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猛 LIU Meng;吳孟達 WU Meng-da
(沈陽理工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沈陽110159)
人才培養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理論、教育思想的指導下,按照特定的培養目標和人才規格,以相對穩定的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管理制度和評估方式,實施人才培養過程的總和。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核心的高等學校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必須滿足社會的需要和高等教育的內在質量要求,實質上是主動適應社會的過程。
本文針對工程教育中普遍存在的因忽視工程設計、設計實踐缺失而導致學生設計能力不足的現象;針對專業實驗課與課程設計忽視激勵方法和興趣性教學而導致學生學習興趣不濃的現象;針對教學忽視創新性能力培養導致學生對創新性比賽與計劃參與較少的現象。因此,提出基于N維主線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與實踐,具體包括一維以設計為主線的人才培養模式;二維以趣味為主線的人才培養模式;三維以生本為主線的人才培養模式;四維以科技創新為主線的人才培養模式。在這四維主線的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基礎上,加以相關激勵人才政策探索N維主線創新人才培養模式。N維主線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的示意圖見圖1。本文正是基于當下應用型、創新型人才如何培養問題開展研究,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現實性。
本文旨在通過對人才培養模式的個案研究與實踐,解決人才培養中普遍存在的關鍵和突出問題,獲得可供一般工科院校借鑒的成功經驗。不僅對提高我院的人才培養質量具有直接的推動作用,對國內其它校院的本科人才培養亦將具有示范和借鑒作用。

圖1 N維主線創新人才培養模式
本文以計算機類、電子信息類等相關專業為試點,開展創新性人才培養模式研究,學院論證總體方案與形成及總體研究進展,學院的教研室、實驗中心等負責項目的研究與實施。本文的研究和實施按以下三個階段進行:
2.1 準備階段 就計算機類、電子信息類相關專業的“應用人才培養模式、趣味人才培養模式、生本人才培養模式、創新人才培養模式”開展如何實施工程教育、如何突出工程實踐等問題的深入思考和研究,為項目的實施奠定思想基礎。通過構建以設計、興趣、生本、科技創新等N維主線為核心的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形成沈陽理工大學信息學院特色發展戰略規劃,進一步統一思想、明確人才培養目標及學院的中長期發展目標和特色發展戰略。為本文的研究指明目標和方向。
2.2 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與實踐
2.2.1 新的人才培養模式內涵研究 首先,進行國內外高等工程教育的比較研究,研究高等工程教育的共性規律和特點,研究新形勢下創新型人才培養的特點和規律。其次,從計算機類、電子信息類相關專業課程體系構建、軟硬件實驗平臺的建設、創新能力培養等方面深入研究以N維主線為核心的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的內涵。最后,將“明德敬業、誠樸勤學,團結精進,務實創新”的學院精神融入人才培養過程,將學院特色文化作為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的重要組成部分,建立培養知識、能力、品格三位一體和諧發展的高級創新人才的培養目標。
2.2.2 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構建和特色打造 組織計算機類、電子信息類相關專業制定《專業建設及特色發展規劃》,此項工作已經基本完成。通過規劃的制定,一是明確了各專業的建設目標、內容及措施等,二是凝練出能夠彰顯專業人才培養特色和專業優先發展方向的專業特色。在此基礎上,結合2013版本科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重點研究和探索實踐能力培養的有效途徑,研究如何將學院精神融入人才培養過程,研究如何構建以N維主線培養模式為核心的課程體系,研究如何強化專業優勢,打造專業特色,提高畢業生的就業競爭力等問題。發揮設計在人才培養過程中的主線作用,切實提高創新型人才培養質量。
2.3 人才培養模式的實施 基于N維主線人才培養模式的課程體系及相應改革思路已經融入到2013版本科計算機類、電子信息類相關專業培養方案中。依據新的培養方案,在信息學院的電子信息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等專業進行改革試點。在實踐中進一步探索和完善N維主線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①一維以設計為主線的人才培養模式的實施。以信息學院各專業的老師為主體,建立以設計為主線的學習模式:在大一學生中進行以設計為主線的理念宣傳;在大二學生中進行設計為主線的基礎知識教育;在大三學生中進行以設計為主線的強化訓練;在大四學生中進行以設計為主線的成果展示。②二維以興趣為主線的人才培養模式的實施。以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電子信息工程、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教研室和信息實驗中心教師為主體,部分愛好編程同學共同參與編制《程序設計實驗課與課程設計的趣味教學軟件》和部分愛好電子設計同學共同參與設計綜合的電子設計的實驗平臺。在此基礎上,在實踐教學中對學生進行趣味化的軟硬件學習訓練,使學生在興趣教學中更好的掌握和理解所學的知識。③三維以生本為主線的人才培養模式的實施。在本科計算機類、電子信息類相關專業的實踐教學中,進行以學生為主體老師為輔的課程改革。學生提出創新型實踐教學內容,老師參與討論,制定出創新型實踐內容,并為做創新型實驗的學生提供實驗室開放,建立以學生為主體的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④四維以科技創新為主線的人才培養模式的實施。鼓勵信息學院的全體老師與全體同學參與科技創新競賽。信息學院的學生可參與的科技創新競賽有全國及省級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智能自主機器人競賽、計算機設計競賽。科技創新模式:在大一同學進行科技創新的宣傳;在大二進行科技創新同學的選拔;在大三同學進行科技創新競賽及優秀的成果展示。在此基礎上,對具有創新能力的學生進行培訓如何撰寫申請專利和撰寫創新性論文,使學生的創新能力進一步加強。
在實踐中,一要正確處理好理論與實踐的關系,突出應用為本,創新為先的原則;二要實現第一課堂和第二課堂的有機結合,在充分發揮教學工作在人才培養中的主渠道作用的同時,將學生課外科技文化活動、學生社團活動等融入人才培養過程中,將對學生的綜合素質評定納入培養方案中;三要綜合利用校內教育資源和社會資源,拓寬人才培養渠道。
本文明確提基于N維主線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對解決目前高等教育普遍存在的因忽視設計教學、創新教學而導致的實踐能力弱,特別是設計和創新能力不足等問題具有很強的針對性。雖是針對沈陽理工大學信息學院的計算機類、電子信息類相關專業進行的個案研究,但其成果對創新型人才培養具有普適性,具有推廣價值。
[1]徐艷芳.強化信息素養教育 加速創新人才培養[J].現代情報,2006(7).
[2]李華奇.論信息素質教育與創新人才培養[J].情報學報,2002(9).
[3]林川.強化大學文化素質教育的若干思考[J].中共鄭州市委黨校學報,2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