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 純
(中國國際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中國 北京100621)
運行控制中心是航空公司運行控制的核心,飛行簽派員則是運行控制中心的核心力量,對航班運行的全過程負責。 飛行簽派員被賦予了眾多的職責,他需要在航班起飛前對飛行任務的整體適航性進行評估,制定飛行計劃并放行飛機;需要對航班飛行全程進行監控,隨時掌握涉及航班運行安全的必要信息;需要在例如飛機故障、航班延誤等不正常情況發生時進行航班調整的決策,等等。 飛行簽派員在航空公司的運行控制工作中起著決定性作用,處于航空公司提高運行品質的關鍵環節,其訓練效果直接影響著航空公司運行的安全與效率。
我國民航飛行簽派業務的發展還處于初級階段,對于簽派員的各方面訓練要求和管理方法還不完善。 近年來,國內航空公司在國內外發生多起不安全事件顯現了國內飛行簽派員能力的不足,中國民用航空局也先后下達了多項咨詢通告和通知要求,建議各航空公司進一步完善飛行簽派員訓練管理,切實提高簽派員的業務技能、履行職責和風險控制的能力,以有效降低飛行運行中發生不安全事件的風險。
對全體簽派人員培訓、考核、獎懲進行閉環管理。
公司全部持飛行簽派員執照并在相關運行崗位上工作的簽派員。
采取分層級管理模式,將培訓分為局方資質類、執勤資格類、在崗技能類三類培訓,分別面向人員資質、技術等級、崗位技能三個方面。
3.1.1 局方資質類培訓
指滿足民航規章121 部、65 部、《航空承運人飛行簽派員資源管理標準》咨詢通告、以及其他局方或公司要求的簽派員必須完成的訓練。訓練將主要依據航空公司經局方批準的《飛行簽派員訓練手冊》中的簽派員訓練大綱進行實施,以集中課堂面授方式為主,凡持有效簽派員執照人員都必須完成此類培訓。 建議主要包括如下科目:
1)新雇員培訓:公司新雇簽派員入職后一次性培訓,主要為民航規章、公司規定等行業要求。
2)初始訓練:新雇簽派員入職后一次性培訓,包括初始地面理論培訓和初始機型訓練,一般在初始地面理論培訓階段可以與新雇員的理論培訓相結合,使培訓安排更加緊湊。
3)轉機型/機型差異訓練:根據公司的機隊情況,后續按照實際工作需求進行相應的轉機型或機型差異培訓。
4)年度復訓:每年對簽派員進行相應的地面理論復訓和機型復訓,適宜期為12 個日歷月。
5)運行熟悉:每年完成不少于5 小時的國內運行熟悉,在國際放行崗位工作的簽派員每2 年完成一次國際運行熟悉,適宜期12 個日歷月。
6)危險品訓練:包括危險品初始訓練和危險品復訓,適宜期為24個日歷月。
7)全動模擬機訓練:每年完成2 小時全動模擬機操作訓練,適宜期12 個日歷月。
8)雷雨換季、防除冰訓練:在每年換季前各完成一次相應訓練,適宜期12 個日歷月。
9)局方或公司臨時要求增加的其他訓練:一般為行業新技術或需強化的培訓科目,例如CDFA、PBN、ETOPS-240 分鐘運行等。
10)重獲資格訓練:對于未在有效期內按訓練大綱完成訓練人員,需接受重獲資格訓練。
3.1.2 執勤資格類培訓
指根據公司簽派技術等級評定標準,使不同技術級別的簽派員達到相應知識能力要求的培訓,使在不同工作崗位相同技術等級的簽派員能夠具備同樣的知識能力,培訓知識點主要涵蓋簽派運行、航行情報、飛機性能、安全管理等多方面業務知識,由于培訓內容較多,建議以集中面授與在線自學方式相結合的培訓手段實施培訓,如簡單按照CCAR-121-R4 版相關規定將公司簽派員分為助理簽派員、簽派員、簽派教員、簽派檢查員四個層級的話,則建議個技術級別應遞進式掌握如下知識點:
