邁出了中國商業電影走向國際的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