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雷 攝影/周宇
使命召喚試駕上海大眾斯柯達全新明銳
文/劉雷 攝影/周宇
上海大眾斯柯達全新明銳的出現,在我看來是一次真正意義上的“驚艷”,這種感覺跟尖叫、驚奇都沒有什么關系,而是讓人更加心平氣和。依舊的高性價比以及擺脫了中庸形象的時尚設計,配合全新的MQB平臺無疑為全新明銳增加了更強的競爭力。
斯柯達明銳絕對是其品牌的當家花旦,它不僅是歸入大眾集團后所推出的首款產品,還是進入中國市場的首款國產產品。時至今日,明銳是斯柯達品牌序列中唯一一款月銷量可以破萬的車型。
受限于產品周期,斯柯達在中國市場面臨前所未有的下滑,新晉登場的野帝和昕動顯然尚處于市場培育階段。為了解決上述問題,全新明銳再一次成為了斯柯達品牌的“先鋒”,作為首款在MQB平臺下打造的斯柯達車型,與奧迪A3和高爾夫7“共處一室”,讓明銳在消費者心中的地位上升到新的高度。
作為首款在MQB平臺下打造的斯柯達車型,與奧迪A3和高爾夫7“共處一室”,讓明銳在消費者心中的地位上升到新的高度。
大眾MQB模塊化平臺核心意義是將車輛主要零部件實現標準化,讓它們可以在不同品牌和不同級別的車型中實現共享和可替代性。此平臺具備靈活的車身設計、輕量化設計以及模塊化技術等三大優勢。可變的軸距、前后懸、寬度等設計尺寸,使得車輛造型擁有較大的靈活性,同時車身形式上具有較強的衍生性。強化資源整合帶來的優勢在全新明銳身上得到了很好的體現,斯柯達深知國人崇尚的大空間,所以全新明銳的尺寸得到了進一步改善分別達到4659×1814×1460(mm),軸距也達到2686mm,相比老款提升了108mm。除數據有著大幅提升,全新明銳的設計主旨力圖創造出最大化的車內空間,同時應用輕量化車身設計完成瘦身,相比于老明銳,全新明銳減重90kg,車重的降低會帶來更友好的油耗表現和更靈敏的操控響應。
全新明銳在另一項中國專屬的重要指標,比如后排空間表現上有著顯著的優勢。盡管斯柯達在全新明銳身上會加以“A級”“緊湊”等詞匯,但2686mm的軸距水平還是能輕易體現出全新明銳跨級競爭的資本條件。介于A級與B級車之間的尺寸決定了其有能力爭奪福特蒙迪歐與豐田凱美瑞低配車型的蛋糕,向下則能與大眾速騰和雪鐵龍C4L等三廂家轎高配車型施加壓力。
全新明銳除了內部空間有所提升之外,還將自己的另一優良傳統延續下來,也就是其驚人的后備箱空間。在后排座椅并未放倒的情況下,全新明銳的后備箱儲物空間就已經達到了590L,將后排座椅放倒后更能將容積大幅提升至1580L,放置一臺雙門冰箱也不成問題。
全新明銳傳承了斯柯達品牌精髓和不變的價值理念,相比于大眾品牌,斯柯達車型更注重家用,訴求理性化思維。也正因為如此,無論目標、定位抑或結果,應運而生的全新明銳決定在務實的基礎上尋求創新。全新明銳要依靠時下的流行趨勢方能從A級車這個復雜的大格局中脫穎而出。當然,務實并不意味著甘于平淡或者墨守陳規,除了形象拒絕中庸、身材大小適中、配置高端大氣,氣質卓爾不群同樣至關重要。
全新明銳的創新首先體現在外型設計上。盡管外形觀感永遠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從設計角度觀察,全新明銳帶給斯柯達設計師的難題與其說是挑戰,倒不如說是機會。作為繼昕動之后第二款正式扭轉品牌中庸形象的產品,全新明銳在秉承斯柯達家族經典造型元素的同時,融入更多動感與力量的新元素,整體造型在原有精致典雅的基礎上更折射出低調中的俊秀品位。與相對顯得“規矩”的老款車型相比,全新明銳自然多了不少時尚和活力的因子。特別是全新的蝶翼式前大燈采用了動感仰角的設計,上揚的輪廓線營造出飽滿、活躍、富于動感的視覺效果。