1)簽派助理技術級別應學習掌握的課程知識:起飛/著陸性能分析、公司機型手冊、國內氣象資料、國內航行資料、航行通告與雪情通告、固定格式電報、航班申請、通訊導航、計算機飛行計劃等運行控制的基礎知識。
2)簽派員技術級別應學習掌握的課程知識:在熟練掌握上一級別的知識基礎上,還應掌握特殊運行、國內樞紐機場的氣象特征、公司氣象資料的來源、國際航行資料、航線機型匹配、臺風/火山灰分析等更加全面的運行知識。
3)簽派教員技術級別應學習掌握的課程知識:在熟練掌握上兩個級別的知識基礎上,還應掌握應急處置、燃油節支管理、航班正常性管理等決策型知識。
4)簽派檢查員技術級別應學習掌握的課程知識:在熟練掌握以上各級別的知識基礎上,進一步對各類運行案例進行綜合分析,掌握成本收益知識,并能夠對計算機飛行計劃進行精細化管理。
3.1.3 在崗類培訓
指在滿足了局方規章要求的簽派資質及執勤所需的簽派技術資格后,根據不同部門或崗位工作特點,對崗位工作流程、系統操作程序、專業知識深化應用等在崗技能進行的培訓。 依據不同崗位的崗位職責要求進行有針對性的培訓,以提升崗位工作質量和效率。 一般以同崗位的小范圍集中面授或個別輔導方式實施培訓。
通過對簽派員實施以上培訓,在統一的局方資質類和執勤資格類培訓課程的基礎上,可以進一步規范化、標準化各技術層級的簽派員考核標準。將簽派員的技術考核分為理論知識考核與在崗技能考核兩類。其中理論知識考核標準按照公司設置的簽派員技術等級及知識掌握要求分別制定相應的考核標準,由公司過運行控制中心統一組織管理; 在崗技能考核由簽派員所在的部門或科室自行制定考核標準,形成部門內部的競爭機制。兩類考核的綜合結果將為公司確定簽派員的技術崗位晉級提供依據。
為根據上述培訓體系規劃,在出臺配套的培訓管理辦法后,為保證相應的培訓課件開發、考核標準制定培、以及各類培訓實施等工作的順利執行,需要進一步完善公司內部的專、兼職教員隊伍。
根據簽派、情報、性能三個主要業務領域的劃分,應在每個領域至少選拔1 名專職教員, 其將負責全部專業課程的課件制作和授課,進一步與合理化執勤資格類培訓中各技術層級知識點的設置,并根據不同技術等級進行晉級題庫、試卷的編制,對公司簽派領域的課件庫、試題庫、案例庫進行集中管理和維護;合理制定不同崗位、不同技術等級的簽派員業務水平考核評估標準。
由于人力資源緊張的情況普遍存在,因此在專職教員力量不足的情況下,不斷選拔兼職教員及實習教員,內部挖潛,也是實現培訓體系的重要手段。
在具備了比較完善的簽派員培訓大綱和考核標準后,最終培訓質量的好壞,人員知識能力的高低,還需要有一支專業理論知識和崗位技術能力過硬的檢查員隊伍來對簽派員進行考核和評估,因此公司也需要不斷完善、強化檢查員隊伍。
在簽派、情報、性能三個工作領域的員工中選拔最優秀的業務骨干人員作為檢查員,與安全管理檢查相結合,對簽派員的崗位技術能力進行檢查和評估,檢查員可由局方委任代表兼任。
局方委任代表目前僅有簽派專業,一般應從簽派教員或簽派檢查員中產生,擔任局方委任代表人員主要負責完成局方交派的新簽派員執照考試及執照年檢考核任務,因此主要應承擔公司簽派員的局方資質類培訓,及業務理論知識的考核評估。
以上簡單對國內大、 中型航空公司簽派員培訓體系進行了探討,雖然各公司在簽派員的職責劃分、崗位評定、技術要求等方面不盡相同,但在保證運行安全,提升運行品質的共同目標下,希望本文能夠供廣大航空公司簽派培訓管理人員參考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