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亮
【摘要】 隨著職業教育改革的不斷發展,各學校不斷更新教學設備,組建各類實驗實訓室,十分重視提高學生的職業技能。職業技術學院計算機教育是填補我國計算機專業人才不足的一個重要途徑,然而由于計算機專業技能要求極強。因此,如何提高計算機專業學生的職業技能一直都是職業學校的首要課題。本文探究了職業技術學校如何基于職業技能培養,提高計算機專業教學質量。
【關鍵詞】 職業技術 計算機 職業技能
“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切實提高全民的職業素質和就業能力”這是我國的一項重要舉措,職業學校也在其中擔負著實現這一目標的歷史重任。職業學校的教育定位是“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以培養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需要的技術應用型人才為目標,走產學結合的發展道路”。
一、技能培養的重要性
隨著我國工業化的發展,對技術型人才的需求量越來越大,使得我國各地都出現了不程度的“技工荒”現象,一方面企業找不到合適的采人選,另一方面有些學生就不了業,這與學生的職業能力難以滿足企業的需要有著直接關系。這些現象的存在,提醒著我們必須要增加學生的就業競爭力,除了要掌握扎實的專業理論知識和較強的技術應用能力外,還必須具備良好的職業素養。這就要求我們職業學校在教學中不僅要重視對學生技能的培養,還要重視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不斷強化職業院校的教育特色,突出教育的實用性,貼近崗位的職業能力要求,強化學生的就業競爭力。
二、計算機專業教學中培養學生職業技能的途徑探索
1、實施行為導向教學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職業學校的學生大多基礎比較差,學習興趣欠缺。因此,我們要積極的改革教學方法和手段,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行為導向教學法是以能力為根本、以人的發展為目標的職業培訓教學模式,這與以“學校教師為中心,以教師為主導”的傳統教學模式相比,更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實施行為導向教學還要有效地與其他教學方法相關聯,如項目教學法、任務驅動法、案例分析法等等,最終達到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教學目標。行為導向教學方法實施過程中,要以“活動”為導向,鼓勵每個學生都作為真正的學習主體,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積、主動的參與到教學中,通過探究式學習方法讓學生獲得信息、思想、技能、思維和表達方法等,與此同時也要讓學生學會學習,真正的體現出在“做中學”、在“做中教”的職業教育教學特色,讓課堂教學深入到計算機企業中,讓計算機工作進入學校,讓課堂與計算機工作現場零距離接觸中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動性與效率。
2、構建以計算機專業能力為本位的教學模式。職業院校必須根據國家教育部、信息產業部等制定的“國家技能型人才培養項目之計算機專業領域技能型緊缺人才培養指導方案”。基于此,我們必須要構建以計算機職業技能為本位的教學模式,注重教學模式的創新,建立以適應當今市場經濟體制的職業教育模式。這就要求我們必須要對當地的市場進行調研,了解計算機相關專業的現狀及其發展趨勢,制定合理的教學計劃,確定相應的專業化培養,明確各自的知識和技能構架,對課程進行有效開發,真正建立以就業為導向、以職業技能為培養對象的計算機專業能力本位教學模式。
3、創設仿真的職業教育實訓環境。職業教育不只是要面向社會,強調實用,更要面向學生,面向未來,提高學生的就業能力,讓學生更快的適應所從事的工作,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發光發熱。而這需要學生具備較強的職業技能和職業素養。俗話說的好“聽不如看,看不如做”、“看百遍不如做一遍”,尤其是像計算機這樣實踐性極強的課程,更需要學生去動手操作,才能讓學生心領神會,運用自如。因此,在計算機專業教學中我們要為學生創設仿真的職業環境,讓學生“身臨其境”,讓學生在做中學,在學中做,更好的接受來自各方的訓練和熏陶,在無形中促使學生職業技能和職業素養的提高。
4、開展職業技能競賽。計算機專業教學的內容要與生成勞動實際和社會實踐緊密聯系起來,以更好的突出其實用性和實踐性。職業技能競賽展現了職業學校強化學生技能培養的顯著成效。職業技能競賽密切聯系了學校與企業,促進了產教結合,校企合作不斷深化,對強化學生職業技能有著十分積極的促進作用。學校要積極、主動的組織學生參加競賽,提高學生的職業技能。
總之,職業學校是培養技術型人才的搖籃,要想培養出更多優秀的技術型人才,就必須不斷的創新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職業技能,讓學生更好的就業。
參 考 文 獻
[1] 王清強. 關于職業教育中計算機教學的思考[J]. 中國信息技術教育. 2014(04)
[2] 唐少平. 淺談職業院校中計算機教學[J]. 科技致富向導. 20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