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慧
(隴西縣建筑工程安全質量監督站,甘肅 隴西748100)
從城鎮體系看,小城鎮是屬于城市范疇,是城市居民點中的最下一個層次,數量最多并與農村具有密切的聯系。 從農村地域體系來看,小城鎮又是農村地域體系的最上層次。 它作為農村之首,帶動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和農民生活質量的提高。 作為城市之尾,同樣接受大中城市的輻射。面向農村、城市兩個領域,是城鄉之間的聯系紐帶;小城鎮是鄉村剩余勞動力、鄉鎮企業和大城市分離型企業的聚集地;是農業現代化的示范區,城鄉一體化的實驗地;是鄉村經濟的突破口;是鄉村精神文明建設的窗口和前沿陣地。
在大力發展鄉鎮企業的同時,積極推進小城鎮規劃建設是一個大戰略。 小城鎮規劃和建設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其規劃是一項全局性、綜合性、戰略性很強的工作,涉及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生活等廣泛領域。 規劃的基本任務,是根據一定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目標和要求,統籌安排各類用地及空間資源,綜合部署各項建設,以實現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小城鎮規劃是小城鎮建設和發展的“藍圖”,是管理小城鎮建設的重要依據。
目前,許多小城鎮的性質都是根據現有的一點資料及現狀產業發展狀況來定的,多數是以商貿、第三產業的職能為主,過分著眼于現狀,而沒有從全省、全縣的城市體系規劃來論證本城鎮的地位,職能,沒有經過深入的調查和分析(如到當地作調查問卷),定性顯得膚淺,缺乏長遠性。 因為當地的居民對自己生長的故鄉最有發言權,我們往往可以從他們口中了解掌握很多書面上不能找到的問題和答案。而且要對當地發展條件分析,結合當地情況及發展適宜度做出規劃。
城鎮化水平的預測主要通過數學方法,應用公式:城鎮化水平=鎮區人口/鎮域人口。 其實,城鎮化水平還要受其它很多因素的影響,要多角度來分析;如城鎮的整體狀況,包括城鎮的構成,城鎮規模,城鎮密度,以及城鎮發展的自然條件、 經濟基礎和城鎮基礎設施水平等基本情況。 其次,還必須對城鎮現狀水平,城鎮化發展速度,城鎮化所處的發展階段各級城鎮對現狀城鎮化水平的貢獻程度以及城鎮化發展的動力機制變化等進行分析。 最后,對城鎮包括鎮域內的人口和經濟流向進行分析。
在我國有成千上萬個小城鎮,由于所處的地理環境各異、歷史文化傳統、風俗習慣的不同,因而千姿百態,各具特色。 但近10 年來,許多小城鎮的規劃建設趨同一面,不管地形、地貌,道路多以棋盤式為主、布局模式也均死板教條,沒有創新點,公建都以四方、條狀格局,沒有特點,失去了小城鎮本身應有的特點,不能吸引人,也會喪失了發展中的機遇。
目前小城鎮的發展依賴于規劃,但是有些小城鎮規劃設計讓人擔憂。 規劃時完全忽略了小城鎮的現狀情況,自身的經濟發展水平和地方特色而盲目追求日新月異的城市面貌,未把城鎮建設與經濟發展相結合,而不顧客觀事實,違背經濟發展規律,盲目擴大用地面積,盲目拆遷舊宅毫無考慮到居民的搬遷問題;將現有綠地,綠化帶防護林破壞,這不僅破壞原本脆弱的生態環境,也影響了人居生活環境。
從以上小城鎮規劃存在的問題分析可以看出,問題的焦點在于沒有很好解決小城鎮發展中的問題,具體規劃缺乏地域特色,或者規劃措施沒有落實到位等等,筆者認為,要解決目前小城鎮規劃中存在的上述問題須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小城鎮是一定鎮域內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起著橋梁和紐帶的作用,在小城鎮規劃時,首先必須根據其在城鎮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結合各自的產業特點,發展優勢,因地制宜地的擬定城鎮性質,確定城鎮未來的發展方向,主導產業,把握好城鎮發展的方向。 與此,研究各城鎮之間的相對位置,相互關系,安排城鎮的產業布局和功能分區,協調解決各鎮自身難以解決的資源共享,環境保護、基礎設施等重大問題,切實發揮小城鎮對資源的集聚效應,以達到有限資源的合理利用,保證城鎮的可持續發展。
(1)結合鎮區實際確定建設目標,本著可適當超前的原則,合理確定各種基礎設施建設標準,不盲目模仿大中城市的發展規模,脫離小城鎮實際,把標準定得過高,而使規劃難以實現。
(2)小城鎮基礎設施建設要符合當地實際,認真分析其城鎮優勢,城鎮性質來建立配套的基礎設施,其基礎設施不應是小而全,由于有些鎮與縣之間的距離很近,僅幾公里,有些基礎設施可以考慮依托城市,避免造成資源浪費。
生態型工業園是一個經濟發展、 生態保護兩者保持高度和諧,園區發展與自然達到充分融合,環境清潔、優美、舒適,從而能最大限度地發揮人的積極性和創造力的高效、穩定、協調發展的人工復合生態系統,生態工業區是具有一定循環利用資源能力的工廠企業在一定空間范圍的聚集區。
生態工業區的工業一是要發展無污染、少污染的工業項目,二是要將在資源及原材料使用上安排具有共性的企業集中布置,盡量形成合理的“工業食物鏈”,使上一級工廠排出的廢料成為下一級或下幾級工廠生產過程中的原料。既減少污染物,又降低產品的成本。同時,同類型工廠相對集中布置,也有利于污染治理設施的集中配備,三是要提高廠區的綠地率。只有建立鄉鎮生態工業園區才能有效保證鄉鎮的可持續發展,提高經濟水平,服務全鎮。
綠地不僅能夠美化環境,還能凈化空氣,隨著小城鎮的不斷發展,逐步實現小康,隨著產業的不斷發展,交通運輸及工業將不斷的得到發展,而使得對環境的污染越來越嚴重,加大綠地的覆蓋率,合理布局,將會使一些小的廢水廢氣等污染物被生態系統自身凈化,這是保護生態環境一個簡便有效的途徑。
在當今信息高速發展的社會,人們對信息具有選擇性,規劃實施影響的廣泛性和深遠性決定了規劃的宣傳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們應充分運用利用電視、報紙、廣播、展示會等多種形式加大宣傳力度,使領導和廣大群眾都認識到規劃的重要性,從而保證規劃空間結構布局合理,功能分區科學,資源的優化配置,加強生態環境保護,逐步建設可持續發展的小城鎮,增強對規劃成果的認識同時,要加強規劃法宣傳,提高各部門及人民對規劃的嚴謹性,科學性,權威性的認識,自覺遵守規劃,理解和支持規劃城建部門的工作。
綜上所述,縣域小城鎮的規劃建設與發展,要根據城鎮資源、區位、產業和經濟結構特點、歷史沿革和發展現狀,立足比較優勢,揚長避短,突出特色,在“個性”上下功夫,培育發展主導產業,走以產業立鎮之路,形成自己的獨特優勢,走出一條獨具特色的發展道路。 所以,正確認識和把握城鎮化發展戰略的精神,理清建設和發展小城鎮的思路,正確分析和逐步解決發展中存在問題,對小城鎮的健康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