庹德兵
【摘要】 基站電池組的劣化嚴重縮短了停電后的放電時間,很多情況是由于電池組里存在幾只落后電池導致供電時長的縮短,而其它電池性能依然良好,如果將整組電池報廢處理將造成極大的浪費。本文介紹舊電池的核對性放電挑選和重新利用的方法。
【關鍵詞】 閥控電池 放電 電流 電壓
一、引言
我們所維護的村村通、移動基站很多建設在野外,很多基站的電池組里存在落后電池,這樣導致停電后電池放電時間遠低于原設計值,更甚者電池組的放電時長不能滿足發電人員趕到基站。經過日常的測試分析,我們發現只要48v的電池組里存在3塊及以上的嚴重落后電池,那么整組電池將很快到達一次下電的門限,為保證網絡指標,一般會對電池組進行更新,但是一些早期劣化的電池組里還有大部分單體電池性能依然良好,整組報廢處理將造成資源浪費。
本文介紹舊電池的核對性放電挑選和重新利用的方法,在無資源更換時,提高基站停電后電池的供電時長。
二、蓄電池充放電原理
2.1 放電電流與容量的關系
基站所使用的閥控電池的容量是按照10小時率所標注的,如果放電的電流大于10小時率的放電電流,那么將不能放至100%額定容量,常用放電率的容量、放電電流和終止電壓關系如表1所述[1]。
基站一般使用的是300Ah至500Ah的電池,其在5小時率的放電電流與容量對應的關系如表2所述。
2.2 恒壓限流充電[2]
蓄電池放電后,應及時充電,現在廣泛采用的是恒壓限流充電,整流器以穩壓限流方式運行。
其恒壓值一般為均充電壓,YD/T799-2002中規定:“蓄電池均衡充電單體電壓為2.30~2.35v(25℃)”,不同廠家的蓄電池有很小的差別,一般定位單體2.35v(25℃),-48v電源系統的電池組均充電壓應為56.4v,并按照單體電池溫度補償系數(-3~-3.6)mv/℃來進行修正。
其限流值通常限制在0.2C10以下 ,由于蓄電池失去的電量應該得到及時補充,因此充電電流也不能太小,一般充電限流值取0.1C10。在電池組放電容量較深時,均充時間不能太短一般設置為12~18小時。
2.3 浮充充電[2]
當均充充電電流減小到預先設定的轉換電流時,轉換電流一般設置為0.01C10,充電電源就會自動改為浮充充電狀態,假如未達到轉換電流,當均充時間達到時,也會轉換為浮充充電狀態。
YD/T799-2002中規定“蓄電池浮充電單體電壓為2.20~2.27v(25℃)”。需要注意,這是指不同廠家生產的閥控鉛酸蓄電池允許進網的浮充電壓范圍,而不是一個蓄電池成品的浮充電壓允許的變化范圍。對于一種產品,閥控式蓄電池的浮充電壓在25℃條件下是一個確定值。溫度變化時,浮充電壓應進行溫度補償,單體電池按補償系數為(-3~-3.6)mv/℃來進行修正。
不同廠家的產品,規定的浮充電壓有所不同,每只為2.23~2.25v(25℃)較為多見,因此在-48v電源系統的電池組浮充電壓應為53.5~54.0v(25℃)。
2.4 蓄電池的壽命[2]
YD/T799-2002《通信用閥控式密封鉛酸蓄電池》中規定:在環境溫度不超過30℃的情況下,2v系列的蓄電池折合浮充壽命不低于8年。
當蓄電池的實際容量低于額定容量的80%時,視為蓄電池壽命終止。
三、放電挑選及利用
3.1 初步挑選
3.1.1 年限挑選
蓄電池是有壽命的,雖然設計的壽命長達15年,但是實際使用無法達到理想的使用環境,一般壽命不會超過8年。因此挑選舊電池時,應該選用不超過8年的電池,超過8年的電池一般沒必要進行挑選,除非急需幾塊同型號的電池來解燃眉之急。
3.1.2 外觀挑選
觀察電池外觀,對漏酸、外殼鼓脹和爬酸的電池直接做報廢處理,沒用再利用的價值。
3.1.3 電壓挑選
舊電池拆除以前一般在浮充狀態,應該在滿容量狀態,隨著存放時間的延長,電壓會有一定下降,測量單體電壓,如果電壓低于2.0v或者明顯低于其它同期電池,這樣的電池也無必要進行挑選,除非數量不夠時可以挑選幾只一同測試。
3.2 補充蒸餾水
舊電池經過多年的運行,大都伴隨的有失水現象,經過外觀和電壓挑選出來的電池可適量補充性質地加注蒸餾水,加注過程中,每加入50ml,關注蒸餾水吸收情況,以白色海綿體吸收變慢為止,防止加多。已使用4~5年的電池加注蒸餾水的經驗值(最大值):300AH加240ml,400AH加注320ml,500AH加注400ml。
3.3 充電