憑借這副新面孔,在整個試駕過程中,全新明銳過程中收獲了各式各樣的關注眼光,“斯柯達變得精神了,年輕活力了不少”等等稱贊始終伴隨左右,有的通過口型和表情可以猜到,有的自言自語透過開啟的車窗能夠聽到,更有幾次一系列的好奇的問題干脆直接地拋向我。
提及斯柯達,我總是樂于推薦其實在且豐富的配置,原因無它,只因它既能讓我切實的享受到來自捷克設計理念的份量,又能令我感慨一分價錢一分貨有時還是挺有道理的。
這個道理全新明銳早已爛讀于心。哪怕它的儀表臺和功能控制區域的設計仍不及大眾車型那樣純正,但全新明銳標志性的出色用料和貼心元素依然可以打動你。雙手觸及之處,包括座椅的12向調節、真皮包裹方向盤、綠色氛圍燈以及反光鏡下的照明功能均體現著斯柯達無微不至的關懷。與此同時,或許是出于對女性消費者的特殊照顧,高配的全新明銳還提供了PLA 2.0自動泊車輔助系統,配合數字式無盲區PDC倒車雷達,讓泊車變得更輕松更安全。說到這里,請大家不要忘記,眼前的這輛全新明銳頂配版本雖然是接近20萬的A級車,但你卻很難在其它售價高于它的車型上發現如此豐富且高質量的配置。
與此同時,全新明銳還具備一些相當時尚的潮流裝備。面對“蘋果”帶來的觸屏風,眾多車企在中央液晶顯示屏方面也均采用了觸摸式控制,而本次的全新明銳也不甘下風。5.3寸的中控屏分辨率清晰,并且操控簡單容易上手。此外,新版本系統集成功能強大,能夠查看車輛狀態,實現最新版本的倒車影像或進行虛擬方位圖像展示。門鎖、胎壓檢測、車身穩定系統、自動泊車、泊車輔助等功能按鈕均設置在排擋桿前方,AUX和USB接口在設置在排擋桿前的儲物格之上。
斯柯達全新明銳取消了老款車型的1.8TSI和2.0L動力系統,而改選1.6L和1.4TSI兩種發動機。斯柯達所做的減法,被普遍視為提升車輛綜合表現的解決方案。
由于此前我有過多次與這臺TSI發動機接觸的經驗,所以1.4TSI車型的實際表現實屬意料之中,賬面上110kW的最大功率與250N·m的最大扭矩有實力直指市面上的1.8L渦輪增壓發動機,應付日常駕駛綽綽有余。在此,MQB模塊化平臺再次立下首功,該款發動機在調校上分有高低兩個版本,大眾母品牌旗下產品普遍搭載的是低功率,唯有高爾夫7的頂配車型才配備與全新明銳相同的高功率版本,這不僅讓斯柯達在產品實力上不落下風,更是從側面彌補了自身品牌力相對薄弱的短板。
低配車型所搭載的1.6L自然吸氣發動機調校則更側重平順性與燃油經濟性。事實上,所謂運動性一直不是斯柯達的首要賣點,它所追求的更多還是一種全方位的實用性。全新的三幅方向盤轉向力度適中,懸架韌性也擁有十足的德國味,同時又能感覺出針對國內路況和日常用車需求所做出的平衡,就像以往大眾所做的那樣。
如果說明銳車型以前憑借理性且時尚的捷克情調成就了自己的個性地位,那么全新明銳就絕不僅僅是變得年輕那么簡單,它堪稱是斯柯達品牌由中庸往時尚方向轉型的力作。雖然,現在預測它的前景還有些為時過早,但道理就好比搶灘登陸的前鋒部隊,全新明銳寄托了斯柯達品牌在華的新一輪期待。在它身上,我看到的不僅是理性與感性的共存,更是對A級車市場的全新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