容量放電前應進行均充,使電池電量充足。當均充轉浮充后,浮充電流應在0.01C10,并且連續穩定2~3小時不變,這表明電池已經充足。
3.3.1 串聯均充
一般將24只電池用連接條連接后,對電池進行均充,為保證均充效果,單體電壓應保持在2.35~2.40v(2v單體),對應一組電壓在56.4~57.6v,充電電流限流不超過0.2C10,這種方法在單體電池容量相差不大時使用。
3.3.2 并聯均充
將單體開路電壓不小于2.06v的電池,用單體充電器充電,根據單體充電器的容量,將多只并聯起來充電,單體充電器電壓調至2.40v,限流值根據實際情況調節。單體電壓小于2.0~2.06v的電池,如果需要使用,先用單體充電器充電后,再并聯均充。這種方法適合電池容量差異較大時使用,特別是從不同基站退役下來的同型號電池,為保證電池充足的一致性,第一次放電測試應使用這種方法。
3.4 初步放電測試
電池充足電后,將其串聯在一起,一般為24塊串聯為一組,放電負載最好選擇專門的放電測試儀表,可以精確的設置放電電流,沒有條件的可以采用負載電阻絲放電,放電電流只能按照接近設置了,同樣也能測試出電池性能。
3.4.1 放電電流與時間
放電電流的選擇以5小時率比較合適,放電的深度也沒必要達到100%核對測試,放電電流為0.17C10,這樣放電電流不算太大,放電3小時時間也不會很長,60%容量測試就可以基本掌握電池性能。
3.4.2 放電測試與終止
由于是舊電池,本來可以做報廢處理的,不怕電池過放導致損失,因此只采取3個小時為終止條件,不考慮單體電壓和整組電壓。用蓄電池放電綜合測試儀可方便的記錄下整個放電過程,利用分析軟件可以方便的分析出電池性能。當用負載電阻絲放電時,應每隔15分鐘記錄一次單體電壓值和放電電流值,在放電后期,由于落后電池會導致電流減小,總體的放電的時間要根據放電電流的變化適當延長。
在采用蓄電池綜合測試儀測試過程中,應考慮長連接條的壓降,在500Ah電池測試時會達到0.025v,應將該電壓加到對應的電池電壓中。
3.5 電池初步測試挑選
3.5.1 放電經驗值
根據多達1000多只電池的實際測試經驗,總結判斷標準如表3所述。
3.5.2 按照5小時率3小時放電挑選
根據終止時的電壓對電池進行歸類,并粘貼臨時標簽,記錄放電終止電壓,便于挑選電池。將5小時率3小時放電終止電壓低于1.80v的電池報廢;將終止電壓高于1.970v歸類為“優良”;將終止電壓在1.930-1.969v的歸類為“良好”;將終止電壓在1.80-1.929v的歸類為“一般”。在時間緊迫時可以將初步挑選的結果作為最終結果。
3.6 充電
放電測試結束后,應及時對電池進行均充,將測試完畢的電池不改變組別進行均充,必須保證將電池充滿。
3.7 充放電循環
為達到準確的測試結果,并激活一部分電池,可以將這種5小時率3小時放電和均充的過程多做幾次循環,實踐證明,這種充放電循環方式可有效激活一些性能變差的電池。
3.8 最終測試挑選
在時間允許的情況下,經過2至3次循環放電后,按照5小時率放電4小時做最終測試,這時測試的容量相當于額定容量的80%。
根據最后一次放電測試數據,將每塊電池的啟用年限、活化時間、電池活化時組號和編號、 5小時率4小時終止電壓值、活化方式主要數據打印成標簽,將標簽粘貼在電池上。充滿電后,將5小時率4小時終止電壓高于1.80v交付使用,將終止電壓高于1.940v歸類為“優良”;將終止電壓在1.900-1.939v的歸類為“良好”;將終止電壓在1.800-1.899v的歸類為“一般”。
3.9 組合利用
3.9.1 重新組合
將同型號的電池充足電后,按照最后一次測試的結果,按照分出的類別進行組合成一組24塊,如果同分類電池無法湊夠24只,可挑選終止電壓最接近的電池進行組合。
測試容量低于額定容量80%的電池,如果在放電3小時后不低于1.80v仍然可以做應急之需,不要盲目廢棄。
3.9.2 備件保存
對于無法組合成整組的電池,每兩月至少進行一次補充充電,當做備件來管理,一旦發現同型號的在用落后電池,在整組電池均充后將落后電池用備件替換下來。
四、結束語
按照文中所述方法,筆者在兩年多近60余組的舊電池測試挑選中,發現沒超過8年的電池大部分還是可以繼續使用的,在通過科學的細致的充放電循環和核對性放電測試后,可以準確的挑選出性能合格的電池。電池的組合再利用能夠有效提高電池使用年限,避免不必要的資源浪費。